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2022年5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一改旧法中“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的表述,取而代之为“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从“职普分流”到“职普融通”,是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合理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建议从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探索综合高中建设、完善职教高考制度与“1+X证书”制度、深化产教融合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等方面构建贯穿各学段的职普融通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加速演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衔接和融合,已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普职融通已成为新时代推进国家教育体系优化的重要政策话语和改革方向。普职融通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的内涵:普职融合、普职沟通和普职衔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推进普职融通的根本价值追求,是指引相关政策和教育改革实践的核心价值导向。推进普职融通是教育制度层面的改革、协调与重构,要积极探索以机构重建优化学校教育制度,以要素融通丰富教育体系,以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教育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顾建军 《职教通讯》2022,(4):F0002-F0002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就是完全的“割裂”和“排斥”,加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沟通是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之路和应有之义。江苏师范大学陈鹏教授及其团队的新作《跨界与进阶:普职教育衔接研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为我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4.
终身教育导向的德国"双证"一体化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普职沟通、职普等值的德国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沟通与衔接,是终身教育导向的德国职业教育紧密服务于社会、职业和人的发展的具体体现。本文通过对于德国“双证”一体化的背景及主要模式的分析,提出德国职业教育的“双证”一体化体现为“双证”的动态沟通,可分为职前和职后两个阶段。其中,在职前阶段,主要包括两种模式,即“职业资格证书与教育学历证书的集成模式”和“职业教育证书与普通教育证书的等值模式”。在职后阶段,则主要体现为“职业继续教育证书与正规教育学历证书的等值模式”。  相似文献   

5.
从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趋势来看,知识经济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的,职业教育必须做出战略性调整。一、必须由狭义的职业教育观向大职教观、终身教育观转变传统的职业教育观往往将职业教育理解为中等阶段职业学校的学历教育,大职教观则认为职业教育纵向上包括高、中、初级教育;横向上包括职校学历教育、各类培训、继续教育、普教中的职教因素等;时间上包括职前、职中和职后教育;空间上与经济、社会、市场紧密联系,其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水平上适度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能适应终身教育的要求。这样就给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职普融通提升为国家重大教育改革项目。落实职普融通,首先要定义其性质。职普融通问题的关键分歧点在于它是手段还是目的。影响教育体系形成的关键因素是人类的技术。技术影响职业之间的关系,进而影响教育之间的关系。技术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工匠技术阶段、机械技术阶段和人工智能技术阶段。智能化技术促使职业之间的关系由科层化转变为扁平化、网络化、融合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成为当前教育体系发展的基本趋势。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是在机械技术时代建立的,随着经济社会步入智能化时代,职普融通已成为教育体系改革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职普融通达到理想状态是远期目标,当前的改革目标应更具现实性。职普融通教育体系改革要坚持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一前提,形成立体化的多层次融通体系,并把增强职业教育的教育性和选择性作为重点。职普融通的实践框架可从课程互设、学校互融、学制互通三个层面进行设计。这三个层面虽然在复杂性上呈递进关系,但改革实践可从任意一个层面开始。  相似文献   

7.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趋势,就是从过去作为层次的职业教育,向作为类型的职业教育转变,也就是职业教育从原有的教育大体系分离出来,成为与整个普通教育体系并行的独立体系。但从长远来看,构建作为类型的、与普通教育完全分离的职业教育独立体系并不是一种适当的选择。要从深层次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真正建立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走“职普融通”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之路才是一种重要选择。因此,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关键要素是“职普融通”。“职普融通”是完善现代教育体系、真正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的关键一着;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育人与育才有机统一的重要一环;是提升职业教育地位、从深层次破解和纠正歧视职业教育的根本所在。建立“职普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在于本科教育,构建与普通教育既相对分离,但并行不悖、相互融通,又层类交错、有机统一的现代职业高等教育体系框架是建设高质量职业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路向。  相似文献   

8.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成为一个完整的教育类型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现实需求.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历经联合办学的探索阶段、独立建制的试点阶段和凸显类型的发展阶段,目前依然面临办学理念转变困难、人才培养定位不清、内涵建设支撑不足等困境.因此,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着力加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以"职普双轨"运行为目标,加快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教体系;以"师资队伍、产教融合、科技创新"为关键,聚力打造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特色标识.  相似文献   

9.
促进人的终身学习与全面发展既是世界范围内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关系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职普融通改革的核心目标。从世界范围来看,职普关系经历了层次教育、类型教育到终身教育的发展阶段。我国在改革开放后职普关系也经历了由相互沟通到融通试点改革,再到“三教三融”理念下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三个阶段。以湖北省现状为例,当前职普融通改革仍存在服务产业能力不足、办学质量不高、终身教育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必须从构建人才融通发展通道、提高职业院校关键办学能力、衔接产业工人职后发展的角度加强制度设计,同时还要从领导体制改革、宏观层面配套改革、完善发展评价体系等方面保障制度设计落地。  相似文献   

