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国柱 《收藏》2011,(9):128-130
2011年5月上旬,陕西省收藏家协会组织18名协会会员赴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活动。为使这次赴台考察旅行取得圆满的成果,陕西省收藏家协会秘书处从年初就开始着手筹备,先后与台湾观想艺术中心董事长徐政夫和其他有关收藏组织联系,并与西安亚欧交流中心多次协商.  相似文献   

2.
魏佩 《收藏界》2010,(11):91-91
2010年9月11日,由第七届铜元研讨会筹备委员会主办,陕西省钱币学会、西安收藏协会承办的第七届铜元研讨会在西安唐城宾馆成功召开。出席此次研讨会的有:西安市收藏协会会长王明亮,陕西民间博物馆协会秘书长、《收藏界》发行总监高玉书,陕西省钱币学会秘书长刘金坪,西安市收藏协会副会长、陕西省钱币学会《钱币研究》主编袁水清等人。来自全国23个省市及澳门、台湾地区的105位铜元收藏家、学者及收藏爱好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台湾著名钱币收藏家朱复圭先生致辞。  相似文献   

3.
徐政夫 《收藏》2012,(7):158-163
徐政夫,台湾地区著名的文物艺术品收藏家,曾做过大学教授,担任过中国文物协会顾问、中国古玩商会顾问、台北中华文物学会常务理事等职。1992年参与发起成立台湾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文物收藏团体“清玩雅集”,  相似文献   

4.
《收藏》2009,(5):152-152
我国著名算具收藏家、《收藏》杂志顾问、中国文物学会民间收藏顾问委员会顾问、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顾问陈宝定先生下3月28日逝世,享年93岁。  相似文献   

5.
丘小君  刘文俊 《收藏》2008,(8):162-164
2008年6月6日,由西安大唐西市置业有限公司主办,《收藏》杂志、陕西省收藏家协会、陕西卫视、西安电视台协办的“海外古玩艺术品的交易与收藏”主题讲座在曲江惠宾苑举行。旅美华人收藏家丘小君先生作为主讲人。丘小君1979年师从古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并作为耿先生的特别助手帮助其编撰《明清瓷器鉴定》一书;曾长期担任文物商店收购部负责人,  相似文献   

6.
寇勤 《收藏》2006,(5):123-124
“清玩雅集”是台湾一个非常著名的收藏家社团,成员都是声名显赫的企业家,其思想、理念对于犬陆企业家的文物艺术品收藏颇具借鉴和参考价值。年前,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寇勤先生与清玩雅集的创始会长蔡一鸣先生就此有过一番交谈,曾刊于《嘉德通讯》内刊。现征得当事人同意.摘要发表。[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0,(1):160-160
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收藏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收藏》杂志顾问王世襄先生于2009年11月28日逝世,享年95岁。  相似文献   

8.
《收藏》2013,(6):165-165
4月21日,由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举办的2013中国古玩市场论坛在北京君汇古玩城全国古玩商会活动中心拉开序幕。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家占玩市场的董事长、总经理齐聚于此,探讨激烈竞争下的中国古玩市场的形势和方向。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会长宋建文作了题为“竞争与竞争手段选择”的主旨发言。青铜器研究专家贾文忠、收藏天下电视频道总监郭战平、台湾著名收藏家徐政夫、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名誉会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张柏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大会并作了精彩演讲。  相似文献   

9.
韦力 《收藏》2015,(10):131-135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国内收藏类杂志还很少,我最喜欢读的有两本,一是西安的《收藏》,二是北京的《收藏家》。但是《收藏》最初的几年,很少刊登关于藏书方面的文章,《收藏家》也同样如此。《收藏家》大概创刊于1993年,从创刊号开始,  相似文献   

10.
林美姿 《收藏》2011,(9):116-121
曹兴诚,1947年2月生于台湾清水镇,祖籍山东济宁,联华电子公司荣誉董事长,曾为台湾"清玩雅集"会长。收藏涉猎范围广泛,其中以青铜器收藏最为著名,并拥有不少瓷器、字画和鎏金佛像精品。在苏富比全球副总裁James Stourton的《Great Collectors Of Our Time》一书中,曹兴诚是台湾唯一列全球百大收藏家之列的人。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13,(1):170-170
由文化出版界专家祝君波先生撰写的《祝君波谈收藏》一书,近日,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15万字30余篇文章,分成“收藏篇”和“市场篇”两部分,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总结了收藏活动的规律,提出了一些重要且独到的见解,重点篇目如《收藏的三种境界》《国家收藏和私家收藏应并行发展》《收藏家的创造性劳动》《收藏也是创意产业》《收藏行为的私人性和社会性》;二是总结了历史经验,对新形势下收藏的变化作出了理论解释,重点篇目如《收藏环境和观念的变化》《私家收藏的历史新阶段》《华人收藏事业的现状和展望》《廿载斗转呼唤回归》;三是研究收藏和市场的相互关系,对艺术市场的理论构建提出独到的论点,提供了珍贵的借鉴,重点篇目如《跨入亿元时代的中国收藏》《收藏家的条件和素质》《选择艺术品的三项工作》等。  相似文献   

