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鹏 《世界文化》2011,(1):58-61
造型艺术按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具象或抽象、写实与写意。中国工艺精神的核心就是写意、追求的精神与情调、境界的抒发,而不是具体的描摹、再现。这不仅体现在绘画上,也体现在书法,雕塑、戏剧等其他艺术门类中。陶瓷美术也是如此,而是陶瓷艺术的百花园里,钧瓷最符合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精神,而刘福安先生的作品正是极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以德国为中心的表现主义艺术,以北欧和斯拉夫精神的悲剧方式,构成了流派的特色。表现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奔放不羁而又优美抒情。艺术家们以自然率直而又原始天真的想象作画,形成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梦境般的视觉效果。上世纪80年代末,许江留学德国,在那期间,他进行了大量的跨媒体实验,体验了观念艺术的多种形态。显而易见,许江的艺术创作受到最现主义风格的深刻影响。然而,穿过许江作品视觉形式的表层,进入他艺术的理智世界,我们便能深切地感受到艺术家恢弘而深厚的民族精神的品格。  相似文献   

3.
真正优秀的中国画艺术,不仅依赖于自然形状的正确描写或单纯强调造型的写实,而应追求空间与水墨张力的自由。因此,若一味地沉湎于古人的程式或一味地用毛笔对客观物象进行写实性摹写,则是对于中国画的误解。  相似文献   

4.
徽州雕刻     
裴汉杰 《寻根》2014,(2):102-104
雕刻艺术寓实用性、象征性、装饰性于一体,是皖南徽州艺术中历史最久、数量最多、内涵最丰富的品类之一。雕刻是三度空间艺术,雕刻艺术与构成它的材料合为一体,只要材料存在,雕刻艺术就存在。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精神现象,中国古代艺术精神即华夏艺术精神是一个多元的动态系统。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它在艺术创作领域的体现过程中呈现出的主体本身的两重性,值得我们作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一书是最早从现代性与现代艺术的角度阐释中国美学思想的著作。徐复观所阐发的中国艺术精神是对现代性批判性思考的结果,是对现代社会里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价值合法性的论证。他认为中国艺术精神具有代替宗教的精神安顿作用。  相似文献   

7.
绘画创作如果没有经过艺术家自我感化的过程,停留于对生活表象的模仿与复制,是无法打动观众的。绘画艺术的本质是对人类或个体情感的揭示,这种情感与精神对应的是艺术家的情感投入和精神诉求。  相似文献   

8.
四川羌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了世代相传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本文透过对羌族女性舞蹈的体态、风格、身韵等方面多视角多侧面的研究,从历史渊源与形成要素出发,探究四川羌族女性舞蹈内在的、本质的审美特征。本文以期更好的挖掘羌族女性舞蹈的表现观念与艺术精神,对古老民族舞蹈的核心动律有更好的认识与传承。  相似文献   

9.
楠子 《世界文化》2010,(2):32-32
英国著名美术史家贡布里希在其《艺术的故事》中说过,十九世纪以来,“艺术”一词在人们心目中具有了不同的含义。因为,十九世纪是一个革命的世纪,历史、社会和艺术各个领域变化无穷,各种观念对立共处,人们的选择范围无边无际。于是艺术家的趣味与公众的趣味拉开了距离,  相似文献   

