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社会对英语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笔者深感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的紧迫性。针对这个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第二语言习得和中西思维与表达差异的角度思考,试谈如何通过巧设问题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
刘秀娟 《考试周刊》2011,(20):133-134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英语教学中提问是必须和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作者分析了提问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恰当地设计问题,同时提问的时候教师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并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分析在英语教学中怎样灵活运用提问这一手段,使英语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3.
<正>增加"回顾反思"环节,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教育部审定2013)的一大亮点。新教材对"解决问题的策略"内容进行的调整是:从三年级开始,降低难度,加强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的认识和体会,并在相应的课时中呈现"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之类的问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问题解决方面的目标中也明确指出:能回顾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创新始于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和激发.优化问题教学,从而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场所。  相似文献   

5.
李吉东  陈静 《林区教学》2013,(12):64-65
阅读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有效阅读课教学必须要重视问题的设计。提出的问题要有阶梯,层层递进;问题的设计须有"度";问题的设计应该"巧";因此,提升阅读教学效果务必要关注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提问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课堂上,通过提问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行开发,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通过课堂提问,能够有效深化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深层次思考,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文章具体探讨了在构建多元化小学数学课堂的过程中,巧设问题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7.
<正>发展思维的主阵地在课堂,载体则是阅读课文过程中所设计的思考障碍,也称之为促思点。在教师设计的思考题中,有些就是很好的促思点,它抓住了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时遇到的障碍,牵住了思考的  相似文献   

8.
在解题教学中要教会学生透过条件看本质,回归概念及基本性质思考解题方法和途径,通过适当的问题及追问引领学生的注意力,由具体的知识指向知识背后的逻辑及数学思想方法,逐渐增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人的生殖系统无疑是生物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不少教师觉得该部分知识羞于启齿,从而选择让学生进行自习;即使那些能够敢于尝试的教师,经常也只是照本宣科罢了。这无疑加剧了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学生生殖方面知识的进一步匮  相似文献   

10.
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然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学生对教师所提的问题迷惘,不知从何着手,又或者不着边际,泛泛而谈。因此,我强调,教师的提问要"巧",才能优化教学,作为政治老师,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巧设问题,要注意实现教学目标比如在《政治与生活》中当我讲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时,我就设计了两个问题:1.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会涌现出许多的英模人物,能全心全  相似文献   

11.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设计适度高效的问题,大大地扩展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时间,不仅可以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发展能力,而且能够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一门抽象且复杂的学科.若想让学生学好数学,教师应认真地研究教材、研究教学、研究学生,从教学实际出发,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亲身经历知识形成、发现和应用的过程,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提高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3.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思考问题,最终可以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意识不到问题,那就谈不上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主要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和方法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深入地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  相似文献   

15.
让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培养问题意识,是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探讨了着力从四个途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即创设情境,使学生想问;营造氛围,使学生敢问;培养习惯,使学生好问;掌握方法;使学生会问。  相似文献   

16.
正打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方,一节高效课堂像一篇优美的散文一样,有脉络,有主题,或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或行云流水,将知识融会贯通……"形散而神不散"!怎样做到"形散而神不散"?笔者认为,关键是问题的设计要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点拨、启发、追问,有机结合,再加上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实现真实的思维碰撞,使课堂在一定预设的前提下活起来,正所谓"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那么,如何设计问题呢?一、问题的出现要有情景性德国一位学者曾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毫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  相似文献   

17.
以施乐旺老师的精彩课堂为例,从构建思维主线、促进思维发散、激发学习热情三个方面对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杜淑贤 《化学教学》2011,(12):18-20
认为应将培养问题意识作为重要教学目标,并采取多种途径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成为创造性思维形成的起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苏美珍 《中国教师》2009,(18):40-40
<正>现代课堂教学倡导给学生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而问题情境的营造需要精心设计的提问作为前提条件。显然,巧设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一、以"趣"创设导入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  相似文献   

20.
问题意识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从而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求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进而不断解决问题。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教育教学活动来说,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