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首先对数学美的内涵、外延以及学生审美认知心理机制分析进行解读,接着从提高学生审美"图式"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提高的几个教学策略:(1)变换化归疑难问题揭示数学简洁美;(2)利用直观图形揭示数学对称美;(3)变换思维方式揭示数学奇异美;(4)利用教学媒体揭示数学抽象美.  相似文献   

2.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强调:"将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纳入师范生培养课程体系,列入高校和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本文针对数学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现状,提出以下策略:(1)让数学师范生熟悉通用软件的运用;(2)让数学师范生熟悉多媒体教学环境;(3)让数学师范生熟练掌握学科软件;(4)让数学师范生学会应用各类数字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3.
美国高中主流《生物》课程与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健康科学、文学等12个学科进行了综合;综合的形式有隐性和显性两种,课程设置了"生物与社会"、"生物学与历史"、"词源"等8种显性综合栏目。《生物》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具有如下特点:(1)分科与综合的折中;(2)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3)与自然科学和数学的综合为主;(4)学生"做综合"。  相似文献   

4.
预设提问是数学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是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关键,教师预设提问的策略主要有:(1)明确提问的目的;(2)摸清学生的知识储备;(3)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4)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5)寻找数学知识的生长点;(6)关注数学思想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美"这个词有四种解释:(1)好看,跟"丑"相对;(2)使变美,如美容美发;(3)好的,令人满意的,如美味、美德;(4)美好的事物,好事.我们班的马老师,那可是标准的美女.  相似文献   

6.
<正>不少教师抱怨现在的数学课堂枯燥无味,没有任何美感可言.数学课堂果真无美感吗?其实,在我们身边到处充满了美,如艺术之美,大自然之美、科学之美,数学之美.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过:"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作为数学教育的实践者,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体验数学美,充分挖掘教学中的美学元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以"苏教版"九年级(下)"黄金分割"一节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数学美教学实践.一、创设美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美情境引入师  相似文献   

7.
正数学,美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学教育问题。在我们的一次学情调研中,84%的学生给出了"数学不美"的回答。然而,古今中外的数学家却以其亲身体验表明"数学的美妙不可言"。古希腊的普洛克鲁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意大利的伽利略说:"美是自然,数学作为书写宇宙的文字,反映着自然,数学中当然存在着美。"我国的华罗庚说:"数学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显然,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如果无法让学生看到和体会到数学的美、  相似文献   

8.
数学之美是隐蔽的、深邃的美,是感性与理性交融的美,看似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枯燥乏味的公式图表,其实都蕴含着美,即本真美、诗词美和绘画美。王元教授(华罗庚的学生)也曾说过:"数学的评价标准和艺术一样,主要是美学标准。"本文以此为经络,结合数学教育内容以及教学方法阐述数学之美。  相似文献   

9.
英才教育之忧——英才教育的国际比较与数学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一贯重视英才教育,对比美、英、法等几个发达国家英才教育的各自特点和发展趋势,可以看到就我国数学学科的英才教育而言有如下3点令人担忧:(1)激烈的高考竞争导致了英才教育的异化;(2)数学竞赛越来越多的功利性使我们偏离了英才教育;(3)过度统一的标准和教材使我们难以实现英才教育.因此,我们倡导数学教育要回归数学本质.  相似文献   

10.
英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过":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是蕴含美的科学,它用简洁的数学语言符号、严密睿智的逻辑思维、高度概括的抽象艺术构成了特有的数学美。在小学数学中,也处处蕴含着美,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去发现、去挖掘、  相似文献   

11.
数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的心理回归,是数学教学的学术回归.判断一个数学问题是否具有探究价值,应从下列角度去考虑:(1)是否能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数学思考;(2)是否有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与提升;(3)是否有足够的开放性以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4)难易程度是否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5)是否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鼓励学生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6)是否能够将新旧知识、过程与方法统一起来.在数学教学中,探究只是手段,数学思想才是灵魂.  相似文献   

12.
生长的数学课堂不仅要有数学知识的教学,更要有数学思考的教学。每个学生都跟种子一样,能自己发育,自己成长。若要学生茁壮成长,就要给他生长的力量,让数学课堂充满生长的活力。本文以《面积的认识》为例,从三方面阐述"生长"的观点:(1)找准知识的生长点;(2)不能囿于一节课的知识,更要关注后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3)选择的学习素材不仅要"精",而且要重"联"。  相似文献   

13.
方芳 《考试周刊》2015,(35):42-43
传统的数学教学,容易忽视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有一个基本转向,就是从知识本位到学生发展本位。数学教学如何体现"人本化"呢?本文从挖掘数学的"三美"(人文艺术美、生活实用美、语言表述美),探索了如何从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着眼,挖掘数学美,提高学习数学的情趣,促进数学教学,绽放数学魅力。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5,(51):75-76
激发数学兴趣的关键是发现数学中的美。通过发现数学中的美,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有趣";通过发现数学中的残缺美,学生感到学习数学也"有惑",产生想学下去的欲望。  相似文献   

15.
所谓"自主学习"是相对"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而言的,它是教学条件下的高品质的学习,是一种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它有以下几个特点:(1)能够自己确定有意义的学习目标;(2)能够针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3)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既参与学又参与教;(4)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正确的评价,并能做出相应的调整。倡导自主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数学作为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一门科学,除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高度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之外,还具有其本身特有的美——数学美。小学数学虽较简单浅显,但它并不缺少美,正所谓:"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审美价值.在"五育并举"的背景下探索"融合美育",通过"赏美"、"悟美"、"创生美"三级路径来开展几何教学,以发挥数学的审美育人功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本文以2021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数学第27题为例,通过"一题一课"的形式开展"融合美育"为主线的整体设计,在鲜活的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欣赏数学美、感悟数学美、  相似文献   

18.
从数学学习心理学和脑科学等角度,分析"对数"定义难学的一些原因如下:(1)学生对数学概念和符号的学习有畏惧心理,甚至产生学习焦虑;(2)"对数"定义的学习不能以最经济的同化学习方式进行;(3)"对数"定义的学习受到工作记忆容量的限制;(4)"对数"定义中隐含了大量演绎推理,会增加学习难度.因此,教学中应注意:(1)激活非认知情意系统,抑制畏惧心理;(2)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呈现几个引导性材料;(3)尽力减少工作记忆加工的组块;(4)适当增加教学课时.  相似文献   

19.
数学的奇异美是数学美的重要特征之一.徐利治教授指出:"奇异是一种美,奇异到极点更是一种美."数学中的奇巧、突变是数学奇异美的重要表现,它反映出现实世界中非常规现象的一个侧面,给数学以无限的生机.数学中的奇异美,常常给人以"出人意料"和"令人震惊"的体验."美在于独特而令人惊异,奇异与和谐是对立的统一.数学中出人意料的反例和巧妙的解题方法表现出奇异的美,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培根语)从数学奇异美的瑰丽花朵中,我们分明可见数学家们的智慧,受到积极向上、为数学的创新与发展而奋斗不息的精神激励.  相似文献   

20.
《时代教育》2013,(3):195
特别说明:本刊按国家正常作息制度工作,为提高稿件的编审速度。请用E-mail投稿本刊系"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主要以各类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及研究生、教育科研工作者等读者为对象,旨在为其提供一个发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科研论义的平台。现征集数学、物理、化学、语文、政治、外语、计算机、教育管理等各学科优秀论文。栏目设置有:(1)教育科学前沿;(2)管理纵横;(3)创新实践;(4)科学研究;(5)学科改革与发展;(6)职业技术交流;(7)研究生论坛;(8)本科生园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