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蓉 《考试周刊》2011,(24):98-98
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和动力。学生自主发展的动力是学生自身内在的矛盾和冲突,引发学生内在矛盾和冲突的导火线是一串串的“问题”。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言,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始终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相似文献   

2.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的学生不会是好学生!”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首先要使学生的脑子里产生问题,有问题的意识。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良好习惯是培养和强化问题意识的关键。如何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以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3.
正问题意识是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如今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薄弱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是当前所有数学教师都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初中数学学习的技巧,对以后高中数学甚至是大学数学的学习都有帮助。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谈怎样培养初中数学学生的问题意识。一、理论结合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思考问题的心理品质。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品质的发展。问题意识是学生终生的财富,是创造发明的基础,也是新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高校问题学生是高校教育管理中的特殊群体。公正总结高校问题学生的客观表现,深度剖析高校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重新唤起问题学生的自信,引导问题学生积极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明确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定位,帮助学生树立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促使其回归健康成长之路,是解决高校问题学生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6.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摇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改的呼唤,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探究性学习方式的中心是针对问题的探究活动,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再进行推理、分析,找出问题解决的方向。可见探究发端于问题,能否有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课改的成败。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那么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7.
问题是语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手段,问题也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起点。语文教学应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开始,以学生产生了新的问题结束,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怀疑精神和创新才能。  相似文献   

8.
问题学生是指有学习障碍、有不良行为或心理不健康等特点,并需要帮助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问题学生"是教育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每个班集体当中都有这样的学生,问题学生的转化,关系到一个班集体的稳定,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成功转化问题学生是一个合格班主任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
范文来 《现代语文》2009,(3):99-100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摇篮。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程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起点。陶行知先生在一首诗中曾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用十分生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问题意识的作用。现代教学观念认为,不会提出问题的学生,不算是学习好的学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问题学生”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重点对象,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一些视角来认识“问题学生”,会有一些新的认识:“问题”是学生人生发展所必需的,“问题学生”的标准是发展的,“问题学生”自身也是有潜力的,“问题学生”有自己独特的主观世界。而在传统的基于已有“理论假设”而进行的教育转化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理论假设”是理解普遍性问题的;“理论假设”实施者的过分效忠;改变学生,以适应已有理论假设。基于“问题学生”主观框架的转化思路为:调整转化过程,以适应问题学生的资源;调适转化关系;调适转化,使之适应问题学生的改变理论。  相似文献   

11.
“问题学生”是学校中的一类特殊学生群体,这一概念具有发展性和相对性.问题学生的“回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本主义课程观在问题学生“回归”中的价值体现为:课程目标方面,关注问题学生全面发展;课程内容方面,契合问题学生生活经验;课程实施方面,鼓励问题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评价方面,唤醒问题学生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2.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思维发展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乐于提问题,创设民主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题,运用教学手段,让学生善于提问题。  相似文献   

13.
问题导学,就是通过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知识、技能,养成习惯,形成能力,健康成长。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讲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的发展是受制于教师而被动进行的。在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知识的探索者,是基于学生、服务于学生、为了学生的。  相似文献   

14.
问题教学法要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就需要提高问题质量。优质问题应该是具有开放性、复杂性的问题,以利于深化学生的思考;应该是能够连接已有知识和现有知识的问题,以利于延伸学生的知识视野;应该是能够激起学生深层次反思的问题,以利于学生的课后巩固。  相似文献   

15.
李梅 《考试周刊》2011,(77):185-185
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本文阐述了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策略:从学生的心理入手,让学生敢问;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愿问;教会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会问。  相似文献   

16.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的问题意识现状堪忧。强化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而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催眠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应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问题是创新的源泉,提出问题也是新课改的目标之一。而问题意识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关系密切;问题意识是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变革的着力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有效教学的形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要从学生入手。更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数学问题意识,将其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韩进 《考试周刊》2015,(14):173
心理问题是学生品德问题的根源,目前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与家庭环境极易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而引发品德问题。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关注学生心理,用心理学方法认识学生品德问题,从调整学生心理入手塑造学生品德。  相似文献   

19.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善问。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非意味着一堂课的问题越多越好,问题要有主次与轻重,难易适度之分。问题必须紧扣教材,紧扣学生特点。课堂问题一般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教师设疑;二是学生质疑,提出问题;三是练习时出示问题。教师设疑是学生质疑、解疑的重要前提,直接影响学生解题的兴趣和能力,所以,教师在备课中要精心把握设疑的尺度。只有老师为学生创造宽松的氛围,才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创造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