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知识梳理1.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相当于已知对角线求邻边.2.两个力的合力唯一确定,一个力的两个分力在无附加条件时,从理论上讲可分解为无数组分力,但在具体问题中,应根据力实际产生的效果来分解.  相似文献   

2.
一、现行高中物理教材的两个探究性实验上海二期课改高一《物理(试用本)》教材第一册中,有两个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一个是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另一个是探究牛顿第二定律。  相似文献   

3.
由于力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所以力的运算就不能简单的用加、减法,而必须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用表示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两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了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复数加法、减法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这样的几何意义就是以两个加数所对应的向量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  相似文献   

5.
1 力的三角形定则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力的合成中,2个共点力与其合力跟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及夹角的对角线相对应,分析或计算力的大小和方向,常常要解边角关系,因此将平行四边形定则简化成三角形定则处理更简单.  相似文献   

6.
向萍 《物理教师》2010,31(2):23-24
“力的合成”实验是高中物理第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它对帮助学生学习“非直线上的两力合成的规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而“力的合成”演示实验是教师课堂上完成“平行四边形定则”教学内容的关键.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因此如何简便、有效地完成这个演示实验,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相似文献   

7.
演示实验是与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的物理教学过程,它对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图像,纠正错误观念,启发思维、诱发学习兴趣十分重要。在“力的合成”一节中,教材的重点有两个:一是基本概念,合力;一是基本方法,共同力的合成方法———平行四边形法则。而“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是教学大纲要求牢固掌握的内容。目前,我校使用的“力的合成”演示仪如图所示:图1        图2图中,在竖直板面上装有三个定滑轮、一个弹簧秤和调好的平行四边形图样。实验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如图1,在两分力的滑轮上分别挂上3个和4个小砝码球,记下弹簧秤的读数…  相似文献   

8.
牛顿第二定律是牛顿运动定律的核心,是动力学的根本,深刻揭示了运动和力之间的本质关系。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在教学中让学生获得具体定量的感知是关键。因此,做好"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非常必要。关于"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提供了两个供参考的实验方案:"双车位移比较法"和"单车纸带打点法"。在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小车受力关系时,  相似文献   

9.
<正>高中物理中动态平衡问题通常会有"缓慢"这样的词语,三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处理相对简洁,常见有以下几种情景。一、三个力中一个力的大小、方向不变,一个力的方向确定,判断这个力的大小及第三个力的变化情况例1如图1所示,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一实验中,两弹簧秤现在的夹角为90°,使b弹簧秤从图示位置开始沿箭头方向缓慢转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高中物理课本第一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是较为重要的学生实验,我们按其实验原理及所给的实验器材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发现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三角形法则是矢量运算中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简化。如图1,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F1和F2的合力,则以F1和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ABC,对角线0lB即是合力∑F。我们会发现AB平行且相等于OC(F2),也就是说当我们把F2按原来方向平移与F1首尾相接后,作由F1的箭尾到F2的箭头的有向线段(如图2)就是图1中的对角线OB表示F1和F2的合力∑F,这就是力的三角形法则。根据矢量三角形法则可以得出:物体受同一平面内三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三个力的矢量箭头首尾相接,构成一个矢量三角形。三角形三边的长度对应三个力的大小,夹角确定各力的方向;反之,若三个力的矢量箭头首尾相接恰好构成三角形,则这三个力的合力必为零,也就是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本文仅例举几种常见平衡情形,介绍并说明用三角形法则求解三力平衡问题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不少学生进入高中后感到物理难学,开始几节课还不知不觉,过一段时间后会感到听得懂但不会做题,到后来有些学生连新课都听不懂,甚至对物理产生畏惧情绪,尤其学到力学的受力分析、力的合成和分解等章节时,更是感到无从下手.力学在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高中物理知识结构基础之一,力的合成与分解可以说是高中物理所遇到的第一个重点与难点,也是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第一个台阶,力的分解内容设置在"力的基础知识"及"力的合成"之后,"分解法"不仅是处理力的运算的手段和方法,它还为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的分解及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奠定了基础,而且它对于矢量运算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做了更大地延伸和拓展,可见"力的分解"在整个这一章中具有基础性及预备性.  相似文献   

13.
<正>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要在课堂中掌握基础知识,还要能自主构建高效解题的模式,让自己在快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还能高效解决相关问题。下面以力的合成为例谈一谈高中物理高效解题模式的构建。一、明确知识目标1.理解力的合成和合力的概念。2.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3.要求知道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董国荣 《物理教师》2002,23(10):29-30
“力的合成”法则在初中和高中物理教学中虽然在内容和理解层次上有所不同,但都是这两个阶段涉及的力学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通过实验为学生提供尽可能精确的事实性实验依据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这一问题的最关键所在。为此,笔者设计了一套制作简单,易操作,且实验现象明显的“力的合成演示器”装置,现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如图,在ΔABD中,O为BD的中点,以AB、AD为邻边构造平行四边形ABCD,根据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有  相似文献   

16.
高中物理中,运动学、力学、电场、磁场等模块都应用到了矢量运算法则,而高中生首次探究矢量运算法则便是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结论与理论结果的吻合度如何,对矢量运算法则的理解和后续在其他模块中的应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分析了传统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偶然误差,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创新方案,使得实验结果精确度得到了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17.
互成角度的二力合成实验,其主要目的是验证两个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但由于教材中提供的实验方法存在着多处不足,从而使实际合力与理论合力在大小和方向上偏差较大,多数学生对四边形法则持怀疑态度,为提高实验精度,减小偏差,消除疑虑,本文对原实验做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18.
互成角度的二力合成实验,其主要目的是验证两个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但由于教材中提供的实验方法存在着多处不足,从而使实际合力与理论合力在大小和方向上偏差较大,多数学生对四边形法则持怀疑态度,为提高实验精度,减小偏差,消除疑虑,本文对原实验做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19.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主要研究方法的一门学科.在物理课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体验和对学科研究方法的掌握至关重要.<力的合成>这一节课,我们改变传统教学中的"验证性"实验教学方式.采用"探索性"实验教学,让学生在自己原有"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的知识基础上,通过"猜测、实验、归纳、总结"的完整过程,自己得出"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所遵循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提出方法目标和德育目标,让学牛在建立"平行四边形定则"的过程中,体会到"实验归纳法"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20.
在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矢量贯穿于始终,它既是高中物理的"基石",又是学生从初中物理向高中物理跨越的一大"障碍".鉴于这个原因,教材首先通过位移让学生初步接触矢量,理解矢量的方向性特点,并通过一个关于合位移的"思考与讨论"来感性认识矢量相加法则,然后通过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让学生总结矢量运算法则,最后通过一个关于速度变化量的"说一说"深化矢量相加法则.这样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安排矢量知识,有效地将"方向性和相加法则"两个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