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问题链导学”模式的优势已日渐凸显。它是革除传统教学弊端的手段之一,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力的源泉,能够促进学生的审美感悟,陶冶情操,增长技能,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具体的应用途径有:抓住标题,整体感知;创设情境,引发思考;比较分析,主动发现;实践运用,感悟生成。  相似文献   

2.
采用基于问题链的教学方式,以问题驱动学生探究与思考,学生逐渐学会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取恰当的抽样方法获取代表性样本.以此教学设计为例,对问题链教学中问题设计提出了些许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钱红明 《考试周刊》2012,(30):35-35
问题链导学是针对传统教学中讲得多练得多教得苦学得累效果差的现象而提出的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共同生成的新型教学模式。老师适时地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形成课堂中有效的思维碰撞.生成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养。  相似文献   

4.
初三数学第一轮复习需要在复习全面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为例,采用问题导学的方式进行复习教学设计,从回顾旧知识、夯实基础、发展能力等方面探讨初三数学一轮复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在达成学生知识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学习酶的催化机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探究酶的高效性的同时培养实验规范操作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思想;在证明酶的特异性的同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在讨论酶活性受环境条件影响的同时渗透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在构建概念的同时渗透科研的严谨性和坚持不懈精神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问题导学”是指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问题情境把教学内容化作问题,以问题为载体,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在《互感和自感》的教学设计中,本人运用认知原理,精设“问题主线”,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面向学习群体,巧串“问题链”,创设问题情境,展现学习关键性步子;课堂关注学习个体,遴选“问题点”,提升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7.
8.
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具有高度抽象性、逻辑严谨性和广泛应用性,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来看,教师在三角函数的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基于此,文章从基于问题导学法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原则出发,以“三角函数的概念”为例,探讨基于问题导学法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以期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统计教学为例,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问题,掌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兴趣不浓,参与度不高,教师怕学生不理解,一味多讲多练,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广大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近几年来,我校根据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新课程体系的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1.
课堂是一个整体,问题链也是一个整体,问题与问题之间要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逻辑关系和先后顺序。问题链设计是对教学思路的进一步教学化设计,也使教学更具体、可操作性更强。设计好一节课的问题链框架,就能整体把握这节课的走向。解决问题教学的本质是数学建模,要依据其教学的本质和规律进行问题链的设计,以问题链的形式呈现解决问题教学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使教学更具启发性和探究性。  相似文献   

12.
以手拉纸带实验为依托,重构“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的教学内容,利用实验让学生体验“极限”,通过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为中学物理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黄巍  林松 《中学生物学》2020,(2):12-14,17
1问题的提出:科学发展史与论证式教学的关系1958年,英国哲学家图尔敏(Toulmin)提出了论证研究的经典模型.20世纪90年代开始,“知识推理”和“论证”被引入课堂,论证式教学应运而生.基于科学发展史的论证式教学能够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严谨的论证推理方式,学习科学家解决科学问题的思考方式和研究方法,运用生物学事实进行思维,利用实验证据和逻辑进行论证,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唐杨 《课外阅读》2011,(1):50-50
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校大力推广“问题链·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即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用“链”将问题引向深入,用“导学”从问题走向超越。问题链方法是以问题为主线,以发现问题一解决问题一再发现问题为全过程。问题的连接与递进具有逻辑性和发散性,能覆盖重要的知识点、基本的题型、常规的解题思路,能展现和揭示数学的思想方法,能引起学生不断探索发展规律、寻找新的联系,找到具有内在联系的若干问题的组合。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参与探究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一轮中学课程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实施的今天,"问题导学"教学被认为是培养与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最有效方式。为了切实提高"问题导学"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科学性、有效性,笔者专门结合工作实际,以高中物理教学为例,深入探讨了"问题导学"教学的设计与实施问题,在总结阐释"问题导学"教学内涵、特点、基本结构等内容基础上,就高中物理"问题导学"教学设计、实施探索性提出改进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基于问题的有效导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形成对数学完整的认识。结合"向量数量积"的教学,通过合理设置"问题串",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知识建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为目的。这种模式充分贯彻了新课程理念,能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把握知识,克服盲目和片面。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看教材,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在这种双向交流过程中,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下面结合铝的化合物图像问题探究谈一谈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5,(74):162-163
本节教学设计旨在通过重温光合作用的发现的几个经典实验,使学生体验科学家发现光合作用的艰辛历程,探讨在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紧密联系,领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9.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有效的问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主动探究。数学是一门以思维为支撑的学科,因而在数学教学中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可见问题导学法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它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发现和解决问题为基本的教学环节,通过引导学生展开对问题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综合发展。结合教学实例,探讨了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建构、实施过程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