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我概念作为外部社会影响与个人行为之间相关联的中介因素,调节和影响着个体行为。积极的自我概念引导人按照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而消极的自我概念则引导人放松自我约束。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概念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有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略论大学生积极自我概念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对其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着重从大学生自我塑造及学校教育等方面论述了大学生积极自我概念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自我概念是人格心理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影响着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的塑造期,教育工作者应从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校园环境、给予大学生积极关注、指导大学生掌握正确归因的方法等方面入手,培养大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4.
杨丽然  原凌虹 《考试周刊》2011,(89):190-191
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身存在的稳定的认识和评价,它具有多维度和多层面性。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概念发展的关键时期.是自我概念发展较快的时期.也是自我概念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期。本文总结了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并提出了相关措施,这些都可以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群体积极的自我概念。尽可能纠正或避免消极不良或荒谬的自我概念。  相似文献   

5.
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的探究了高职大学生自我概念对其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从多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达到提升大学生职场竞争力,提高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实效性,从而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职业自我概念是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积极职业自我概念对大学生择业、就业和整个职业生涯有着重大而积极的影响。文章从认知层面、决策层面以及执行层面,确立了大学生完整的职业自我概念结构体系,并从教育的、心理的以及职业指导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大学生的积极职业自我概念的实现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大学生自我概念问卷”,对1263名大学生的自我概念进行了测量、统计与分析,以探讨大学生自我概念特征.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概念在性别、年级方面差异不显著,专业方面大学生自我概念存在明显差异.体育对促进学生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大学生自我概念对其学校适应的影响。采用《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和修订后的《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对沈阳市51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1)自我概念总体水平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总体状况影响大,具有极强预测力;(2)自我概念各因子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力度存在很大差异;心理自我影响最大,社会自我次之,道德自我最小。大学生自我概念越积极,学校适应状况越好;自我概念对其学校适应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36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以探讨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人际关系的现状及其相关性,了解自我概念在个体人际关系发展中的影响作用。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自我概念总体比较积极,大学生人际关系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部分人际关系不佳的人群;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各因子均呈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体育对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作用,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改善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机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思路,文章采用"大学生自我概念问卷"及"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 L-90)",对1263名体育院校的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了测量、统计与分析;结果: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自我概念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高自我概念水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关系;结论:体育对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有积极影响;个体自我概念水平能较好预测其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加强体育运动能促进自我概念发展,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加强体育运动改善自我概念是大学生心理干预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沈琼 《考试周刊》2009,(16):183-185
本文采用《大学生自我概念量表(SCT)》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南京市某民办高校152名专科大学生进行了自我概念和人际关系状况的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自我概念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年级差异显著;人际关系敏感的大学生其自我概念、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人际关系良好的学生;人际关系敏感性因子与自我概念各因子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不同年级,不同家庭经济情况,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对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人际关系的好坏影响着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水平;高校有必要加强大学生自我概念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害羞量表和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对356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了大学生害羞与自我概念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害羞现象,害羞者占61.5%,不同性别、年级、专业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出生地之间差异显著,出生于乡村/镇的大学生害羞得分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大学生自我概念总体上较积极,但在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3个因子上得分较低,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出生地之间差异不显著;自我概念与害羞显著相关.大学生害羞与自我概念存在密切的关系,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可以有助减缓大学生害羞行为.  相似文献   

13.
自我概念是一个人个性的核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个性的诸成分具有积极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对409名河南某高校大学生的自我概念量表问卷测试,初步建立了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常模。测试结果的方差分析表明,在自我概念量表和其大部分的分量表上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我们据此给出了男女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常模。并分析了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概念总的发展趋势是,从一年级到二年级呈下降趋势,从二年级到三年级呈上升趋势,三年级到四年级呈下降趋势;另外,大学生在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积极心理品质对于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和良性的社会互动、培养积极的群体意识、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社会学价值。从社会学的视角来解析,影响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因素主要有家庭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同龄群体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大众传媒因素。探讨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社会学路径,应重点处理好优化校园育人环境、重视学生群体管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构建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问卷对6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具有较积极的自我概念;(2)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呈V字型发展,大二学生自我概念最消极;(3)男生在自我满意、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女生;(4)城镇学生在社会自我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农村学生。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不仅影响他们现实的行为方式和对过去经验的解释,而且影响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因而,如何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维护身心健康,增强大学生对存在和发展的意义感和价值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的英语自我概念会影响学生对英语学习行为的选择,并最终影响其英语学习成绩的优劣,这是成功的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而国内关于英语自我概念的研究很少,研究尚未形成系统.国内的此类研究可以从词汇、语法、听、说、读、写等多个维度进行自我概念与英语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也可以进一步研究自我概念与英语学习的深层次关系,提出促进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干预模式.针对大学生英语自我概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英语语法的学习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语法规则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英语语言的魅力,教会他们准确地使用这门语言。对语法了解的深入程度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自由地运用英语,所以培养学生语法自我概念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对120名大学生进行了语法自我概念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英语语法自我概念普遍不高,因此有必要培养大学生对自己的语法学习方面的信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心理健康课程对大学生自我概念、社交回避与苦恼以及应付方式的影响。方法:在成都大学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程的班级中,按照入组条件选出55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自我概念问卷、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间隔16周的前后测评估。结果:在自我概念方面,学生后测时身体自我、能力自我、个人自我、社会自我、现实自我、心理健康以及自我概念总分的得分较课程开设前显著提高;在社交方面学生后测的社交回避得分、社交焦虑得分及社交苦恼总分均显著低于前测,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及消极应对方式在前后测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结论:心理健康必修课程对大学生完善自我概念、降低社交苦恼方面具有明显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学阶段是中学生自我概念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影响自我概念的因素有学生的性格、家庭、学校教育和同辈群体等。教师应帮助中学生积极悦纳自我、指导中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利用心理暗示和创造良好的氛围促进中学生自我概念的正强化,从而保证自我概念健康、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