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研究和宣传的不断深入,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关注。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儿童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行为问题呢?关于这个问题,在许多书刊中都有了论述,但我认为,他们都过多地强调了遗传、环境、教育等外因的作用,而忽视了儿童心理需要这一极其重要的内因对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产生的影响。由于不重视心理需要这一内因在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产生方面的影响,因而在矫治儿童心理问题方面收效往往不理想,有时还起到相反的作用,越矫治,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就越严重。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人的行为产生的动力源泉,人的一切行为…  相似文献   

2.
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韩红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符合社会行为规范,且对社会交际或人际关系有积极作用的行为。幼教工作中如何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并从积极的方面培养和促进,对儿童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具有重大意义。内部因素及其教育1.移情。这是儿童对他人状态的一...  相似文献   

3.
智障儿童在特殊教育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行为问题、心理问题、情绪问题等。当问题出现时,遵守矫治智障儿童问题的原则,并且注意智障儿童的情绪变化,只要方法得当最终会帮助他们解决克服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智障儿童在特殊教育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行为问题、心理问题、情绪问题等.当问题出现时,遵守矫治智障儿童问题的原则,并且注意智障儿童的情绪变化,只要方法得当最终会帮助他们解决克服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特殊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都会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就包括情绪行为问题。当特殊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出现时,遵守矫治特殊儿童问题行为的原则,注意特殊儿童的情绪变化,了解特殊儿童情绪行为的心理特性,正确认识特殊儿童的情绪行为,分析特殊儿童情绪行为产生的过程,采取有效的对策帮助特殊儿童解决、克服一些情绪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儿童认知发展的领域特殊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与皮亚杰研究普遍性的认知结构并将其普适于儿童发展的各个领域相比,领域特殊性更强调知识经验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幼教工作者,为了使儿童的日常健康行为教育有的放矢,既需要了解儿童日常健康行为的现状,也需要了解儿童究竟是如何认识日常腱康行为的。  相似文献   

7.
幼儿行为问题家庭成因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幼儿的行为问题一般是指对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障碍的行为和情绪方面的异常表现。弗洛依德的儿童精神发展理论告诉我们,0~6岁是一个人性格行为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儿童身心需要都得到满足和受到父母良好的教养,儿童就会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否则,儿童可能会出现行为障碍、人格缺陷等问题。0~6岁时期,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所以家庭因素在幼儿行为问题发生中起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尽管幼儿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幼儿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质的原因,也有幼儿园和社会等方…  相似文献   

8.
如何预防和纠正幼儿的自卑、胆怯心理,这是幼教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加以解决。一、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趋势,为幼儿健康教育打下基础现代心理学表明:健康心理是一个人智力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道德形成、积极适应社会的前提,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有专家指出,大多数心理健康问题属于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中,随着儿童的成长,往往会逐渐消失。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加强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还需要熟知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更新儿童观,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吉林省教科院韩秀英在幼教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在幼教工作者中仍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儿童观,即传统儿童观与现代儿童观。在教师教育行为上,不论是教育态度和方法上,都有传统儿童观的反映,影响了幼儿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要不断...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身边,总会遇到一些儿童在某方面表现出“问题行为”,如果“问题行为”未能得到有效的矫正,就可能导致这些儿童的心理发展偏异,个性出现缺陷,成为所谓的“问题儿童”。《我牵挂的孩子们》是一组探讨矫正儿童“问题行为”的系列教育笔记,它向我们展示了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及教育的对策方法。从字里行间我们不难体味到,对孩子的爱、理解和责任心,永远都是一个幼教工作者最可贵的品质,也是我们教育好孩子最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1.
在幼儿园,常规教育与园所管理相辅相成。常规教育是规范儿童行为、方便园所管理的重要途径。现实中一个问题是幼教工作者只聚焦于幼儿园生活、教育质量的改善,却并未重视常规教育背后潜在的"异化"现象。自由和控制之间差距悬殊,常规正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将儿童束缚。到底能否有效促进儿童发展,成为教育中需要优先思考的问题。重点分析常规教育的发展及面临的困境,分别从儿童本位的儿童观、常规教育的强制性与人的存在之间的关系及常规教育所应发挥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之间矛盾的调和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寻求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农村的幼教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各种名目繁多的幼儿园(班)雨后春笋地迅速地发展起来,基本上达到了村村、甚至组组都有幼儿园(班)。农村幼儿园(班)的不断出现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超前开发了幼儿智力,提高了农村儿童的素质,对幼教事业的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同时,由于幼儿管理体制不健全,加上办园的主观性,出现了不容忽视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幼教质量——  相似文献   

