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科职业教育作为本科教育的一个类型,职业教育的一个层次,是在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和引导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从本科职业教育的内涵和价值取向出发,鉴于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三类应用型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工作职能以及培养方式的不同,本科职业教育应坚持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在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为契机,推进应用型高校建设;以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为突破口,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结构;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高等教育迅猛发展过程中,一批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运而生。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本定位就是服务地方经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完成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应该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创新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规划纲要》中人才培养类型的分析,结合高等教育研究的相关成果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认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应是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恰当定位。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对实践教学的要求,以实验教学与集中性实践教学为重点,调查了目前实践教学的现状,结果显示目前的实践教学体系尚不能完全满足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文章提出,地方本科院校应从目标、内容、评估与考核和保障四个方面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地方本科院校参与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和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地方本科院校可以通过横向丰富、上下延伸的方式拓展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参与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同时,通过分类管理的方式保障参与立交体系建设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在高等教育迅猛发展过程中,一批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运而生。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本定位就是服务地方经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完成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应该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创新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地方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格局中承担着重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任务。文章结合莆田学院环境工程特色专业的改革尝试,从专业办学定位、教师队伍的构建、课程体系改革及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对处于海西经济区的地方新办本科院校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地方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培养高素质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对英语人才的多元需求,已成为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改革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受所处地域、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生源质量、办学经费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高.而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加强课程体系及教材建设;推进教学模式、方法与评价考核方式改革;注重并改革实践教学,加强课内外一体化;加强校企校地合作,推进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高等教育模式改革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环境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个深受教育界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建设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本文从地方本科院校自身特点出发,针对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特殊性,从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当前,应用型定位已经成为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的必然趋势和理性选择,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体育院校理应顺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这种趋势。在地方体育院校追求应用型定位的办学过程中,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处于核心地位,是办学过程的重中之重。为此,地方体育院校需要在培养目标定位、教学体系转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基于高教大众化背景的应用型本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邱克 《滁州学院学报》2009,11(5):5-6,15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催生的新生事物。近年来,新建地方院校围绕应用型本科建设,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对进一步深化应用型本科建设进行研究和思考,为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模式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奠定初步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嘉应学院学报》2017,(9):88-90
应用型本科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是近年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其中地方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协同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无疑一种科学、有效的形式。人才培养方案是该培养模式中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改革是否成功及人才培养质量,以土木工程为例,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学制学分及课程体系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建立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地方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地方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格局中承担着重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任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一个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从经济建设的需求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出发,结合地方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现状,从培养目标定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构建及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方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生力军。如何提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已经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当务之急。河池学院2009教学质量年中,根据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设计建设思路,抓好内涵建设,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14.
《柳州师专学报》2017,(6):59-63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而转型的关键在于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地方本科院校必须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明确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断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完善评价体系,构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随着知识、技术的不断更新,通识教育开始被引入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来。本文着重分析了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具体目标定位,并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地方本科院校要承担起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就必须主动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形势,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怀化学院从2007年开始进行"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理论探索,2009年全面实施"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在教学思想观念更新、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实施、实践教学新体系建立、课程考试改革探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实践和"双师型"师资队伍与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了一条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培养目标缺乏明确性、缺乏对市场需求信息的了解、专业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等主要问题,以此确立了就业能力培养在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目标定位,构建一个“双主体、双师型、双教育、双体系、双业制”五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以此来推进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应用型本科教育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种新的主要类型.结合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实际,确立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来设置符合行业、产业发展的学科和专业方向,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以能力培养为主,加强教学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坚持基础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原则,构建出应用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从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大学差异化发展,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教育转型,就成为构建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议题。那么,什么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何要转型、转型发展的为何主要是地方本科院校等问题就成为教育理论界必须研究和回答的问题。文章从概念上厘清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型"的变化,而非"类"的变化。因为转型后的教育仍是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仍具有高等教育专业性、高等性等特征,但同时还具有了职业教育实践性的特征。从世界高等教育功能演变的历史,推证了高等教育面向区域和地方、针对行业和企业,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必然性。从高等教育分类理论出发,分析并认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向应用型教育是大学差异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本文以先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学校人才培养主体目标,对普通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探讨研究,主要从人才培养定位、师资队伍、培养方案、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等方面给出了一定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