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提升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与主要措施,也是学校工作的主要任务。正所谓"教而不研则盲,研而不教则空",那么如何通过培养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树立正确的教科研理念、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来实现有效的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这就成为做校长的一项研究课题。近些年,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开展了"四微教研"(微教学实践、微课题研究、微课程建设、微成果交流),并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实效,也为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学员为中心,以职业技能为基础,是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这要求职业院校必须树立校企交流与合作的意识,搭建合作平台;根据工种开发专业能力教学模块,满足不同层次培训学员的需求;注重培训时间的灵活,强调教师"双师"素质考核;建立职业技能培训课程评价和评估体系,保障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3.
实践价值彰显不足一直是区(县)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的难题。区(县)域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形成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然而"教科研训"之间缺乏有效合作成为制约区(县)域教师教育课程质量的瓶颈。由于"教科研训合一"彰显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价值,因而代表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产教融合对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沟通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部分职业院校教师参加培训主动性不强、培训内容设置与专业相关度不高、职业培训重理论轻实践、职业培训考核方式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从建立多元激励机制、增强培训课程与专业相关度的设置、打造职教集团实践教学平台、建立教师培训企业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培训对策,以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为产业升级和转型提供有力的师资力量。  相似文献   

5.
课程能力:教师参与课程发展中的一个迫切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赋予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的权利,这对教师提出了课程能力的专业要求。作为教师专业支撑的课程能力的发展已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因此,在目前,应加快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变革,重建学校课程制度以提升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使其在参与课程发展的行动研究中实现课程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穆岚 《教育探索》2005,(2):19-21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从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的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将成为今后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通过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可以提升课程参与意识,掌握课程开发的技术,确立专业思想,拓展专业知识,发展专业能力,形成专业自我,从而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体育科研能力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之一。体育科研将帮助学校体育组教研活动团结意识的建设,促进我们体育老师的专业发展和理论水平的提升。教科研工作"源于教学,服务教学",教科研的真正动因是提升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笔者认为我们要以平时的"体育工作"为孵化器,孵化体育教学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8.
教科研工作是职校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提升、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引擎,是提升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基础。因此,提升理念、强化学习、前瞻谋划是提升职业院校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高端装备制造和智能制造的工作要求,职业院校"1+X"证书培养制度应运而生,数控实训课程作为数控技术专业岗位能力培养的核心实践课程,本文的重点是基于"1+X"证书制度对数控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从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对数控实训课程评价体系进行改革,提出构建实训课程评价体系的设想,实现教学评价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正>教育科研部门承担着丰富教育理论、推进教育改革的任务,也承担着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与水平的历史使命,对基层教育科研部门而言,后者更为重要。区、县级教育科研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教育科研活动的组织与管理,通过组织更多的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在教科研活动中培养教师、发展教师,促进教师从被动参与教科研到主动设计课题研究,成为教科研的"行家里手",让教科研成为中小学教师工  相似文献   

11.
科研是评价办学水平、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指标之一。为了解转型时期地方高职院校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积极性,通过对某新晋职业院校教师进行了教科研能力相关调查,结果为:整体科研素质较低,学术氛围不浓,教科研成果少;教师对教科研有畏难情绪,科研的参与度不高、参与面不广;科研激励机制不完善,科研奖惩制度缺乏;缺乏科研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科研带头人;科研管理者的管理水平需要提高等。为此有必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及科研激励机制、加强科研培训力度、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引进科研带头人等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从感觉训练、概念发展、行动技能、定向系统、求助技能、安全议题、小区资源与大众运输系统七个方面选取50项能力指标,对海峡两岸64名担任定向行走课程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被调查者认可这50项能力指标;定向行走教师对自己的课程与教学专业能力认可度多为中等,需要进一步作培训。同时发现,在定向行走课程与专业能力各向度的重要程度上,海峡两岸定向行走教师的认知有显著差异,各向度胜任程度的差异更加明显;而定向行走教师的年龄对定向行走课程与教学专业能力在重要程度和胜任程度上并没有显著差异;海峡两岸担任定向行走课程的教师,多数认为有培训的必要。建议将重要性在3.5以上的题目编制为《定向行走专业能力检核表》;将定向行走专业能力胜任程度在3.5以下的向度作为定向行走师资培训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全国小学数学骨干教师高端研修项目"的实践,发现"任务驱动式"是一种有效的培训模式,培训的顶层设计要有针对性的设定任务和建构课程,全员参与式的实践能够保证培训工作的实效性。为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建议基于全体培训者的专业发展开发与设计培训方案,基于任务驱动式实践取向进行教师专业发展,基于实践的高阶思维案例开展研修活动,基于信息技术平台促进任务资源的互动生长,有效利用评价数据促进培训工作和学员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育科研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国家教师专业标准对中小学教师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对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骨干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及科研成果等现状的调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朝阳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但对于如何确定研究主题、如何实施研究过程,以及如何撰写科研文章等方面,均需培训和引领。这就要求教师培训部门设计相关富有实效的培训课程,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在教育科研中面临的问题,从而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教师培训目标较高与研修模式不足之间的矛盾,基于实践提出的"TMS共同体"教师培训课程研修模式,以导师、服务人员、学员协同联动为"内核",以研修任务、研修实践、研修成果、教育实践为"外框",强调教师的"主体参与"和培训的"专业性技术服务",通过基于"教育教学问题解决"的个性化研修任务,"研、导、辅"循环联动的研修支持机制,集体成果和个人成果相结合的研修成果,教学实践中运用并检验研修成果四个研修要素的联合运行,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等职业学校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承担着输送与培养饭店一线员工和中低层管理者的任务,专业教师作为这一任务的承载者,其职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还没有突显职业能力的核心教材,致使培训的课程设置与培训内容随意性较大,培训无法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因此,开发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培训核心课程教材就十分急迫。教师培训核心课程教材开发应遵循先进性与针对性、实效性相呼应,科学性与发展性相协调,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层次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针对教师的职业能力要求确定能力领域,针对教师的不同层级设置课程,以期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教师教科研能力是教师个人能力的重要展示,也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教科研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的现状,并对现状进行深层次的剖析,针对评价行政化严重、教科研活动缺少教师参与、经费不足等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为高职院校教科研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职业院校教师基本素养、专业素养、社会服务能力、拓展能力、教师职业发展需求及培训途径的问卷调查,得出职业院校教师只有通过长期、稳定、真实的企业顶岗实践和系统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实践,才能提高其职业素养与能力,从而解决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层面存在的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教师培训工作常常呈现科研、教研、培训"三足鼎立"现象,各部门之间整合不够,各自为政,力量分散。"姑苏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体系"框架的建立,将教师培训工作统整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区级教师发展专业课程由教师发展中心各部门承担建设,教师培训部负责对课程建设进行协调。课程的设计则是以各部门优势项目为龙头,多部门协同合作推出,打破了各部门间的壁垒,使教科研训从表面的一体化成为真正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作为课程决策主体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教师参与课程决策,这一方面显著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地位,另一方面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课程决策主体,教师须具备课程意识、课程理念、课程决策能力及课程研究能力.养成这些专业素质的途径主要有校外培训、校本培训、课程研究、反思性课程决策实践和文化浸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