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勇  康欢  林旭 《教育与职业》2021,996(20):35-41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既是"双高计划"的题中之意,更是助力"双高计划"行稳致远的内生动力."双高计划"与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关系耦合交错,从"整体关系"层面进行解析,彰显出"闭环逻辑"和"多主体契合逻辑"两大逻辑关系.在厘清高职院校与专业群建设融合联系的基础上,以核心功能为轴心,以教学群体、公共部门和私人组织为支点,构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功能价值体系.倡导以本原路径、信息路径、联动路径和保障路径等多维路径作为推进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突破点,从而实现"双高计划"与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理性转型的高效衔接.  相似文献   

2.
笔者借鉴英国中高职课程自然衔接的理念,结合中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衔接的现状,认为应借力打造职业教育集团而实行的"高职引领中职"和"骨干专业带动普通专业"的办学模式,利用中高职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证书考试等方式作为衔接纽带,加强中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衔接,促进中高职英语课程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分析了目前中高职衔接培养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中高职衔接项目专业共享资源库的设想,阐述了其建设的目的、意义和思路,并架设了基于"143"的中高职衔接项目专业共享资源库建设框架,最后详细地介绍了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高职衔接问题,提出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中高职衔接"3+3"模式,对职业能力、课程体系上如何衔接进行阐述,并以我院信息安全技术专业为例进行3+3中高职衔接模式建设的尝试,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了一种范例。  相似文献   

5.
“后示范”时期高职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专业群建设是"后示范"时期高职院校提升内涵、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文章论述了高职专业群的内涵、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意义、高职专业群构建的途径、高职专业群建设的重点以及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群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对"后示范"时期高职专业群建设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分析中高职教育现状、衔接优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及岗位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对比中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要求和教育能力目标,进行人才层次和类型定位,并从中高职培养方案、课程结构与设置、课程内容等角度构建汽车运用技术专业"2+3"中高职一体化建设内容和课程体系衔接框架,提出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一体化的建设思路及宏观微观的建设措施,以期在该专业中高职衔接实际运行时,提供较为合理实用的可操作性方案。  相似文献   

7.
科学构建一体化的教学标准是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的有力保障。在对动漫制作技术专业的主要岗位群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一体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设计中高衔接的教学内容、实践"工学一体,角色转换"的教学模式和形成多元化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等具体措施,构建了中高职衔接一体化动漫制作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解决了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中高衔接的问题,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课程体系建设是探索中高职衔接贯通的核心问题,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是从中高职专业岗位群出发,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通过"三个转换"构建出基于工作过程的中高职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而且新的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需要有相应的措施做保障。  相似文献   

9.
中高职衔接重点是课程体系的衔接,是一种内涵式的衔接。文章通过烹饪专业职业岗位(群)分析,在明确了中职和高职专业不同培养目标定位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构建了职业核心能力纵向延伸、综合能力横向扩展模式的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实现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0.
大力推进"课程思政"与专业建设有效衔接,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高职专业内涵建设的需要,更是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通过梳理高职"课程思政"与专业建设不能有效衔接的现存问题,提出通过落实一个根本任务,发挥线上线下二者相结合的全课程思政价值引领,用好课堂、实训和实习三个阶段全程开展思政教育,发动政校企行四方资源全员开展思政教育等措施,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建设有效衔接,提升高职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构建中高职衔接专业结构模型是实施中高职衔接体系构建的重要任务,是建立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基石.运用职业分析方法,以职业岗位(群)为基础,以能力本位为核心,建立中职与高职有效衔接的“三角形”专业结构模型;构建专业结构模型,凸显了中高职分层次人才培养的定位要求,提高了中高职专业衔接的适应度,降低了专业种类设计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中高职专业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中枢,通过设计中高职专业衔接的问题分析矩阵,找出中高职专业衔接在国家层面和中高职院校层面的外部与内部的若干问题,设计出中高职专业衔接的实践路径,对现代职业教育中高职专业衔接的实践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3.
<正>中职和高职是同一教育类型中的不同层次,从中职到高职,学生客观上存在学历、知识、技术技能、职业能力、综合素质、核心素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递升,这种递升既有渐进性又有阶段性。中高职衔接包括培养目标、专业内涵、课程体系、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各环节、各方面,其核心是课程的衔接。要保持中职和高职两个学段课程的顺畅过渡和无缝对接,必须在横向上优化课程设置使"课程群"衔接,在纵向上优化课程的梯度使"课程链"衔接。一、中高职衔接的障碍分析  相似文献   

14.
高职"双一流"院校建设重在专业群建设.专业群动态调整可使人才培养能不断适应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可有效促进校企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进而进一步提升高职专业群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形成专业群品牌效应.建立高职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应坚持以下理念:努力突出学校特色;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建立以专业群协作组织为重点的合作模式,如政行企校合作模式等;要准确及时预测专业群人才需求;在资源建设中应形成校企、校校、专业群间以及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共享模式."双一流"背景下高职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建设应以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为基本构架.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十三五"期间,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将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条主线,而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是中高职的有机衔接。笔者立足于四川省和所在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系统地调研了四川省14所中专院校与高职院校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衔接情况,提出了中高职"接口处"衔接与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并对该类问题的对策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基本问题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业群建设作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任务,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提出了源于"产业集群"理论的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思想,解析了高职院校专业群概念要义,并概括提出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三个基本特点,最后对高职院校专业集群发展优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专业群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江苏省通过"十二五"高职教育重点专业群立项促进建设工作。根据江苏省各类高职院校现有的专业情况和重点专业群的立项情况数据,对立项重点专业群按照地域、学校类型、专业群结构、专业大小类属等进行了统计分析,显示了不同类型的学校在教学改革和建设领域的重点和努力方向,结合专业群的建设实践,对专业群的地位、专业资源、专业群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策略定位等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形成了专业群是高职院校的常规工作,资源建设是建设重点,专业群自身是一个活化的动态系统,人才培养应立足于专业发展专业群的共识。  相似文献   

18.
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高职从隔断状态进入衔接状态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主要有"对口升学"、"五年一贯制"、"3+2""3+3"和"自主招生"等模式。中高职衔接阶段的升学考核是一个重要环节,考核选拔既要突出"知识+技能"的特色,也要变革一考定终身的模式。探索绩点学分制人才选拔模式,积极推进中高职衔接培育专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在阐述中高职衔接意义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五中常见的模式,分析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中高职衔接出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中高职衔接的对策:加强模具专业的中高职定位,做好模具专业的中高职课程体系建设以及中高职衔接的教材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起点,而课程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文章以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为例,以课程为核心探讨了"3+2"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方式。首先,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要由中高职教师共同研究建立,在知识培养方面,中职阶段侧重打好基础,高职阶段侧重提升。中职培养的是汽车"护士",高职培养的是汽车"医生",在职业能力方面要形成衔接的、递进的能力培养体系。其次,建设好衔接课程,确定好衔接课程的中高职课程的目标、梳理好课程内容,采取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达到中高职衔接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