12.
罗哲文 《收藏》2008,(6):106-107
名人墨迹、文稿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收藏、展示、宣传、出版意义重大。著名收藏家、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程道德先生,20多年间,殚精竭虑,潜心收集文化名人遗墨文稿,出版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名人墨迹》《二十世纪北京大学著名学者手迹》《康有为牛津、剑桥大学游记手稿》《名人信札的收藏与鉴赏》《民国时期军政要员手迹》等书,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20,(10)
正[主办单位]第三届《收藏》杂志杯最具收藏价值藏品全国海选执委会陕西《收藏》杂志社有限公司[协办单位]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山西省收藏家协会/江苏省收藏家协会河南省收藏家协会/安徽省收藏家协会/山东省收藏家协会[专家成员](排名不分先后)王长启梁晓新洪荣昌黄晓明张国柱戎畋松奚文骏《收藏》杂志是中国大陆第一家艺术收藏类期刊,多年来充分发挥了专业期刊的特色,贴近市场,与时俱进,深受广大收藏爱好者的广泛信赖。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多的收藏品交流机会,促进民间收藏繁荣发展,探索创新市场新渠道。本刊继续举办第三届"收藏杂志杯"最具收藏价值藏品全国海选活动。  相似文献   

14.
周德昭  郭剑 《收藏》2008,(8):69-70
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从北到南都处在地震带上,那里的博物馆积累了可供借鉴的防震经验。受中国(《收藏》杂志社委托.前不久,美中收藏家协会与美国《侨报》带着博物馆防震措施等议题走访了亚太博物馆。亚太博物馆馆长马绍尔(Joan Marshall)女士指示展品部经理克莱思(John Cline)接待了美中收藏家协会会长周德昭先生和《侨报》编辑郭剑先生,并对博物馆所采取的防震措施等问题一一作答。  相似文献   

15.
杨才玉 《收藏》2010,(2):152-155
2009年11月28日,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王世襄先生仙逝,享年95岁,这是中国文博收藏界的一大损失。此时此刻,回忆《收藏》杂志与王世襄先生十余年的情缘,令我们对这位德高望重的前辈无限崇敬和怀念。  相似文献   

16.
本刊动态     
《收藏界》2006,(8)
《收藏界》杂志与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友好合作近日,《收藏界》杂志社领导在福州市拜会了福建省收藏家协会会长陈华棣,并走访了福州画院、福州宝鼎艺术品有限公司等单位。福建省以盛产田黄石著称,德化窑的瓷器也闻名遐迩。由于地处东南沿海,历来是外销瓷器和工艺品出口的主要省份之一,因此,收藏艺术品比比皆是。陈华棣会长希望《收藏界》杂志今后能更多地介绍和宣传福建省的收藏文化艺术品及收藏协会的活动,双方就今后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促进收藏文化事业的发展充分交换了意见。为更好地开展工作,《收藏界》杂志社决定在福州市建立工作站,由福州宝鼎艺术品有限公司经理石中道先生任工作站站长。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10,(3):84-84
2009年12月18日上午9点,由陕西省收藏家协会、《收藏》杂志社、西安美术馆共同主办的“齐建秋点评中国书画市场”报告会在大唐不夜城西安美术馆报告厅举行。陕西省收藏家协会会长、《收藏》杂志总编兼社长杨才玉、执行总编杨敏、主编李毅民,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西海,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西安美术学院教授陈国勇等出席报告会。  相似文献   

18.
徐唯辛 《收藏界》2013,(2):106-107
这幅王世襄先生肖像是为《收藏界》杂志社主办的“2012年影响中国收藏界十大经典人物”活动而作。王先生是著名的文物收藏家、鉴赏家,堪称我国古玩收藏界元老级人物。在先生仙逝三周年之际能为先生画像也是一份机缘吧。  相似文献   

19.
尕丁 《收藏》2007,(8):167-167
今年是《收藏》杂志创刊15周年,为配合定于9月下旬在太原举行的“纪念《收藏》杂志创刊15周年全国万里行”活动,《收藏》杂志社从今年3月份开始与山西省收藏家协会合作,共同决定在《收藏》杂志今年第10期上隆重推出“山西文物收藏”专号。山西省收藏家协会对此非常重视,协调动员全省文物、文化、教育、出版和收藏界的力量,积极主动地开展组稿工作。  相似文献   

20.
袁水清 《收藏》2013,(1):124
20世纪90年代初,以’92北京国际拍卖会举拍、上海朵云轩拍卖公司创立,《收藏》《收藏家》杂志创刊,以及北京古玩城、中国嘉德拍卖公司和北京翰海拍卖公司等的诞生及各地收藏家协会的成立为标志,中国当代民间收藏跨入历史舞台。20年来,中国收藏事业蓬勃发展,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