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1 毫秒
1.
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大多是在溶液中通过离子之间的相互交换而实现的.因此,巧用离子性质在分析以下五类问题时,往往比运用物质性质来得便捷.一、溶液导电性变化分析例1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到Ba(OH)2的溶液中,溶液导电性明显减弱的是().A.盐酸B.Na2CO3溶液C.Na2SO4溶液D.H2SO4解析溶液导电性的强弱,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多少.盐酸加入到Ba(OH)2溶液中,盐酸中的H+与Ba(OH)2溶液中的OH-相互结合生成H2O,溶液中的OH-减少了,但新增加了Cl-;Na2CO3溶液、Na2SO4溶液加入到Ba(OH)2溶液中,Na2CO3溶液中的CO32-及Na2SO4…  相似文献   

2.
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 ,大多是在溶液中通过离子之间的交换而实现的 .因此 ,运用离子的性质分析以下五类问题 ,往往比运用物质性质更便捷 .一、溶液导电性变化分析例 1 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到Ba(OH) 2 溶液中 ,溶液导电性明显减弱的是 (   ) .(A)盐酸    (B)Na2 CO3(C)Na2 SO4 (D)H2 SO4分析 溶液导电性的强弱 ,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多少 .盐酸加入到Ba(OH) 2 溶液中 ,盐酸中的H+ 与Ba(OH ) 2 溶液中的OH- 结合成H2 O ,溶液中的OH- 减少了 ,但新增了Cl- ;Na2 CO3、Na2 SO4 加…  相似文献   

3.
一、物质的分类例1按不同的分类方法,下列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将其中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1)NaCl、KCl、NaClO、BaCl2(2)HClO3、KClO3、Cl2、NaClO3(3)H3PO4、H4SiO4、HCl、H2SO4  相似文献   

4.
一、根据物质物理性质的鉴别1.观察法:根据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颜色的差异来鉴别.如 Fe(OH)3、BaSO4、胆矾三种固体物质,可分别根据三种物质颜色差异而鉴别;根据某些物质的挥发性,通过观察法来鉴别.如浓盐酸和浓 H2SO4.浓盐酸挥发而形成酸雾,而浓 H2SO4不挥发.2.水溶法:根据物质的溶解性,溶解于水后产生现象的差异,进行鉴别的方法.如 NaCl、BaSO4、CuSO4三种白色粉末可用溶解于水的方法鉴别.  相似文献   

5.
例1(2014·龙岩)"接龙"是化学扑克(和普通扑克相似,牌面标注物质的化学式)的一种游戏,其规则是:当上家出牌时,下家跟出的牌所标注的物质必须能与上家的反应.某局游戏中,甲到戊五人各有一张不同的牌,牌面标注"CuSO4"、"H2SO4"、"NaOH"、"Fe"、"Fe2O3".若甲的牌为"Fe2O3",且按甲→乙→丙→丁→戊依次出牌时能满足"接龙"规则,则丁的牌是(D).A.NaOH B.Fe C.H2SO4 D.CuSO4解析本题主要借助于"扑克接龙游戏"来考查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若甲为  相似文献   

6.
授课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与强碱弱酸盐溶液pH相关的计算问题,如果教师经验不够丰富的话,要想很顺利地解决这类问题,实属不易。笔者通过琢磨,得出解决此问题的几个注意点——只要会近似处理几个数据,即可解决此类问题。例题.已知H2SO3属于二元弱酸,其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K1=1×10-2,K2=5×10-8。求解0.05 mol/L Na2SP3溶液的pH(在25℃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7.
Na2O2是一类重要的过氧化物,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现将与Na2O2有关的考点总结如下.一、以Na2O2为载体考查氧化-还原知识Na2O2中氧为-1价,既可以升高为0价(表现还原性),又可以降低为-2价(表现氧化性).故以Na2O2为载体考查氧化-还原知识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内容.例1在下列反应中,Na2O2只表现出强氧化性的是()(A)2Na2O2+2CO2=2Na2O3+O2  相似文献   

8.
草酸学名乙二酸,分子式为C2H2O4,其结构简式为HOOC—COOH,在第三册化学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加选修)第六单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中的第二节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中介绍了其化学性质:乙二酸呈强酸性,酸性比乙酸强,能使Na2CO3分解;乙二酸受热分解有CO2生成;乙二酸能使KMnO4溶液褪  相似文献   

