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高中物理题的设计通常是根据题目顺序,由易到难。想要提升我们的物理解题能力,就需要在日常学习中重点培养自己的解题技巧,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物理知识的学习能力,就是要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知识脉络,强化物理解题能力,从而提升物理成绩。  相似文献   

2.
<正>一、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常见物理模型我们可以利用物理模型将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过对物理模型的理解和学习,有助于高中生在解决物理习题时能够找出有效的解题思路,加快解题速度。通过物理模型帮助学生找出不同问题的共性,进而解决不同的物理习题。二、高中物理解题中的物理模型应用1.研究问题建立正确的实体模型在学习高中物理课程时,涉及的物理研究对象和规律都是比较抽象的,但其在内容  相似文献   

3.
雷怡 《高中数理化》2014,(20):39-39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具有严密逻辑性的自然学科,学生仅靠死记硬背是无法学好物理的.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一遇到与实际生活有联系的物理问题就会变得不知所措、无从下手,这是因为当前多数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往往只会生搬硬套,而不是根据题目已有信息,建立恰当的物理模型,再利用该物理模型所遵循的物理规律进行有效求解,即学生无法从实际物理问题中抽象出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物理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物理思想。也就是说,在学习物理这门较为抽象的学科时,学生往往难以理解物理知识,此时,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思想,帮助学生在物理思想的形成中体会物理知识,运用物理思想形成合理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在高中物理的日常教学中渗透高中物理思想中的观察实践探究思想、建立物理模型思想以及创新思想。  相似文献   

5.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问题,但要与高中物理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就需要建立合适的物理模型,引用恰当的物理量。同一物理模型,引用不同的物理量,可使解题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有所不同。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仅有助于同学们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提高同学们应用物理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在建立物理模型的过程中培养同学们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一题多解即针对相同题目建立不同物理模型,再基于不同层面展开分析以及应用不同解决问题方式.教师指导学生物理学习中多角度分析题目,不仅能应用所学知识与技能,更能对物理题目涵盖信息形成深刻印象,提升物理学习效果和解题效率.高中物理教师在解题中指导学生通过一题多解掌握解题技巧,拓宽解题思路,实现举一反三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都发生了变化,这对于教师而言是一种挑战,对于学生自身也是一种严酷挑战。物理模型是从自然规律中抽象出来的,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构建物理模型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作者结合自己的研究,归纳总结了物理模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相较于初中物理知识而言,高中物理知识明显更加抽象与复杂,学习与理解难度更高,如果没有较为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予以辅助,必定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而物理知识与数学知识本身存在必然联系,我们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往往能够通过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提供新的解题思路,其中极限思想方法有助于对物理问题的理解,进而提高解题的效率与质量.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应用极限思想方法的做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高中的物理定律教学对于物理学科非常重要,物理定律是对物理规律的表达方式。高中物理学科逻辑性强,对于学生有一定的困难,掌握物理定律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基础,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在高中物理教学上,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核心素养,相对抽象、复杂的物理定律和知识体系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就如何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教师有着重要的责任。教师需要使用创新方式培养创新能力,良好的思维思考方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们理解高中物理定律中复杂、抽象的知识点。高中物理的学习不仅是理论知识,课本内容的学习也是实践与生活相结合的学科,高中物理定律中富含大量基础理论与逻辑关系,教师要让学生理解最基本的原理,了解我们这个世界。所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将较为复杂单一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内容。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最新教学方法,用创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学生,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中物理定律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效率。本文通过对此进行剖析和论述,就高中物理定律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作出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高中物理动力学部分是高中生的学习重难点所在,也是高考物理的重要出题部分,占据了物理分数的半壁江山.动力学题目包含的内容多、难度大,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研究,因此在高中学校里,很多学生在学习动力学内容时都有问题.如有的学生刚从初中升学,还不具备抽象的思维模式和严谨的计算能力,无法掌握复杂的物理知识体系.本文就学生在高中物理动力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动力学的解题方法上进行了探究与阐述.  相似文献   

11.
物理模型是人们为了研究物理问题的时候更加方便和更好理解,从而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而对所要研究的对象进行一种比较简化的模拟和描述。高中物理教材中有很多模型,比如电力线模型、理想气体模型、自由落体模型等等。下面,笔者对物理模型分类的重要性及其实际应用详细阐述。一、物理模型在教学中的作用1.有助于联系实际。高中物理课程的一个目标就是要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而且要熟练掌握这些技能与知识,并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建立物  相似文献   

12.
高中物理和数学两门学科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数学知识能帮助物理教学更好地表达一些抽象的物理思想,使学生更简单地学习物理知识,因此,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两者之间的关系,重视数学知识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物理模型是高中物理教材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的一种重要的载体,通过物理模型与教师分析讲解的有机结合,学生能够对经典物理知识与理论进行了解和掌握.文中主要就高中物理教学中模型构建与实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一、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高中的物理学习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阻碍性因素,严重影响高中物理的学习效率。接下来,笔者简要阐述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1.课堂氛围不佳。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在难度、深度上都有所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吸收程度、理解程度不高。同时,学生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活跃度不够、容易出现瞌睡、懈怠等现象。  相似文献   

15.
<正>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物理习题的学习是重要构成内容。物理学科本身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通过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能够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也正因此物理习题的学习与分析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如何有效地对物理习题进行练习与掌握,需要我们在学习实践中进行归纳与总结。下面就对物理习题解答中常见的解题方法进行总结,希望通过归纳探讨加深我们对物理习题认识,继而提高我们对物理解题的能力。一、图像法在高中物理习题中利用图像法进行问题  相似文献   

16.
物理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思维性.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题解答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不少物理题目较为复杂,在解题时需要借助三角形,明确解题思路和方式,帮助学生快速准确解题.因此,作为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对物理题目进行分析,巧妙引入三角形知识,找出解题突破点,完成题目思考和解答.本文探究高中物理题解答中三角形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7.
高中物理是一门定量研究性的学科,具有知识内容多、难度大的特点,且大都要求建立物理模型,分析物理过程。现阶段的高中物理学习既要求我们有较强的理解、分析能力,又要求我们学会运用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解决物理实际问题。而在高中课堂学习过程中,课时紧、作业多、任务量大,导致我们花在物理上的时间不多,学起来也十分吃力。本文就学生而言谈谈如何提高高中物理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正>一、高中物理学习存在的问题1.不能很好地完成初高中物理知识的对接:与初中教材进行比较可以发现,高中的物理在知识层面存在较大的突破。初中的物理知识较为浅显,学习起来比较好理解,且概念十分清晰,涉及的物理现象也时常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而进入高中学习之后,物理知识大多比较抽象,这就需要我们具备一定发散的思维来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同时,在解决物理问题的时候,往往还需  相似文献   

19.
高中物理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拓展,研究的物理现象比较复杂,且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也不如初中物理那么密切;分析物理问题时要从分析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模型,应用物理规律和数学知识来探究问题。因此,高中物理的学习对学生方法和习惯、思维和能力要求都很高,我们应指导、培养学生,让他们对高中物理有全新的认识并乐于学习。  相似文献   

20.
<正>一、物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形象思维偏差,逻辑思维混乱物理学习中很多知识大都比较抽象,因此需要同学们能够将抽象思维变为形象思维来帮助理解物理知识,这样才能清楚地认识到现有的物理条件并在脑海中反映出相应的物理模型和图像,然后再利用逻辑思维对其进行分析。很多同学在该过程中,一个是难以建立出形象思维图像,另外同学不能够对物理题目中的文字、图像、公式等进行内在思维关联,使得推理、分析等思维活动受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