13.
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但有的儿童过分好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专心,以致影响了学业及发展,他们有的被贴上多动症的“标签”,有的被扣上问题儿童的“帽子”,对此家长十分担心和烦恼。其实很多儿童并非人们所说的“多动症”,而是儿童的多动行为,通过耐心的教育和引导,正确的矫治和影响,随着儿童的不断成长,会逐渐改掉多动行为的毛病,慢慢养成注意力集中和做事认真的好品质的。笔者在此结合自己对多动儿童的个案研究与实践探索,谈谈儿童多动行为的克服及矫治。一、端正认识,爱心呵护首先要正确认识多动行为。多动儿童活动过度…  相似文献   

14.
一年前因语言障碍还是“小哑巴”的一群幼儿,此刻却能清晰、流利地朗诵、唱歌……南京爱德儿童语言矫治中心成立一周年汇报会上呈现的这幕情景,令二十多位从事幼教、语言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社会福利工作者交口称道,孩子们的家长更是感叹不已!语言障碍儿童,包括由于生理、心理等各种原因造成的语言发展上有问题的儿童,属于特殊教育范畴。在学龄前语言发展关键期内,对此类儿童进行早期干预,直接关系到他们语言和其他方面的发展。这在教育发达国家已成为普遍现实,然而我国由于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局限,专门对语言障碍儿童进行早期干预的教育机构,一年多前尚属空白。一项最新抽检调查结果表明,我国0至4岁包括听力损伤在内的语言障碍儿童,约有74万。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发现由双语的方言障碍、情感问题导致交际障碍的儿童,更是为数不少。一直关注特殊教育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为  相似文献   

15.
刘秀红 《辽宁教育》2012,(10):40-42
所谓儿童心理问题,也称"儿童问题行为"或"儿童行为障碍",是指儿童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生理技能失调、环境适应不良或心理冲突等导致的心理方面的障碍和不适当行为。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一般是暂时的,主要是在不良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受各种因素影响,我国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  相似文献   

16.
感觉统合理论是美国南加州大学的Ayres博士提出的、用以矫治儿童学习障碍行为的一种理论。所谓感觉统合,是指人的大脑将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并作出正确的应答,使个体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中和谐有效地运作。 感觉教育,一直是幼教界最基础的概念。专家们认为:幼儿必须经由感觉学习,大脑才能有效地发展出完  相似文献   

17.
学习障碍已成为当今学龄儿童常见的问题,并引起国内外各界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言语型学习障碍的认知特征及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视觉一空间、语言、抽象信息等方面;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认知特征及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视觉和空间、性格和行为、社会认知等方面。对学习障碍的教育矫治需要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孙秀芬 《山东教育》2004,(17):23-24
在当今的儿童群体中,特殊儿童的比例正呈逐渐上升趋势。作为一个幼教工作者,一个幼教工作管理者,我确确实实感到了对特殊儿童进行研究、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特殊儿童的特殊表现虽然有明显的个性特征,但也存在某种共性,表现出其普遍性特征。今年我们幼儿园就接触到两例比较特殊的孩子,均属行为及情感障碍类型,他们的行为和情绪情感的特征,在一个持续的阶段内,表现出与一般儿童明显的差异。请看教师手记二则:  相似文献   

19.
儿童的攻击行为常常困扰着家长,并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从儿童攻击行为的成因、矫治及转化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求为家庭和社会对儿童攻击行为采取相应有效的教育对策提供参考意见。 一、儿童攻击行为的表现 儿童的攻击行为,是指儿童对他人进行言语和身体的攻击。其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①言语较多,好胜心强,喜欢与人争执,时常讲粗话,骂人。②任性执拗,好发脾气,稍不如意就可能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如哭闹、叫喊、扔东西或以头撞墙。③自控能力差,易冲动,经常向同伴发起身体攻击,如何人、咬人、推人、踢人,欺负同龄儿童或比…  相似文献   

20.
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有儿童,你就不可避免地发现自己在观察他们,这种观察几乎是一种无意识行为。《观察:走近儿童的世界》一书,主要探讨了观察儿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观察儿童的问题,将帮助幼教工作者理解观察的重要性以及观察对满足儿童需要所产生的影响,从而设计出符合儿童个体需要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