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因分离定律是孟德尔定律之一,它以减数分裂为细胞学基础,同时又是后面要学习的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的基础,是高中生物学难点和重点内容之一,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包括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学实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对解释的验证、分离定律的应用4个知识内容q由于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是以叙述的形式介绍孟德尔的实验及相关验证过程,  相似文献   

2.
许多师生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非常熟悉,但对他的个人生平知之甚少。关于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讹传有8个:(1)孟德尔没有学历,一直是修道士;(2)孟德尔的研究工作是从零开始的;(3)孟德尔的家人不支持他的学业;(4)孟德尔所在的修道院束缚了孟德尔;(5)孟德尔只研究了植物杂交实验;(6)孟德尔的遗言是“等着瞧吧,我的时代总有一天会到来”;(7)孟德尔与达尔文不和;(8)孟德尔先选择了山柳菊作为实验材料。生物学教师应当扩展课外阅读,深入了解孟德尔的生平事迹,避免学生产生误解。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是高中生物的一个重点难点内容,因为通过此节内容要学习生物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遗传规律:自由组合定律.课本着重讲述的孟德尔的研究过程和方法,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采用的是文字结合棋盘法来说明.但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学生不能及早地学会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自由组合  相似文献   

4.
孟德尔对杂交试验的研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最初选用山柳菊作为实验材料,结果一无所获。后来,他改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成功统计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同一个实验者、同样的环境、同样的研究方法,由于所选择的生物材料的不同,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可见,生物材料的选择在生物学实验中是多么地重要。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物教学》2017,(14):39-40
"假说-演绎法"不仅在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中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在DNA复制、遗传密码的破译、中心法则等内容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假说-演绎法"作为学习高中生物、探索自然规律的重要手段,让学生体会这一探究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吴晓敏 《考试周刊》2016,(5):141-142
孟德尔定律是遗传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文章结合孟德尔定律的实质,以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为实例,对教学教材进行分析,总结教学难点,并对如何进行教学过程及活动组织进行探讨,创新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7.
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中,提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两者间在F2的性状分离比上具有着一定的关系为(3∶1)n(n为相对性状的对数)(表1)这一通式,孟德尔在此基础上,对豌豆的多对相对性状进行了统计、归类、分析.  相似文献   

8.
对"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往往多从研究方法着手。本文从认识论的角度去理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对教学中可能被忽视的几个基本认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相关题型是历年高考生物的必考题,也是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为了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遗传定律解题,立足高考生物分析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常见题型,并给出相应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关于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在对其进行验证的时候都采用了测交实验,通过测交试验来看F1的基因型。孟德尔为什么用测交试验呢?以基因分离定律试验为例。基因分离定律指的是一对等位基因遗传的情况。F1为Dd,如果孟德尔采用自交来验证F1的基因型可不可以呢?这不  相似文献   

11.
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创始人,被誉为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是生物学历史上一项经典性工作。他以豌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8年辛勤的杂交实验,最终发现了生物遗传的两大基本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相似文献   

12.
孟德尔在做植物杂交实验时,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基本定律。他更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和大量的统计分析,为现代遗传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验材料的精心选择,实验方法的精心设计,数理统计分析法的运用及测交实验法的首创,这些都是孟德尔杂交实验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科学研究不仅仅需要无限的热情、浓厚的兴趣、坚忍不拔的毅力,还需掌握多种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学习,开拓科研新思路,正是因为这些优良的科学素养,才使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在孟德尔定律的教学过程,不仅应尽力呈现提出假说的过程,让学生感受这个超越时代假说所蕴含的智慧,体验通过数据分析建立假说的过程,还应重视学生"演绎推理"科学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学会并运用演绎推理,理解测交实验对假说的支撑。  相似文献   

14.
卢燕 《青海教育》2010,(7):75-76
孟德尔提出了基因的两大遗传定律,从而被后人称为“遗传学之父”。他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即先只观察和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发现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后,再观察和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  相似文献   

15.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计算一直以来都是高中学生头疼的地方,而两大定律中基因分离定律又是基础,所以本人根据多年的高中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关于基因分离定律的计算技巧,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高中生物第二册第六章介绍孟德尔的生平这样描述: 孟德尔经过连续8年的潜心研究,于1865年在当地的自然科学研究学会上宣读了<植物杂交试验>论文,提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然而,当时人们对于孟德尔的研究成果和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并没有给予应有的注意.直到1900年,三位植物学家分别用不同的植物证实了孟德尔的发现后,这些成果才受到科学界的重视和公认.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史实,下面就这起科学轶闻的若干片断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17.
周晶 《生物学教学》2005,30(12):58-59
在对教材中经典试验的设置分析后发现,教材中试验所用植物多为自花受粉的植物,而那些非自花受粉的生物如:异花受粉、雌雄异株或雌雄异体动物是否适用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呢?结论是其遗传方式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分离定律,同时,又有因其它条件不同而出现的遗传特点。为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应适当增加非自花受粉的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遗传特点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测交是指基因型未知的显性个体与隐性纯合体交配,以检定显性个体基因型的方法。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孟德尔在发现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以及摩尔根在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果蝇杂交实验中都分别用到了"测交实验",然而,它们三者的作用却不尽相同!1基因的分离定律中的测交实验  相似文献   

19.
杨运春 《中学生物学》2007,23(10):23-24
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笔者在多次听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时发现,新手型教师在进行此部分内容教学时,经常会出现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20.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红彬 《中学生物学》2010,26(1):39-40,64
1教学目标 1.1知识目标 说出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过程及结果;解释自由组合现象的原因;尝试探究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