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圳市改革开放30年以来,学校体育从小到大,在短短30年中,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一,明确思路,促进体育特色发展 我市在2001年体育课改之初,南山区就成为国家首批实验区,提出了具有南山特色的"1+x"学校体育发展工作思路,不断加强体育与健康意识的培养,逐渐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基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学校体育虽经多年改革尝试,却收效甚微的现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做法:以健身育人理念,重新定位体育课程;拓展课程体系,真正形成课内外结合,从小学到大学不间断的体育课程体系;改革考核制度,充分发挥考评的导向和杠杆作用;以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抓手,建立各级学校体育课程质量评价体系,以提高体育课程实效,真正发挥体育在培养全面发展创新型人才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2010,(8):I0004-I0005
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的户县,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历来就有重视教育、崇尚文化的优良传统.从上世纪70、80年代起就是享誉全国的农民画和农民运动之乡。多年来.坚持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学校体育工作成绩显著。  相似文献   

4.
邢葵晨同志是1995年调到我们黑山县教委任主任之职的。为了尽快地掌握情况 ,他便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 ,跑遍了全县的中小学。从调研的结果来看 ,总的来说 ,情况还好。但也发现 ,学校体育工作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如 ,学校领导在汇报工作时 ,只谈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如何抓文化课的教学质量 ,如何开展勤工俭学活动 ,为重点高中输送了多少学生 ,在县运动会上取得了什么成绩等等 ,根本不谈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情况 ,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于是 ,他同教委有关领导相互配合 ,紧紧地把握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利契机 ,狠抓了学校体…  相似文献   

5.
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学生的健身意识、能力及体质水准,我从1985年起组织中小学体育课程与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4轮实验,实验克服了不少困难,都基本达到目标。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3月25日,杭州市拱墅区加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成为浙江省首个区域实行"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的实验区,27所中小学校成为实验校。并选择"10+8"项目中具有教学改革意义的其中6项,即"新兴体育项目进校园、全员运动会推广、体育‘趣味课课练’、快乐体育园地建设与锻炼课程、‘一校一品’课程教学改革,‘新校园足球’"作为构建区域学校体育"新常态"改革工作的载体。3年来,  相似文献   

7.
随着《纲要》的正式通过,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适应整个教育改革大潮,也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运用文献资料发、专家访谈法和观察法对目前中小学学校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然后,根据目前中小学体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力争为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群众体育工作也要改革,特别是群众体育工作的观念、方法、措施等要改革。看群众体育发展如何,不能只看拨了多少钱,更重要的是,要想一切办法让社会各界和群众自愿组织起来,开展体育活动。举一个形象的例子,搞群众体育工作,是体委花钱买一个球发给他,还是引导他自己买一个球去锻炼,这里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体委作为政府职能部门,要发挥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协调、监督作用,而不是包揽各种具体事务。  相似文献   

9.
<正> 我校是县级重点中学,近年来,在市、县教委的督导下,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落实措施,促进了学校体育的深化改革。具体做法: 一是更新教育职能的观念,提高体育对全面实施教育职能重要性的认识,落实体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应有的位置。为确保应有的位置,我们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从“升学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做到“五育”一齐抓,体育与其他课的改革,同步进行,不挤不占,和谐发展。同时认真解决人、财、物的问题。每年级(4至6个班)配一位体育教师,正常体育经费每生一年平均不少于7元。每生人手一册体育课本,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达省级标准。二是更新人才观念,提高体育对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克服重文轻武(体)的倾向。三年来我们试行初、高中招生加试体育,体育成绩按20%计入文化考试总成绩,体育考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1984年以来,每年初、高中各招6至8名体育尖子,列入国家  相似文献   

