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对“接受式探究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做简要理论论述,并以高中课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进行接受式探究学习的尝试性教学设计。这一新的教学方法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同时进行提供了教学实践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朱自清对于我们来讲都不陌生,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大家,他的作品陪伴了我们的学生时代,不管是《背影》《绿》《荷塘月色》还是其他作品,都给了我们很深的感触及启发,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自然天成,韵味纯正,令人回味无穷。下面我对朱自清的散文从结构方面和抒情方面以及散文的语言方面的艺术魅力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来领会其情景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3.
彭红亮 《科教文汇》2009,(19):232-232
本文从分析《荷塘月色》的“不平静”之说、清晰的物我两重境界、圆满的结构形式、对女性美的由衷欣赏等发现,《荷塘月色》其实体现了中国男性知识分子的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4.
在前人们对朱算清代表作《荷塘月色》有不少解释。本文认为,此文是作者通过荷花意象把自己在潜意识的美人原型映射出来,是朱自清潜意识愿望的原型,是其心灵的被抑郁的写照。  相似文献   

5.
张邦维 《科学中国》2007,(10):38-41
“出污泥而不染”,伟大中华文化对于荷花的赞扬备至有加。而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荷塘月色”散文则更是对荷花的千古绝唱。看那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瞧那荷花,宛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叶不仅在文化上意义非凡,在科学上也以其“荷叶效应”而闻名。  相似文献   

6.
现代文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既是重点 ,又是一个难点。近年来 ,现代文阅读在高考中考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 ,部分同学认为 ,现代文阅读既无要领可抓 ,又无规律可循 ,是难中之难。那么 ,怎样才能读懂一篇现代文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做。1 从全篇着眼 ,抓文章的“文眼”从全篇着眼 ,要求在多读的基础上 ,注意抓住文章的“文眼”,联系起来领会 ,就定然易于读懂了。所谓“文眼”,说的通俗一点 ,就是文章里体现文旨的词句 ,抓住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全篇。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开头一句话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就是作品的文眼 ,为…  相似文献   

7.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文笔如画,不知陶醉了多少读者。这段文字的妙处就在于将  相似文献   

8.
杨苗英 《科学中国人》2014,(2S):140-140
当“应试教育”扭曲着中国教育者的每一根神经的时候,语文教师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什么?我曾做过一次关于对语文课满意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令我大为吃惊:38%的学生讨厌上语文课,47%的语文教师越来越不愿上语文课,35%的家长对学校的语文教学不满意。吃惊之余,我陷入了沉思:语文课到底怎么了?不止一次地听学生说过这样的话:初中时读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感觉太美了,好不容易盼到上高中,当教师讲完这篇散文后,却再也不想读它了。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语文课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樊瑶 《科教文汇》2014,(11):107-109
散文《荷塘月色》是我国近代白话散文中的经典之作,其语言优美隽永,文体风格独特。李明所译的《荷塘月色》是目前公开发表的最新的一个英译本,且相关研究比较少见。文章试图从文体学的视角,从语音、词汇和句法三个层面对李明的《荷塘月色》译本进行赏析,探讨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对散文翻译中文体风格再现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散文创作的巨匠,他对我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正如杨振声所说:“他文如其人,风景是从朴素中来,幽默是从忠厚中来,腴厚是从平淡中来。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出一条平坦大道,这条大道将永远领导我们自迩以至远,自卑以升高。”(《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朱自清散文的特点是:真诚,含蓄,适度。真诚就是情真意切,出自肺腑;含蓄就是委婉细腻,微微沁出;适度就是浓淡相宜,清而不淡。朱自清从小受着传统的文化教育,以后又长期研究中国文学,文学的民族传统已深化于他的血液中。在“五四”以来的散文作家中,朱自清…  相似文献   

11.
肖小燕 《科教文汇》2008,(3):139-139
翻译,尤其是文学作品的翻译是一门艺术。既要“传达原文的思想”,又要“风格和笔调与原文一致”,更要读来“像原文一样流畅”。朱纯深在翻译朱自清的散文诗《匆匆》的过程中就很好地实践了著名翻译理论家Tytler的这三奈翻译标准,成功地传达了《匆匆》的思想内容,再现了其诗一般的语言。  相似文献   

