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生物教学》2017,(14):71-72
采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进行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提高知识整合能力。以《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为例,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分析归纳免疫系统考点,根据教学效果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中的优点和不足做出总结。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之下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成为热议的话题。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做到对知识真正地深度理解,即学生通过学习能解释、内化以及在不同的情境中应用知识。以人教版必修1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一章为例,就指向深度理解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进行实践并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3.
<正>1深入理解生物学原理,构建生物模型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将师生的视野拉到了组成细胞的分子层次上,介绍了细胞内不同分子的构成和功能。学生学习这一章知识需要理解相关的生物学原理,并处理好知识之间的层次关系,构建生物模型。下面以"检测细胞成分的方法"为核心,说明如何运用相关的生物学原理开展建模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4.
情境在物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都有其独特的重要性。SECI理论中的四种知识转化模式为物理情境化教学实施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教师可以SECI理论为指导,从知识转化的角度,将情境化教学分为社会化、外化、组合化、内化四个有逻辑、易操作的阶段。结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的“圆周运动”进行教学设计,提供SECI理论引领下情境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从教材位置、教学内容、编写体例和课后习题等方面,对2019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与2007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的“神经调节”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与解读,并归纳其知识特点,探究教材改革对促进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1问题陶勇[广东省封开县江口中学(526500)]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P.124"技能训练"中表1中显示白细胞不能分裂;而人教版《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P.37又说B细胞和记忆细胞能分裂增殖和分化,B细胞和记忆细胞都是淋巴细胞,而  相似文献   

7.
RNA是一类极其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种类繁多,功能多样,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材(必修1和必修2)的不同章节中都有涉及。由于知识点分散,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现将其中经常遇到的一些知识点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8.
“生物与环境”模块实验教学内容丰富,育人价值突出,但开设难度较大。以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教科书为例,从目标制订、实施手段、情境设置、评价改进等4个方面,对本模块实验教学的系统开设给出策略建议和案例分析,为学科教师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尝试通过解读《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完成《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教材中核心概念的筛选和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核心概念知识体系,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同时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对话交流,深化理解对话交流,即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以全新的形式对学过的内容进行回忆、整合、加工,形成自己的知识与技能。这样的对话交流,不仅能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顺利地把生动的、规范的书面语言内化吸收,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提供物质与方法的准备。下面请看《翠鸟》结尾部分的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11.
生物学核心概念是位于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以外的迁移价值和持久价值的概念性知识,包括主要概念、原理、理论的基本理解和解释,生物学核心概念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知识生成课堂(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教师引导学生发生新旧知识相互作用,实现知识的深层理解,完成自主构建,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生成"是学生生命的具体课堂中的体现。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围绕核心概念的知识生成,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真正理解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内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以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为例,运用教材资源、运用概念图、联系生活实际等策略探索高中生物学核心概念的知识生成方式。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美国麦格劳希尔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学教材《科学发现者:生物·生命的动力》和我国人教版普通高中教材《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细胞增殖”的内容,分析中美教材在知识内容、栏目设置、插图、课后习题等方面的差异与特点,为我国生物学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的"DNA分子的结构"为例,从课标、栏目、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个方面对教材进行详细的分析。着重说明教材分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分析教材,旨在帮助教师分析教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物教学》2017,(6):53-54
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方案存在局限性和其他的不足,根据工业热榨油机的榨油原理,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舍弃了教材中提取脂肪的化学危险品丙酮,加大取材范围,改进实验步骤,实验也容易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以《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为例,从讲好科学家故事、分析生态现象、剖析课后习题、延伸课外阅读等方面挖掘教材,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利用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社会生活、开展实验教学、参加社会实践等策略,对落实生态文明教育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9,(85):147-148
创设情境能够使枯燥单一的生物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具体,且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如此不仅能时常带给学生新鲜感,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调动思维、挖掘潜能,促使学生对生物知识更为积极主动地探究,从而促使学生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地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习,结合学生的心理、生理以及年龄爱好等特点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从而能够将抽象、枯燥的生物知识具体、形象的进行展示,进而使得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物教学》2019,(10):40-42
以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为例,对教材插图进行分类,并依据不同教学方法对各类型教材插图的使用策略进行解释说明,以提高学生对教材插图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物教学》2016,(14):49-50
<正>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高中生物学重要的知识内容之一,在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特殊"行为"(即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孟德尔遗传规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物质基础,同时又与生物的变异密切相关。在复习过程中运用图表和曲线,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掌握减数分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PCR技术在《生物学·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模块中有多方面应用,如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扩增,胚胎工程中的性别鉴定等。PCR技术也是必修模块DNA复制相关内容在体外应用的良好实例,是分子生物学中广泛应用的重要技术。借助真实情境引入实验设计,并通过PCR模拟加样和电泳过程加深学生对PCR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物教学》2016,(2):50-52
<正>1背景"细胞的生命历程"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6章内容。本章内容与人体健康知识联系密切,易混概念较多,如分裂和分化、分化和全能性、凋亡和坏死、衰老的特征和癌变的特征等,复习时要把它们之间的关系理清楚。本章的"有丝分裂"和必修2中"减数分裂"的区别与联系是难点,必修2中同源染色体、基因组的概念若缺少整体观念也不容易理解,在此渗透相关内容有利于后续复习。所以在开始复习本章时,教师应先引导学生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