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美的样式包括优美、崇高美(壮美)、悲剧性美、喜剧性美。音乐美的样式在贝多芬《悲怆钢琴奏鸣曲》中得以完美的体现。研究贝多芬钢琴音乐的样式美,对推动钢琴艺术的教学、演奏与欣赏等方面的发展起着积极而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2.
音乐美的样式包括优美、崇高美(壮美)、悲剧性美、喜剧性美.音乐美的样式在贝多芬<悲怆钢琴奏鸣曲>中得以完美的体现.研究贝多芬钢琴音乐的样式美,对推动钢琴艺术的教学、演奏与欣赏等方面的发展起着积极而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3.
孟尧 《科教文汇》2013,(5):133-133
从《丝路花雨》到现今各艺术院校开设敦煌舞的课程。敦煌舞复活和再现于中国舞蹈的教学课堂和舞台之中。本文则立足现今敦煌舞中舞姿这个最小的元素单位,分析其审美特点、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4.
用镜头和背景音乐来表现人物细腻的心理,这在《钢琴课》中可以说是发挥到了极致,《钢琴课》人物对白不多,场景也不多,特别是作为第一女主角的艾达还是一位哑女,于是依靠大段的对白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心理活动几乎成为不可能,这种情况下镜头和声音成了表现人物复杂心理的第一功臣。整部电影镜头流畅、衔  相似文献   

5.
正美是人类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通常我们所说的美是以自然美、社会美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艺术美、科学美的形式存在。数学美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是科学美的核心。简言之,数学美就是数学中奇妙的、有规律的、让人愉悦的美的东西。大多时候,人们只看到了数学的严谨性而没有体会到其内在美,理所应当地认为它是枯燥乏味的。但作为科学语言的一种,数学具有和一般语言文字与艺术所共有的美的特点,在内容结构和  相似文献   

6.
郝秀丽 《科教文汇》2013,(25):141-142
几米的绘本作品善于描绘出曲折动人的故事,抒发出丰富多变的情感,表达各种奇幻、瑰丽的想象世界。真正使用绘画的语言来讲述和表达,极少量的文字只起了交代人物身份、故事发展和人物简单对话的作用,体现出很强的画面感。几米的绘本以丰富多样的艺术手法组织画面、精心塑造形象、细致描绘场景、营造画面氛围,打开几米的《时光电影院》,看到一个女孩在电影院里寻梦、追梦、圆梦的故事;看到时光在影院中行走、流逝;看见一颗敏感、细腻,丰富的心灵的诉说,感受到画家一双温柔、善良的眼中,呈现出的这个不断地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世界的模样。  相似文献   

7.
通过赏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经典之作《幸福》,揭示作者与众不同的小说创作风格和蕴涵在作品中特有的细腻、抑郁情感。  相似文献   

8.
意象派诗歌是指二十世纪初,以英美青年诗人为代表创作的诗歌,这批年轻人活跃于伦敦,反对维多利亚时期的浪漫主义诗风,推崇诗歌创作时运用鲜明的画面感-即意象来抒发情感。而美国著名诗人庞德就是意象派诗歌的推崇者。他的意象派诗歌主张以鲜明的意象和简明的语言来创作,而庞德的《在地铁车站》就是其代表作。  相似文献   

9.
王红玲 《科教文汇》2009,(13):224-224,230
本文从诗歌格律和意象描述两个角度分析华兹华斯的《致杜鹃》,体现诗歌的韵律和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10.
蒋雷 《科教文汇》2009,(10):262-262
现代艺术观念的发展,使得雕塑艺术的边界无限地扩展,许多多元化的雕塑充斥着这个领域,然而对雕塑的塑造能力的培养依然是不能缺少的。强调通过塑造手法实现的现实主义题材的传统雕塑艺术依然是雕塑艺术的创作主流。  相似文献   

