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自2015年启动实施以来,试点引领带动,逐步形成了国家、省两级试点工作格局,诊改工作实践探索成效已经显现。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工作的深入推进,尚需学校进一步发挥质量保证主体作用,建立学校全员参与的质量保证组织体系,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促进"五主体"持续发展的校级标准体系,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校内制度体系,建立支撑学校诊改运行的信息化平台,建立适应学校发展实际的诊改运行机制,构建以现代质量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教育部发布一系列文件要求高职院校自主履行办学主体责任,作为利益相关方的办学主体单位,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势在必行。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学校层面、专业层面、课程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五个横向系统中,课程是人才培养质量生成过程中的基础环节,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专业特色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和学生链接的桥梁,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平台,是关系教师层面诊改、专业层面诊改、学校层面诊改是否落到实处的关键性指标。本文从课程诊断与改进的困境,课程诊断与改进运行框架的构建、课程教学平台及数据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李旺 《职教通讯》2019,(11):26-30
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是推进职业教育管办评分离、引导职业院校逐步建立全面质量观、促进职业院校管理能级全面提升的需要,但面临如何准确把握教学诊改工作的范围和界限、如何建立个性化的教学诊改工作机制、如何与学校日常工作有效接轨、如何将教学诊断结果转化为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手段等一系列问题。为此,需要准确把握诊改工作的边界;以需求为导向,从问题出发,制订诊改方案;改变工作理念,规范工作流程;以改进为宗旨,实施绩效管理;利用已有平台,建设校本数据中心。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目的是要学校切实履行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的主体责任,从增强质量意识入手,树立全面的质量观;改变依赖外部评估的思维定式,自我保证,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创新工作方法和思路,按建、诊、改、升的顺序,逐步推进诊改工作;加强考核和复核,确保诊改工作的落实。因此,高职院校应切实发挥教育质量保证的主体作用,全面探索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的目标和工作机制,从而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6.
基于内部质量保证的专业建设诊断与改进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论证专业设置是否合理、专业评估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专业建设的质量保证现状的对比分析,概括了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中诊断与改进的主体和主要内容,提出了内部质量保证的改进和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为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在高职教育领域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必须建立课堂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是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要素——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查找不足与整改完善促提升的工作过程。高职院校应建立自我诊断为主、外部诊断为辅的常态化周期性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组建专家委员会,全面主持诊断与改进工作,通过教师、管理部门、系(部)、督导、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实施诊断,帮助教师建立常态化周期性自我诊断机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持续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HACCP原理引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全过程,通过对人才培养各环节中影响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和诊断,查找出显著影响因素,确定关键控制点,并采取预防对策,进行有效的改进和验证。即通过诊断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诊断培养模式,推进产教融合;诊断教学过程,打造有效课堂;诊断技能达标,促进职业技能培养;诊断人才质量,改进人才培养过程。通过实施常态化诊改举措,达到进一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建设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应把大数据技术作为内生驱动力。本文将画像研究引入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中的教师层面诊断与改进,以优化教师成长模式为目标,结合DIKW层次模型和个体标签体系的构建以完成教师画像设计,从而帮助教师开展质量运行监测,提升教师层面诊断与改进的评价效果,推动高职院校常态化诊断与改进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实施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是对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新要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应以TQM理论为指导,转变高职教育质量观,树立现代质量文化理念、构建科学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运行机制、运用信息化技术搭建校本数据平台,以切实履行好质量保证的主体责任,自我实现质量保证目标。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7,(77):22-23
高职院校如何自主开展专业诊断与改进?如何去组织实施?这些问题目前尚无明确答案,有亟待解决的紧迫性和广阔的探索空间。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专业诊断与改进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专业诊断与改进的意义,主要阐述了高职院校专业诊断与改进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对提升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治理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民办高职院校开展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的意义,以湖南软件职业学院构建并实施"一核心、两平台、三级诊改"的工作机制为例,从加强督查等方面讲述了民办高职院校开展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创新的路径,并提出提高认识、完善组织体系、加大投入等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了建立常态化人才培养质量自主保证机制,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是必然选择。高职院校应以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为指导,通过确定目标体系,完善标准体系和制度体系,建立实施体系,形成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学校特色质量文化建设。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实施全员、全程、全方位质量管理,遵循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内在规律,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的主体责任,建立自主性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常态化的质量保证诊断与改进机制。  相似文献   

14.
基于质量提升的视角探索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机制的建构,是时代对高职院校强化自主质量保证意识,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也是高职院校提升治理能力,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从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机制建构的理论基础、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机制建构的必要性、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机制建构应遵循的原则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阐述了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机制建构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以教育部和辽宁省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完善标准和制度,提高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为目标,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建立了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6.
17.
推进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是职业院校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当前,广西职业院校诊断与改进工作在持续推进,但也存在诊改理念认识和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目标标准建设不成链,信息平台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因此,要加强诊改理论学习,强化体系机制建设,加强分责指导。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读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诊改研究的期刊论文,从课堂教学诊改内涵、诊改内容和诊改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已有研究存在研究成果数量不多、合作研究比较少、研究的方法单一以及缺少实证性研究等问题。建议今后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诊改学术研究,要加强合作与注重实证研究;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理论研究;要关注重点领域,突出学校特色,以便要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诊改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教学自主性在高职教师参与教学诊改中的意义,梳理出教学自主性的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高职院校可开展根植日常的教学研究、赋予教师更多教学自主权、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等提升教师教学自主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治理与建设的重要措施,对于提升院校内涵建设意义重大。新设立高等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教育中的新兴力量,由于其发展时间短,各项资源基础薄弱,在诊改工作开展过程中盲目性较大,缺少较为成熟的参考范例。通过分析新设立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特点,结合诊改“55821”模式,以学校层面诊改为切入点,应用工作分解结构(WBS)和一页纸项目管理(OPPM)等方法,对新设立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层面的诊改工作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组织体系构建、8字螺旋建立与运行、目标任务分解、质量监控设计四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和做法,为同类型职业院校的诊改工作提供了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