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能否把握当代青年的脉搏是决定一张青年报纸是不是能够成为青年之友,青年知音的关键。以全市中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的上海《青年报》第二版《校园内外》针对当前中学生兴趣广泛,爱动脑筋,敢于创新等特点,及时地反映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新  相似文献   

2.
小说流派从哪里来?从作家的创作中来。但是,从自发的创作到自觉的流派的形成,这之间的点化之功,靠的却是理论。 高松年先生的新作《当代吴越小说概论》,做的就是这份“点化”的工作。高先生的这个工作实际上早就着手了。80年代的中期,文学创作由对地域文化的开掘而自觉地去传导对民族文化反思的做法,正渐成气候。1984年岁末,《上海文学》杂志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和《西湖》文学杂志社三家联合,在杭州召开了题为“新时期文学:回顾与预测”的全国性青年作家和评论家的对话会。不久以后正式宣言的“文化寻根”,溯源可能就起始…  相似文献   

3.
随着哈萨克文学艺术事业的日益成熟和发展,在文学创作实践中,涌现出一大批具有深邃思想和创作敏感的哈萨克中青年作家。夏木斯·胡马尔就是其中最具典型民族风格和民族气质的作者之一。夏木斯·胡马尔是上世纪70年代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青年作家,现为新疆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委员会委员。他依靠自己特有的创作敏感和文学禀赋,辛勤耕耘,笔耕不辍,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先后创作《英雄博克》、《一滴血》、《盘山路》、《克拉玛依传说》等15部文学作品,荣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庄重文文学奖”等荣誉,显示了相当的思想成就和艺术价值,为促进新疆哈萨克文学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时尚人物     
陆天明:我从不把文学当游戏 以创作反腐题材小说著称的作家陆天明即将推出新的长篇小说。与《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省委书记》三部长篇巨著不同的是,这部以当代西部为题材的新小说不再只是说“反腐”,它更多的是表达改革开放20年来人们精神面貌的改变。陆天明  相似文献   

5.
一套高扬“幻想文学”旗帜,旨在探索中国少儿文学新走向、打破传统单一的现实主义格局的“大幻想文学”丛书由21世纪出版社隆重推出。丛书第一辑共7本,汇集了一批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精粹之作。班马创作的《巫师的沉船》让一个远古王子的巨谜横亘于两千多年的时空之间。彭懿的《妖湖传说》把神话与现实交织成一张弥天大网笼罩在诡谲的妖湖之上。而用一种孩子才懂的手语与人交流的大智大勇的《小人精丁宝》,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众多的青年刊物中,《辽宁青年》是年轻人的良友知音。这份刊物,连续四年居同类刊物发行量的首位,发行量曾超过200万份。在各类“读者推荐最喜欢的刊物”活动中,多次被评为最佳杂志。《辽宁青年》始终坚持“跟党中央紧些再紧些,离青年近些再近些”的办刊宗旨,它的编辑人员以火热的社会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工作,赢得了广大青年的信赖。  相似文献   

7.
《传媒》2002,(12)
本刊讯 由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组织的“全国重点期刊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于 9月 15日~16日在长沙举行。《读者》、《知音》、《故事会》、《家庭》、《中国青年》、《海外星云》、  相似文献   

8.
20 0 2年 5月 17日 ,在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第二届“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中 ,由读者投票产生了全国“读者最喜爱的 11种杂志” ,分别是《读者》、《知音》、《家庭医生》、《女友》、《家庭》、《故事会》、《青年文摘》、《当代歌坛》、《妇女之友》、《演讲与口才》、《少男少女》。它们几乎都是全国性有重要影响的品牌杂志 ,其中因有 2种杂志并列第 10名 ,因此共有 11种杂志入选。这 11种杂志大多都是读者喜闻乐见的综合文化休闲杂志。调查人员认为 ,这些杂志的入选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们在全国读者心目中的地位与价值 ,…  相似文献   

9.
“修地球究竟有没有出息?”五年前,当丹徒县广播站播音员在《青年信箱》节目中播出这第一篇信稿后,就象一块磁铁吸引了农村青年的心。此后,《青年信箱》每星期五、六都与青年们见面谈心,成了他们生活中的知音。学习上的疑问,思想上的疙瘩,感情上的怅惘,生活上的困惑,生产中的难题,《信箱》节目一一作了解答。这个《青年信箱》节目是由丹徒县团县委和县广播站创办的。五年来,《青年信箱》播出信稿三  相似文献   

10.
创刊于1949年的《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刊历史中,始终坚持党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保持和发扬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不仅发表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而且培养和扶植了众多的文学新人,其中有的已经走向中国文坛,成为载入新中国文学史册的文学大师和知名作家。我国著名作家郭小川、方纪、孙犁,都曾为这块文艺副刊倾注过心血,使其成为哺育、培养和扶植文学新人的摇篮与苗圃。茅盾、胡风等大家都曾为《文艺周刊》撰写过稿件。《文艺周刊》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最享盛名的报纸副刊之一。《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在半个多世纪的进…  相似文献   