10.
<正>一、阳光体育的内涵阳光体育的内涵主要是指体育锻炼,其主体主要是指大中小学学生,其外延不仅指向校内、课内,而且指向社区、家庭和其他团体与部门。所以,阳光体育运动可以理解为:是一项旨在促进大中小学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由学校、社会、家庭多方组织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正>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我国基础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同样经历了一条曲折向前的发展之路。无论是课程目标建设、课程内容建设、课程实施策略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无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指导思想上确立了"立德树人""健康第一"的核心价值观;在课程目标上形成了以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  相似文献   

12.
一、学校体育在为四化培养人才中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在教育史上,固定学校一产生,体育就成了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我国古代的周朝,以及春秋时期,在学校课程中,“武”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学校教育中的射、御、舞等就是奴隶社会体育存在的雏形之一。在欧洲的古希腊,当时是通过角力学校和演武场来进行体育训练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学校体育改革的出路之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在深入分析当前中国农村学校体育现状的基础上,构建和策划了农村学校体育的改革方案:拓展训练是普及和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废旧利用是创建和发展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必由之路;复式教学顺应了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因地制宜、灵活对待的管理与评价的方法是农村学校体育健康发展的保证;一点带片全面开花的“两步走”战略是普及农村学校体育的有效步骤。  相似文献   

14.
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之所以发展缓慢,个人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缺乏辩证唯物论的思想,时而闭关自守,故步自封,对国外的科学理论和先进经验,一概以不适我国国情而拒之,不能做到“洋为中用”;时而又不顾国情,一味照搬国外的理论和经验,生吞活剥地抄袭国外的一套。为此,学校体育改革必须坚持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为指导思想,克服主观、片面性,确立两点论,既要肯定自己的成绩,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既要发扬传统,又要立志改革;既要借鉴国外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一) 体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的最大弊端是片面追求升学率。造成的后果是忽视德育,轻视体育,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忽视体育的结果,使学生体质下降,身体发育比例失调,发病率增加。我们改革指导思想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到三育并重,互相促进,为四个现代化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造成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一个过程。我们就是在各种不利条件的制约下,对体育工作进行改革尝试的.通过改革,达到增强学生  相似文献   

16.
学校体育改革之我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认为,学校体育改革要以素质教育思想为依据。本文提出素质教育思想的根本是个性化教育,符合个性化教育要求的体育教学应强调体育学习中的体验。最后,作者提出3点对策:①应确立符合素质教育的新观念;②改变体育教学中的“技术目标论”,完善以培养体育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③合理的体育教学评价是指挥棒。  相似文献   

17.
<正> 胡耀邦同志指出,要搞四个现代化建设,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教育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基础,它为国家培养着四化建设所需要的各方面的人材,是我国经济发展三大战略重点之一,当然也需要改革。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在人材的培养方面应当有所贡献。我们要从改革的实际出发,全面、系统地回顾过去学校体育,进行全面研究和充分的估计,要有一个基本的改革方向,再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这样,才能在体育科学道路  相似文献   

18.
国家体委就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新局面向国务院的请示报告中写道:“体育是增强人民体质的积极有效的方法,同时是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力手段,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当前,我国体育事业无论是发展规模或发展水平,与世界上发达的国家相比都有相当的差距,在本世纪内要成为世界体育强国,还需要作艰苦的努力。……体育战线的全体同志要充分认识体育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团结奋战,积极发展城乡体育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学的体育工作逐渐摆脱了许多旧思想、旧观念,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但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知道仍存在的问题,若能有效地逐步加以解决,将使高校体育的改革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0.
当前有关"微"的话题越来越生活化,诸如"微博"、"微信"、"微电影"、"微生活"等等也越来越多地飞入寻常百姓家了,也在或多或少地改变着人们的一些生活方式,进而也多少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变化,甚至某种程度已经影响到了政治体制改革,比如有个地方官员提出"微改革"决定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未来一样。确实我们也看到了这种发展势头,比如"微博"反腐现象、网络舆情影响经济政策乃至改变法律断案等。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方式确实在发生着"微"改变。这种"微"妙变化,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