11.
沈海军 《百科知识》2009,(20):24-26
碳富勒烯指的是一类由碳原子组成的笼状分子,它是继金刚石和石墨之后人类发现的碳元素的第三种形态。碳富勒烯最早是由英国化学家克罗托博士于1985年发现的,为此,他获得了198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12.
苏荣滨 《科教文汇》2009,(7):240-240
纵观苏轼留传后世的三百四十多首词中,其豪放词不足他全部词作的十分之一,而更多的却是明丽妩媚,淡雅清秀的婉约词。苏轼既吸取了晚唐以来婉约词委婉抒情的写作技巧,更打破了传统婉约词香软靡艳传统的束缚,风格清新隽秀,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总的来说,苏轼婉约词有三个特点:真挚细腻、含蓄曲折、质朴清新。  相似文献   

13.
《世说新语》作为一部记录魏晋士人言行的书,展现了魏晋时期士人的独特风貌。书中对于历史人物的描写突破了传统的审美观,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他们注重个人形体的美,注重个人的精神内涵。而魏晋动荡变化的时代决定了这样的一种"人的觉醒"。  相似文献   

14.
邹彬 《科教文汇》2009,(18):231-231
《世说新语》作为一部记录魏晋士人言行的书,展现了魏晋时期士人的独特风貌。书中对于历史人物的描写突破了传统的审美观,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他们注重个人形体的美,注重个人的精神内涵。而魏晋动荡变化的时代决定了这样的一种“人的觉醒”。  相似文献   

15.
谈到日本当代历史小说家的创作,司马辽太郎及其作品是值得引起我们关注的。司马辽太郎的原名为福田定一。1923年出生于大阪浪速区,l996年病逝。18岁进入大阪外国语学校蒙古语科就读,21岁参战。战后转入新闻界在新日本新闻社及产经新闻社当记者,后成为职业小说家。虽然司马辽太郎在33岁才开始创作生涯,但他在其后的30余年,留下了近3000万字的作品。不但数量惊人,  相似文献   

16.
《诗经》中的意象,绝大多数都是零散的,不能成为独立审美对象。这些意象对后世的影响也必然不成片断。只有情胚与景媒交融契合,才能产生诗的意境。《秦风·蒹葭》艺术技巧成熟、圆融,是《国风》乃至《诗经》中唯一具有完整、统一意象群的作品,可以上升到意境和风格的高度。它是中国第一篇成熟的抒情作品。它的艺术手法连同诗中那些意象及由此形成的幽远意境已经成为古典美的代名词,至今,并将长久地拥有蓬勃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乔永豪 《今日科苑》2008,(12):199-200
每当我们面对《兰亭集序》"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摹本,文字间的点撇勾捺,霎那间复活了。这些勾勾画画的线条艺术所呈现出的生命姿态和精神张扬,无一不昭示着作者胸怀旷达、喜好山水、睿智聪慧的大家才气。文字间涌动着的哲理美与书艺美,熠熠生辉。穿越时空隧道,飞至一千六百五十四年前江浙的一处山水美景处,此地为会稽  相似文献   

18.
马倩 《科教文汇》2008,(23):227-227
《诗经》中的意象,绝大多数都是零散的,不能成为独立审美对象。这些意象对后世的影响也必然不成片断。只有情胚与景媒交融契合,才能产生诗的意境。《泰风·蒹葭》艺术技巧成熟、圆融,是《国风》乃至《诗经》中唯一具有完整、统一意象群的作品,可以上升到意境和风格的高度。它是中国第一篇成熟的抒情作品。它的艺术手法连同诗中那些意象及由此形成的幽远意境已经成为古典美的代名词,至今,并将长久地拥有蓬勃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蒲真真  杨曼 《科教文汇》2014,(31):121-122
本文通过透视波德莱尔自身的忧郁以及他所生活的巴黎这座城市的忧郁,折射出波德莱尔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其前卫的美学理念;而他关于“现代性”的界定对文学和艺术更是一种创新与再塑。  相似文献   

20.
柏颖 《科教文汇》2008,(36):266-266
法国剧作家雅丝米娜·雷扎创作的《艺术》自从搬上舞台就引起热烈反响,人们对它的喜爱超越了国界,这种现象很耐人寻味。本吝试图从三个角度展开对《艺术》的解读,以此探寻它独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