11.
据《文汇报》报道,推出新人、发表有质量的新人新作成为不少文学期刊追求的新时尚。《十月》从今年起设立“小说新干线”栏目,每期推出一位还不大为人知晓的青年作者,在他们的中短篇之后,附上评论,予以推荐。《东海》的“新锐文本”栏目,每期选择两位年轻作者。《上海文学》的作者则呈现出全面“年轻化”的趋势。而标榜先锋性的《芙蓉》,更主要刊发年轻人作品。纵观期刊界,除掉少数依然“固守城池”外,绝大多数都开始着眼“未来”。《十月》主编王占军说,老刊物要保持自身的活力,一定要关注青年作家,多进行相互沟通,及时反映他们的创作成就,这是大型刊物必须具备的前瞻性眼光。在市场竞争下,谁都不愿意在现在或将来丢掉自己的读者群。  相似文献   

12.
由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组织的“全国重点期刊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于2002年9月15日至16日在长沙召开。《读者》、《知音》、《故事会》、《家庭》、《中国青年》等期刊社以及有关单位的社长、总编辑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3.
“游子文学”近来在文坛上真是一领风骚、佳作纷呈。年初,曹桂林的《北京人在纽约》(以下简称“北”),悄然把游子文学的序曲引向高潮;著名作家柯岩的《他乡明月》(以下简称“他”),以其特有的明丽流畅的文笔透露了当代青年的海外经历;樊祥达毫无遮掩地让人一睹《上海人在东京》(以下简称“上”),那斑斑血泪的打工生活;周励女士则以震撼人心的自传体纪实小说,向人们讲述一个《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以下简称“曼”),……  相似文献   

14.
《夜上海》是在2006年以《梦回大清》一举成名,引领全国青年文学“穿越”风暴之后,青年女作家金子潜心雕琢的第二部“女人书”。《夜上海》延续了《梦回大清》充满张力和悬念感的叙事,冷静淡定处透出幽默,紧张刺激时显露从容。  相似文献   

15.
《大观周刊》2010,(47):54-54
近日,我省著名油画家姬进春创作、挂进天安门城楼的《知音图》在中鼎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举办的北京“2010秋季拍卖会——中国油画专场”海内外130件油画作品拍卖会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6.
金黎是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河南分会会员、安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安阳日报社文艺部主任。近几年,他已在全国30多家报刊上发表小说、散文、杂文、特写、报告文学作品五百余篇上百万字。1987年第四期《新青年》杂志刊发了金黎的照片与简介;同年8月,《人民文学》函授版发表了题为《河南金黎创作丰收》的消息;1993年12月6日,《新书周报》在《作家追踪》专栏刊发了题为《探索·追求·奋进》的文章,介绍了金黎的学习、创作及获奖情况;1996年年初,河南电视台、安阳电视台专题报道了他的事迹。他的传略已于1991年被选人《中国当代青年作家名典》;1995年被选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  相似文献   

17.
一、“三套丛书”的创建和工作概况“三套丛书”是《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外国文艺理论丛书》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丛书》的简称。它创始于1959年,迄今历时四十年。1958年,当时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提出,为了学习借鉴世界文学的优秀遗产, 提高我国青年作家的艺术修养和创作水平,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繁荣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需要编选一套外国古  相似文献   

18.
梁经旭  郎菁 《今传媒》2003,(1):27-28
我省进入中国期刊方阵的社会文化生活类期刊共有7种,分别为《女友》、《收藏》、《新居室》、《当代青年》、《少年月刊》、《体育世界》和《家庭之友》。其中《女友》以全国“读者最喜爱的十一家杂志”中排名第四的成绩,荣获“双高”期刊。《新居室》以其引领中国居饰潮流,极具观赏性、借鉴性的精美图片与设计方案,影响着中国的居室消费选择,成为惟一入选  相似文献   

19.
潘杏英 《传媒》2001,(2):24-26
知音杂志社副总编雷一大,从《知音》创刊到现在,整整15年了,心无旁骛,为《知音》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对此,知音杂志社的同志亲切地称他为:勤奋耕耘在期刊事业上的“老黄牛”。  相似文献   

20.
关注生活与『卷入现实』--陆天明及其『反腐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今天的中国文艺圈内,陆天明称得上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多面手”了,其创作横跨了包括电影、电视、话剧、文学等诸多领域,尤其是作为电视剧的编剧,其作品之多、影响之广泛,也着实让人刮目相看,如他的《李克农》、《闻一多》、《冻土带》、《千年鼓》、《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等,都是一些相当出色的作品。而早于电视剧创作的话剧,也是他二十多年来异常倾心的创作门类。青年艺术剧院新近演出了话剧《第十七棵黑杨》,他便是该作品的编剧。但在这里,我不想更多地谈论陆天明的话剧或电视剧创作,特别是就陆天明自身来说,他更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