10.
<正>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政策一直强调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合适比例,总体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当前,我国正走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道路上,出现了"扩大普通高中招生比例"的呼声。在笔者看来,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仍需注重高中阶段"普职比大体相当"的坚守,与此同时,应当深化高中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构性调整,实现高中阶段"普职比大体相当"的超越。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的关键在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实推行,乡村振兴的逻辑生长点在于农村职业教育。本研究立足于我国当今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应然"愿景与"实然"样态,以教育精准扶贫为"必然"路向,以"扶志""扶心""扶智""扶资""扶业"为逻辑框架,以形成"以教促智""以智促富"和"以富促教"的良性循环为根本任务,试图构建体现"普职成统整""农科教统筹"等思想的农村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融合模式。通过"以农为本"的价值观为农村教育寻找"外推"与"内生"共进式精准扶贫的发展道路,遵循让农村学生"升学有基础,务农有技术""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的基本理念,推行"课程、课堂、基地、产业、农校、高校"为一体的"六联动"运行模式,力求体现"职业教育普通化,普通教育职业化,基础教育综合化,职业教育终身化"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思路与融合式战略思维。  相似文献   

12.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点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融合。历来的(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文件反映了国家构建职普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与诉求。职普融通的学术表达在不同时代的学者研究中被赋予了不同的理解与内涵。推进职普融通的有效策略主要体现在内容形式与实践路径两个方面:内容上,整合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将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贯穿基础教育阶段;路径上,建立综合中学、实行校际合作与校企合作、采用学分制以及构建国家资格框架。  相似文献   

13.
徐涵 《教育与职业》2005,(32):16-17
本文阐述了德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渗透模式,以及对我国构建职普渗透的开放式教育体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选择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不仅是个人教育的重要选择,也是国家教育结构改革的重要依据。基于CGSS混合截面数据的研究发现:在中等教育阶段,职业教育更能提升劳动者的收入和就业质量,其收入约比中等普通教育高7.46%,且农村户籍和家庭处于较低阶层的弱势群体更多的从中等职业教育中获益;而在高等教育阶段,职业教育劳动者的收入比普通教育低28.7%。但从普职教育相对回报的历史演变来看,中等职业教育的收入优势随着出生年代的推移不断下降;而高等职业教育的收入劣势不断缩小,甚至出现反超高等普通教育之势。因此,可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发展重点,建立“双轨制”的教育体系,促进我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朝阳区新源西里小学是一所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的教育机构,自1984年开始招收智力障碍儿童,历经26年探索与实践,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即从"重普轻特"到"普特并重"再到"融合教育"。从融合教育的不同内涵来看,我们从"安置层面的融合",到目前正在全方位地探索"课程和环境的融合"同时期望迈向  相似文献   

16.
<正>自20世纪80年代末启动"对口高考"为中职生开辟就读大学的通道以来,中高职的"衔接"问题就一直倍受关注。应当承认,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是在体制尚不健全的背景下展开的。其一,横向上职普体制依然有沟通障碍。在初等教育阶段,职业教育存在空白。高中教育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各行其道。高等教育阶段虽有部分高校冠以"应用型"之名,但其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和教学方略建构等都运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机制之中,没有实现全面转型。其二,纵向上职教体制依然有衔接障碍。目前的职教体系各阶段相对分离,  相似文献   

17.
综合高中是融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为一体的学校类型,它的发展有助于深化教育民主化的现代教育理念、实现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以及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国综合高中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普职教育基本等值的观念没有得到认可、办学定位不明确、体制机制不健全、课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我国综合高中发展的路径是:做好顶层设计,建立适应综合高中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立足普职融通的多元化办学格局,找准综合高中的办学定位;深化综合高中的制度革新;加强综合高中的课程体系建设;通过试办“普职融通班”、校际合作,实现综合高中的稳步转型。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应否融合、能否融合,一直颇有争议.今天看来,主张融合的观点是有远见的,也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但是这种融合不应是纯功利性的、短期行为的,而应当进行系统思考,其实施也不应是全方位、无条件的,而应明确主要原则、抓住主要环节,进行系统设计.目前比较合理的选择是在农村初中教育阶段、城乡高中教育阶段的职业高中部分、高等教育的专科至硕士教育层次和社区教育及转型教育进行"职普融合".这种融合有利于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和教育结构的整体优化,有利于职业教育体系的健全和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提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普职融通成为教育界以及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普职融通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关键因素,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有力抓手。在地位相同、类型不同的基础上,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的联系与贯通,有利于促进社会人才流动、供给有效人力资本、促进教育创新。但地位认可偏差较大、类型特色应实分离、体系建设厚此薄彼等掣肘因素影响普职教育相互融通,需要提升办学质量、凸显职教特色、加快体系建设,以促进普职教育同生共长、共通共融。  相似文献   

20.
实现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融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便成为奥地利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对相关政策文本以及研究文献的分析显示,经过几十年来的努力,奥地利已消除了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彼此隔离的传统壁垒,探索出纵向贯通与横向结合两种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融通模式。纵向贯通涉及从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过渡。职业教育系统的学生可通过所就读职业学校的毕业考试、参加外部考试或凭借其职业资格证书进入高校学习。横向结合涉及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结合,以高校的双元制学业模式为代表,可让学生同时接受两类教育。这种制度设计有助于满足职业教育系统的不同学生群体参加高等教育的需求,对我国实现职普融通的类似发展目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