12.
谭仨玉 《科教文汇》2009,(12):231-231,240
慈祥的父爱,平常的心是朱自清的《背影》的真实写照,朱自清在《背影》里开头便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余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接着作者渲染了家庭的悲凉气氛,文章的主体是父亲决定送我到车站,于是就有了买橘送别时“青布棉袍马褂”的背影,那份父子深情感天动地。父爱子,子怜父,父亲对儿子一路无微不至的关爱都是极平常的,然而平常当中极其感人,催人泪下。《背影》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亦有新义。  相似文献   

13.
叶京小镇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女作家,师出音乐学院的她却能写一手华丽的美文,给人的印象是那么的多才多艺,明媚浪漫。令人意外的是,这么一位浪漫婀娜的作家,竟写出了一部深刻反映现实的长篇小说《潜规则》。而且《潜规则》在京出版后,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形下,  相似文献   

14.
王雪荣 《科教文汇》2009,(5):227-227
朱自清的散文给人一种异常真挚的亲和力,他的美文已是来自于这种不华丽的诚朴真挚的美,来自于对客观事物描写的真实自然的美,来自于认真提炼的群众语言的严谨质朴的美。  相似文献   

15.
石爱玲 《科教文汇》2009,(6):226-226
《钓台的春昼》是郁达夫写于三十年代的著名游记散文。郁达夫不仅是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小说家,他的散文创作也不逊于朱自清、冰心。郁达夫写了许多游记,创作于一九三二年的《钓台的春昼》无疑是他的游记散文的代表作。记述的是他“一九三一,岁末辛末,暮春三月,春服未成”,自富阳溯江而上,经桐庐游览桐君山和严子陵钓台的一次旅行。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和《绿》被世人公认为是两篇佳作,尤其是其中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更被认为是经典。但余光中先生却认为,两篇作品比喻(明喻)过多,并且写景多是女性拟人格并不高明。我认为两位先生都提倡继承古人优秀的修辞手法,并在自己作品中运用。朱先生在作品中博喻以及女性拟人格的运用,都是对古代修辞的借鉴和继承。余先生对博喻的否定与余先生过多接受西方修辞理论有关,对女性拟人格的否定与余先生对古代写女性的诗否定有关,但都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17.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和《绿》被世人公认为是两篇佳作,尤其是其中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更被认为是经典。但余光中先生却认为,两篇作品比喻(明喻)过多,并且写景多是女性拟人格并不高明。我认为两位先生都提倡继承古人优秀的修辞手法,并在自己作品中运用。朱先生在作品中博喻以及女性拟人格的运用,都是对古代修辞的借鉴和继承。余先生对博喻的否定与余先生过多接受西方修辞理论有关,对女性拟人格的否定与余先生对古代写女性的诗否定有关,但都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18.
在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文中,秦淮河被作家称为泛着“蔷薇色的历史”。私以为这个形容是极为精准的。当你漫步在南京这个同样历史悠久、富于传说的城市中时,当你亲见“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光景时,当你被这座城市那洋溢的中西交融之气质所震撼时,便知道华彩金陵名不虚传了。  相似文献   

19.
我在《中国青年》上看到一篇美文——《25岁焦虑症》。作者王东虎感慨:“25岁,有一种被吊在中间、很尴尬的感觉。告别了多梦的季节,离开学校两年或三年了。如今,酒常喝,却连醉了都不再能‘挑灯看剑’;球很少打,偶尔的一次运动也会很快缺氧。那些当初疯狂打球、大口喝酒的兄弟如今也都荒废了球技、增长了脂肪,每个人都像越飞越高的风筝,彼此紧握的丝线慢慢消失在天际……  相似文献   

20.
太阳运动的“盈缩差”概念,是中国古代历法中的基本概念;《历象考成后编》中的“均数”相当于“盈缩差”。文章从《历象考成后编》相关术文中推导出“均数”计算公式;明确《历象考成后编》中“日躔数理”所依据的天文学理论模型是“颠倒的”“简化椭圆”;在这一模型中,地球位于太阳视运动椭圆轨道上的一个焦点,而第二向径(即太阳与另一焦点的联线)作匀速旋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