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在单元复习教学中,立足于课程标准,挖掘教材资源,通过以问理知、以图理知、以题理知等不同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整体学习观,达成知识更清楚、结构更清晰、思路更明确、学习更有效的复习目标,提升学生学习自信与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教材中的例、习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因此,在中考复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典型例、习题的研究,不断地挖掘教材中例、习题的内在潜能,将教材、资料、中考试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启迪学生思考、顿悟、探求,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复习的效率,增强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使他们学会探索,学会创造.  相似文献   

3.
覃顺 《广西教育》2013,(6):82-83
分析近几年各地的中考化学试题不难发现,有相当部分的试题是直接从教材中取材或适当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加工改造、重新包装、拓展延伸,并加入新的情境而得到的。试题设置的情境注重贴近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比较熟悉,所以能增强学生的解题信心,同时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因此,我们在中考复习中一定要重视教材,不要滥用复习资料,不搞题海战术,要以课本为主,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编写出源于教材又高  相似文献   

4.
<正>在高考排列组合知识板块的复习过程中,要以夯实教材基础为前提,掌握典型组合类模型特点,加强对学生一题多变能力的培养,通过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炼能力,来迎合高考试题中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以及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潮流.纵观高考,不难发现,排列组合问题是高考试卷上经久不衰的典型试题,它在试卷中往往多出现在选择、填空题的位置,本身难度适中,往往涉及涂色、分配、排队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经济常识》的复习备考要注意:“一、二、三”。“一”是指一个核心“资源问题”;“二”是指两个资源配置的手段“市场调节(价值规律)和宏观调控”,也即“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三”是指经济活动中的三个主要行为主体“国家亦即政府、企业(生产者、经营者)和个人(消费者、纳税人、投资人、劳动者、经营者等)”。经济常识复习要围绕资源这一个核心问题展开。(1)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的需求的无限性是经济生活中的基本矛盾。经济效益是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要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最根本的是实现资源优化、合理配…  相似文献   

6.
化学学科中,每个知识块中都有一些典型的基本问题,若将高考化学试题分成一个一个小题加以研究,你会发现都是由常见的基本问题构成的。平时学习中要重视基本问题的归类,高三复习时不仅要熟练掌握解决这些基本问题的方法,还要学会在新情景中用迁移的方法解决一些新问题。例如,铁及其化合物是高考热点,虽然每年高考中都有新题出现,但从所涉及  相似文献   

7.
正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也是完美四边形,具有很多特殊的性质,运用这些性质,命题老师能够设计出有新意,却接近课堂教学的高质量试题.学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应该结合正方形的性质,有效分解图形,从中找出基本图形,并运用图形的基本性质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8.
1三大基本观点及其使用规律 动力学解题的三大基本观点是:力学观点,即用牛顿定律结合运动学解题;动量观点,用动量定理或动量守恒定律解题;能量观点,用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定律解题.一般情况下,用动量观点和能量观点,比用力的观点解题简便.  相似文献   

9.
在日常教学中,如教师用心地搜集学生中常见的错误,进行整理归类,在合适的教学时机,利用这些错题资源来组织实施教学,尤其是在复习课中,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笔者就以  相似文献   

10.
2004年高考结束,刚好是高一第二学期的期末复习.在向量复习时,笔者引用了2004年高考数学(浙江卷)理科第14题,在分析讲解中,通过师生共同分析、讨论,从不同角度对该题的解题方法进行了充分的挖掘,从中不仅较好地复习了向量的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而且让学生"经历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具体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卫星变轨模型作为题源,最大限度地挖掘题源潜在的知识点加以拓展、变形,提高复习效率.题源发射地球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A点,轨道2、3相切于B点(如图所示),已知地球半径为R,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轨道3的半径为r,试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卫星在轨道1和轨道3上的速率v1和v3(下同)分别为多少?并比较大小.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0m r2=mv2r,得v=Gm0槡r,发现v∝1槡r,而Rv3.将轨道半径分别代入v=Gm0槡r可得:v1=Gm0槡R,v3=Gm0槡r.将gR2=Gm0代入得v1=g槡R,v3=gR2槡r.  相似文献   

12.
动力学是高中物理课的重点内容,其综合性较强,学习难度较大。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消化吸收这部分内容,有必要进行系统地综合训练。第一,将牛顿三定律、平衡力、动能、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制成如下表所示的幻灯片,教师通过幻灯片表格的分析,引导学生记住牛顿三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三定律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与联系,动能与动量、动能定理与动量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的区别、表达式的异同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等。第二、教师讲解两个综合性较强的典型例题(幻灯片打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在黑板上板书解题过程)例题1:物体从倾角为300、长1m的光滑斜面的顶端滑下后,继续在水平面上运动,如果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求物体停止时,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是多少。(第一阶段斜面无摩擦下滑,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0;第二阶段水平面上的减速运动,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ma及运动学公式vt2-v02=2as)例题2:一棵以30m/s的速度在空中飞行的手榴弹,其质量为2kg,爆炸后分成质量之比为2:1的大小两块弹片,已知大块弹片以200m/s的速度沿原方向飞行...  相似文献   

13.
动力学有两类基本问题:第一类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第二类是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本文以典型试题为例,归纳这两类问题的题型特点和解题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动力学有两类基本问题:第一类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第二类是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本文以典型试题为例,归纳这两类问题的题型特点和解题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5.
动力学是力学的核心,内容重要,涉及面广,题目变化多端,要较为熟练,简捷地解答此类问题,首先必须明确解题的基本途径,其次是掌握各条解题途径的选用特点。  相似文献   

16.
17.
笔者借2010年台州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中《小学语文六上册1到7组课文复习》这节课为例,试从巧用目录,了解单元主题;巧借目录,回忆课文内容;巧解目录,梳理文章类型三方面来阐述复习课如何充分运用目录,挖掘语文课本中的有效教学资源,切实提高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18.
新课改倡导教师要努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关注与培养。"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生问。"问题是思维的开始,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则是学生综合素养锻炼与提高的必由之路。笔者针对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挖掘物理问题资源,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进而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这一问题来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测量了I2挥发I、-在酸性介质中被溶解氧氧化的动力学过程,着重研究了容器形状、溶液体积、KI浓度、温度等因素对I2挥发速率的影响以及溶液酸度与I-氧化反应速率的关系。研究表明I2挥发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而I-的氧化为表观零级反应。通过大量数据和图形,形象直观地从定量的角度阐述了碘量法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17~118页。【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参与长方体、正方体相关知识的梳理过程,感悟“知识整理”的方法与策略。2.创设学生实践的空间,提升学生与同伴合作、探究的能力。3.通过不同层次的质疑,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角度的思考与交流,从而体验整理提升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