10.
3月2日上午,由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南美洲绘画雕塑艺术精品展”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南美洲8位当代艺术家的雕塑和绘画作品73件。南美洲艺术在发展过程中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杰出艺术家,这些艺术家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留下了多个惊艳之作。他们将浓郁的南美本土风情和文化融人作品中,或用简洁明了的线条,或用色彩浓烈的色块,或用造型夸张的钢铁、或用质朴自然的石头等不同的视觉艺术表现手法倾情展现来自南美海岸的艺术精品和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1.
普慧 《华夏文化》2006,(3):21-2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或民族共同体的灵魂,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团结一致和谐共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愤向上、自强不息的内动力和原创力的源泉。 民族精神在历时性的特质上,往往与宗教信仰粘连在一起,构成了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指导着该民族的生活、思维方式,支撑着该民族不断进取,引导着该民族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油画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引进、吸收、融合、变革后,至今已摒除了技术性的障碍,渐渐趋向于成熟与理性。画家们不再盲目地追从于西方的艺术观念和不断变换出新的样式,而是在现实生活的体验中赋予本土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内涵,使从西方传进来的油画成为中国美术中最具表现力的一种艺术形式。郭玉川,一位精神家园的守候者,秉承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东方思维观照方式,运用西方现代绘画的构成等手法,在具象写实性绘画中,以冷静的表现主义笔触,创造出独特的巴山意象,成为中国新乡土油画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3.
乐舞之原     
彭华 《寻根》2003,(3):4-10
人除了物质需要外,还有精神需要,而精神文化中的音乐和舞蹈,又是不可或缺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作为人类文化构成因素之一的音乐和舞蹈,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大创新和发明,并成为人类有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原始社会的音乐和舞蹈,同其他原始艺术一样,也起源于原始人的生产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也就是说,是劳动先于艺术,而不是艺术先于劳动。音乐和现代音乐一样,原始社会的音乐也分为声乐和器乐。比较而言,声乐的起源早于器乐。人类最初的乐器,无疑是嗓音,只是发展到后来,二者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声乐最初出现时,主要目的是为了统一号子、统一…  相似文献   

14.
新潮涌动:世界数字艺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20世纪的艺术无论在观念或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基本实现了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在画布上提出的时空观念。新的艺术形式变革经历了从平面走向立体,从空间走向环境,从单向走向交互的过程。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中国文人精神"如同传统的欧洲宗教精神,是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国传统花鸟画是传统中国文人"主体精神"的艺术表现,与世界上其他画种相比,发生最早、成熟最晚、突破最难.本文应用美术原理和方法,通过艺术的分析与取舍,探讨其元素及艺术特点,综合剖析其艺术本质,折射艺术思维的"中国文人精神".  相似文献   

16.
迭戈·里维拉是墨西哥著名画家和20世纪最负盛名壁画家,被誉为“墨西哥壁画之父”。少年时代他受古典主义美术教育。年轻时留学欧洲成为坚定的立体主义,尔后回到祖国加入轰轰烈烈的壁画运动。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他的艺术也充满传统与现代的张力,凸显拉美艺术与历史的独特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艺术品成为智慧游戏的今天,还是观念艺术风行的上世纪80年代,美国艺术家乔纳森·博罗夫斯基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和19世纪美国诗人惠特曼一样,他在众声喧哗的时代,发出个人的声音,却带有强烈的共同气息——对人类的存在持肯定和期盼的乐观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8.
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是建立在对民俗艺术传播意义的追问上,而不是对原由或技术决定主义的探寻。所以,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及其意义探寻,企望的是寻求艺术与科技的平衡结构,或者说是寻求传播中所体现的艺术生态平衡。基于传播生态的这种整体性的研究思路,我们主要从传播主体、目的、方式、内容等四个方面来对民俗艺术传播当下意义的生态建构进行尝试性的探索:传播主体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提升;传播目的上关注科技革新与民俗艺术精神的契合;传播方式上保持民俗艺术传播的"耐度"和"适应度";传播内容上挖掘和拓展民俗艺术的传播空间。  相似文献   

19.
《寻根》2016,(5)
正民间刺绣是一种观念艺术,豫西民间刺绣中所表现出的吉祥观念,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民间民俗文化中具有普遍意义。它所折射出的时代背景、社会心态、民族心理和丰富的想象力,深深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节日习俗中。吉祥观念是中国先民在长期社会实践和求生存的共同心理需求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易·系辞下》中的"吉事有祥"一词,恐怕就是"吉祥"一词的来源和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20.
《中外文化交流》2008,(3):28-29
蔡国强的艺术真正被国际肯定始于1991年初,而他的艺术表现并非传统的笔墨,取而代之的是远古中国发明的火药,作为其艺术创作的媒介。蔡国强在其作品中极力表达的是东方的哲学与精神及宇宙、大自然的力量。他对艺术的探索,始于1985年未往日本之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