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几年前读小克莱&;#183;布莱尔的《麦克阿瑟》时,有一个情节深深打动了我。1889年,19岁的麦克阿瑟进入他梦寐以求的西点军校,但进校不久就在训练中遭高年级生残忍作弄以至发生痉挛和昏厥。事后在接受法院对西点军校这种不光彩做法的调查时,他道出了详情。但当法院要他讲出恶作剧的学生时,他犹豫了。  相似文献   

2.
成功的诀窍     
承担责任在社会中,有些人总是在指责别人,从埋怨父母到指责政府,认为是别人妨碍了他的成功;而善于自我激励的人,却不让自己陷入这种失败者的心理。他们的信条是:“事情成了这样,责任在我自己。”他们知道,说某人或者某事阻止了自己的成功时,实际上是在说,“别人比我更能控制我的人生。”莱斯·布朗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弃了,他还是个孩子时就被贴上了“智力低下”的标签。他有千万个放弃希望的理由。但是,一位高中教师对他说:“其他人对你的印象没有必要成为你判断自己的标准。”布朗明白他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便努力学习,后来…  相似文献   

3.
在斯卡拉剧院指挥施特劳斯的《玫瑰骑士》时,地震震得剧场的大吊灯咯咯作响,而他却是那样全神贯注,对此毫无觉察。在斯图加特演出时,他又是那样地怯场,无法自控,以至呕吐到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乐谱上。在慕尼黑指挥贝尔格的《沃伊采克》时,他是那样地追求演奏的完美,竞坚持排练了34次之多。他是那样地愤世嫉俗,甚至使演员们都惧怕他。有一次,他对一位女高音歌手说:“我很高兴,你要是不再唱下去,我才高兴呢。”羞得对方满脸通红。由此可见,卡洛斯·克莱伯是一位非同寻常的艺术大师。克莱仙脾气古怪、要求苛刻、坚毅而又自信,  相似文献   

4.
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的副标题为:“忠实地介绍一位纯洁的女人”,这一概念使小说问世之初遭到了不少非议。故事编排了苔丝的种种悲惨的磨难:被亚列克诱奸后,她失去了孩子;同安杰尔结婚后,丈夫在听到她的自白之后,一怒之下遗弃了她;最后,出于绝望,她被迫用匕首刺杀了亚列克。如哈代所述,苔丝身上有一种主要的特质。虽然哈代这部小说的撼动人心的结尾,仅仅是一种艺术创造,但这个可怜的女人所受的苦难,取自他的祖母,玛丽·哈代的生平。她生于伯克郡的福莱,在她24岁时迁居雷丁,于1796年在那里生下  相似文献   

5.
苔丝悲剧的现代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从《苔丝》看哈代的悲剧思想 哈代对西方明的大胆批判和对生活的坦诚表现使得他的小说弥漫着浓郁的悲剧气氛。由于他从自己对生活和人的认识与思考出发,歌颂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赞扬人们同命运抗争的精神,哈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悲剧思想。他的这一悲剧思想与悲观主义截然不同,而且不同于古希腊人的悲剧命运观。[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现任贵阳市政协主席陈石,虽其专业为工程硕士,但在中国书画界,他却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书法家和画家。陈石自幼酷爱书画,他临帖摹碑,秉承师志,力求精益求精。回顾自己书画艺术历程时,陈石说:“很小时,我就喜爱书画,凡有时间便以连环画为样本临摹,以致‘文革’期间这些习作被作为批斗我父母教育无方的黑材料。”然而,无论压力多大,陈石仍未放弃自己对书画艺术的爱好。  相似文献   

7.
1936年12月22日,奥斯特洛夫斯基与世长辞了。在他临终的前一天,他对妻子说:“……无论你在哪里工作,无论你做什么,也不要放弃学习。不学习便不能进步。”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这一段话,是对他妻子的劝勉,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相似文献   

8.
正无论你是小说迷还是诗歌迷,或是其他文学读物的爱好者,如果有机会到英国的这些特色书店里待上半天,领略一下藏书家们的独家珍藏,绝对不虚此行。B先生阅读商场(巴斯市)这家书店最吸引人之处莫过于店主B先生自己了。2006年放弃了衍生品交易员职位的B先生或博顿利先生全身心投入了书店生意。他定期到自己的书店巡视,他的工作激情似乎有传染性,因为他的店员个个勤快而充满活力,常把自己手写的书籍介绍贴在满满的书架上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9.
车祸过后,你从昏迷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病床姓名栏上写着"身份不明",你告诉医生你的姓名、职业、家庭、经历,但没有任何证件能证明你是谁,你去找你的亲人朋友,他们完全不认识你,更糟糕的是,你的身份被另一个人取代了,他拥有和你一样的姓名、职业、家庭、经历,所有人都认同他,把你当成精神病人。你非常确定自己是谁,但一切能确认你存在的事物都消失了,你被这个世界拒绝了,这时你怎么办.是坚信自己的记忆,还是承认自己是妄想症……  相似文献   

10.
正杨友泉,一个诚恳实在的作家,他对你说创作时,回忆自己写作时的细致思考与长途跋涉,会诚实地告诉你他的秘密;当你们谈到社会,谈到写作的环境时,他沉吟片刻,又一条条列出有序的论点,再铺排出理据,——句句又完美分寸地切合你的心,引来你会心的笑。  相似文献   

11.
他是一位孤独而又窘迫的画家.他一直梦想着能够在拥挤的美国画坛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失败却一直如影随形地陪伴着他.他费尽心血创作的画,连参加最低等的乡村画展都难以入选.曾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他连购买颜料和画布的钱都拿不出来,只好给一些商店绘制广告招牌,获取微薄的报酬以维持基本的生计.但不论处境如何艰难,他始终没有放弃心中的理想,他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画家.  相似文献   