9.
基于品红和碱性条件下的酚酞具有相似的结构,对Na2SO3溶液与酚酞类(如百里酚酞)溶液反应进行实验验证和理论探究,对它们之间的反应过程以及酚酞在碱性条件下褪色的原因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10.
通常认为铜离子呈蓝色,铜盐溶液也呈蓝色,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不正确的。不同的铜盐溶液,在不同的浓度时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下面就铜盐溶液的颜色作简单介绍。一、硫酸铜溶液颜色通常,铜离子在水溶液中实际是以水合离子[Cu(H2O)4]2+的形式存在,水合铜离子呈蓝色,所以我们常见的铜盐溶液大多呈蓝色。如,在胆矾CuSO4·5H2O中,Cu2+的配位数为4,因此,CuSO4·5H2O的化学式也可以写成[Cu(H2O)4]SO4·H2O。胆矾呈蓝色是因为[Cu(H2O)4]2+呈蓝色。CuSO4·5H2O溶于水后,  相似文献   

11.
<正>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全国初赛中经常出现与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有关的问题,多数学生无法准确并快速地写出正确的方程式。本文旨在总结归纳解决这类试题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一、必备知识1.常见物质的俗名及矿物的化学成分(1)常见物质的俗名。皓矾:ZnSO4·7H2O;绿矾、皂矾、青矾:FeSO4·7H2O;芒硝:Na2SO4·10H2O;生石膏:CaSO4·2H2O;熟石膏:2CaSO4·H2O;白垩:CaCO3;  相似文献   

12.
<正>一、“Na2CO3和NaHCO3的性质”探究式教学设计与实施1.教材分析“Na2CO3和NaHCO3的性质”位于人教版(2019年版)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内容图片较多,实验较多。通过对Na2CO3、NaHCO3这两种常见物质性质的探究,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从物质类别角度学习和预测物质化学性质及其变化的思维方法,加深对离子反应本质的理解,也为接下来铁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奠定方法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易错题型一考查析出沉淀的先后顺序例1已知Ksp(Ag Cl)=1.77×10-10,Ksp(AgBr)=7.43×10-13,Ksp(Ag2CrO4)=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2-4浓度均为0.010 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相似文献   

14.
在化学学科中存在一个奇妙而有趣的现象——"一题多答"."一题多答"不同于"一题多解";"一题多解"是指一道习题有不同的解题途径,但题目答案只有一个;而"一题多答"是指一道习题解题途径不同,答案最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一、元素化合物的"一题多答"例1已知A、B、C、D四种物质和Na2SO4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结构】【重难点精析】1.常见化学肥料及用途(1)氮肥:如NH4NO3、CO(NH22、NH4HNO3、NH3·H2O等,氮肥能促使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2)磷肥:如Ca3(PO42、Ca(H2PO42等,磷肥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旱抗寒能力,还能促进作物提早成熟.(3)钾肥:如K2SO4、KCl等,钾肥能促使作  相似文献   

16.
陈闽 《高中数理化》2013,(23):51-52
1 铝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 2 知识重点及考点分析 铝是金属元素中比较特殊的一种,铝及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Al2O3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Al(OH)3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除此之外,Al(OH)3溶液还是胶体(净化原理).正是由于铝及其化合物的这种特殊性质,所以高考对铝的考查几乎都涉及这3种物质,并且出题以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判断,物质的鉴别,还有溶解平衡等多种方式.  相似文献   

17.
钠(Na)和过氧化钠(Na2O2)是高中化学"碱金属"中研究的重要物质,对于它们的探究已成为近几年中考化学中的热点,也是连接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一道桥梁.下面就近年来化学中考中出现的相关探究题作个解析,希望对掌握它们的性质以及中考化学的命题与解答要点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酸碱的中和反应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命题的常青树.现将有关中和反应知识要点和考点分析梳理如下,供参考.【知识梳理】1.特点: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需要注意的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uO+H2SO4=CuSO4+H2O;CO2+2NaOH=Na2CO3+H2O等就不属于中和反应.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圆锥曲线与中点弦有关的一个性质.性质1如图1,已知点P是椭圆(x2)/(a2)+(y2)/(b2)=1(a>b>0)的弦MN的中点,与MN平行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AP与椭圆交于点C,BP与椭圆交于点D,则CD∥AB.证明:设A(x1,y1),B(x2,y2),C(x3,y3),D(x4,  相似文献   

20.
例1 已知 Si+2NaOH+H2O=Na2SiO3+2H2↑2Al+2NaOH+2H2O=2NaAlO2+3H2↑,硅不与盐酸反应.将含铁铝硅的合金样品分为等质量的两份,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烧碱溶液充分反应,测得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则该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