12.
古罗马帝国皇帝奥古斯都沉疴不起时,还念念不忘自己脸上的尊容。他在最后一次会见自己的朋友之前,事先要了一面镜子,命令仆人帮他打扮,让长长的头发遮掩住深陷的双颊。他不愿意放弃最后公开露面的时机,要把自己打扮得更年轻和潇洒一点,以求吻合于在他一生之中艺术家们为他所雕塑的全部完美雕像。从古代文史中发现,这位七十七岁的风云人物,他的左眼几乎瞎了,嘴上早缺了门牙。但是,从流传下来的二百五十尊奥古斯都汉白玉半身雕塑像和浮雕里,找不出一尊表现他年老昏聩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去年初冬,一个以《河水必将携你而去》为名的小说首发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研究所举办,其作者是来自秘鲁的胡安·莫里约。 23年前,莫里约离开他在秘鲁的大学教师职位,同时放弃了在秘鲁逐渐鹊起的作家声望,携家人不远千里来到中国。从那时起,中国便多了一位西班牙语专家。他勤恳工作,先后在中国数所大学任教;现今,莫里约供职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看上去,《河水必将携你而去》的情节内容与中国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但其整体构思和杀青成书却是在北京完成的。 《河水必将携你而去》描写的是位于安第斯山的乌乔斯村的故事。穷人的…  相似文献   

14.
给妈妈的信     
我决意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时,还不到17岁。妈妈竭力劝说我放弃这个理想,但最终还是在同意我参军的文件上签了字。新兵训练结束后,我被送到了地球的另一端——菲律宾的苏比克湾海军基地。在加入海军陆战队前,我还从未去过离新泽西的家80公里以外的地方。到菲律宾快两年了,我已经把这儿当成了家。一天,我被叫到博伊德中校的办公室。中校看起来很和善,但我敢肯定他叫我来不是为了打发时间。中校正在看文件,我站在他的办公桌前,忐忑不安地等着。忽然,他抬头问道:“列兵,为什么半年多都没有给你母亲写一封信?”我感到腿有些发软,暗…  相似文献   

15.
我的麦克叔叔总是喜欢让聪明才智代代相传。例如,在持久的爱情这个问题上,他和我婶婶堪称忠贞不渝的模范。他们彼此相爱,共度美好的时光,40年如一日。当有人问及其中的奥秘时,他非常乐于如实奉告,说他完全以父亲为典范而取得成功:“我父亲总是在早晨起床时照着镜子对自己说:‘你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以为这就足以成为一件令人怀念的礼物。也许,我只是讨厌那些相互挑剔别人的缺点,爱吹毛求疵的人。也许,我认识太多总想捉摸他们的对象是否辜负了自己期望的人。但我想麦克叔叔是自有他的道理的。  相似文献   

16.
正一位放弃了优渥工资的股票经纪人,选择在巴黎的旧街区穷困潦倒地作画,最后他甚至跑到了南太平洋的小岛过起了"原始生活"。这一切的选择似乎都源于他对都市生活的厌倦和对自己艺术创作的信仰,所以他追寻着心中的皎洁月光来到他梦想中的纯净之土。这是英国小说家毛姆的名作《月亮与六便士》(1919)中的情节。其实这部小说是以后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高更为原型而  相似文献   

17.
美国著名作家约瑟夫·海勒于1999年12月12日因病逝世 ,享年76岁。海勒一生笔耕不辍。1994年完成《结束时分》以后 ,有人问他是否准备搁笔 ,他回答道 :生命不息 ,写作不止。他果真在1998年推出了一长篇回忆录《悠悠岁月》 ,真实地描述了自己一生从事文学创作的辛酸历程。约瑟夫·海勒可谓多产作家 ,被誉为“黑色幽默”的巨星。主要作品有《第二十二条军规》(1961)、《并非笑话》(1986)、《悠悠岁月》(1998)以及两个剧本《我们轰炸纽黑文》(1967)和《克莱文杰的审判》(1974) ,并以第一部小说…  相似文献   

18.
记得我与他认识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傍晚.秋天到来,似有一股凉意,可我还在这有些昏暗的灯光下苦读.我朗读的声音很大,盖过了风吹树木的声音.当我停止时才发现身后站着一个身影,我被吓了一大跳.当我认真看时,是一个男孩,一个看起来很不错的男孩,他的眼睛在昏暗的光下很亮.他说话了,他说:"你读书的声音很好听,枯燥的课文从你嘴里读出来,添了许多生气."我受宠若惊,那晚我知道了他的名字.但他给我的感觉是忧郁的,显得有些伤感,这让我很迷惑.从此以后,我们成了朋友,也总是在那条大道旁看书.  相似文献   

19.
<正>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属于未来的人,我们感谢他经历此生来讲述未来。他拥有孩子般的慷慨和宇宙般的才华。他的作品是他敏锐洞察力的权威见证,也表明他永远不会背弃自己的出身、放弃他的拉美灵感和对真相的矢志不渝的追求。——菲德尔·卡斯特罗  相似文献   

20.
托马斯&;#183;斯坦内尔是挪威著名音乐家。在梅地亚楼大宴会厅第一次见到他时,他的穿着极为随意,具有北欧人特有的严谨和克制,无法将他与著名国际音乐人的概念相连。但当他坐到白色的三脚钢琴前,音乐的旋律从其指间汩汩流出时,你才能发现他的真情真性。时间,仿佛在这刻凝固,只有动人的旋律和深情的歌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