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琦琦姐姐: 你好! 最近我可真是郁闷死了!好不容易盼到放暑假,原以为可以过上轻松、自由、美妙的假期生活了,至少早上不会再被刺耳的闹钟铃声吵醒,看不到老师手上那一摞摞的考试卷子……放假了,我可以睡懒觉了,可以看电视了,可以玩游戏了……凡是上学期间不能干的事,我现在都可以干了!  相似文献   

2.
中日战争已经过去61周年了,为了纪念这段历史,著下此文。本文论述了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人包括那些具有军国主义思想、野心的天皇、军人等人的战争体验。但真正的战争体验是亚洲及整个地球上牺牲者的体验,战争对他们无异于牺牲、痛苦、灾难,这对日本平民来说亦如此。做为中国的青年学生,我们既不能忘记这段惨痛的历史,还要不断的反省,以史为鉴,从中汲取教训,来维护全世界的和平。  相似文献   

3.
孙子兵法:会通战场与商场的战争力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子兵法》是最为接近"天人一理"理论体系标准的力学经典,孙子会通"天道(自然规律)"、"人道(社会规律)",描述了"形"、"势"和"虚实"这三个力学范畴,以在这三个范畴中产生的若干原理与推理来阐释战争现象,归纳战争行为;其主要内容可以用"一个前提(凝聚力),三个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来予以概括。商战与战争都处于"角力场",同样处处彰显着"角力"的特质,可以通过其"凝聚力"如何会通于经营学及现代管理,"三要素"如何会通经营决策、企业攻防、危机管理的示范性概述,说明孙子兵法能会通战场与商场,亦可成为中外企业家经营学宝典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大冈升平在二战期间亲身经历了战争。战后,他根据自身的战争体验,创作了一系列的战争文学作品。他主要从微观的视角、受害者的视角和庶民的视角描写战争,揭示战争对人性的摧残与扭曲,而没有从历史的、社会的角度追究日本侵略战争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位作家妈妈为女儿写的一篇文章,虽然讲述的只是一些平凡的生活小事,但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真情切意,母女情长,却深深地打动着我们。  相似文献   

6.
班级与班级间的“战争” 情景一:由于下雨的关系,我们把晨间体育锻炼的地点改在了室内的走廊里,与小(2)班相邻。我们正在走廊里玩拍皮球的游戏,小(2)班中几个胆子较大、比较调皮的孩子跑到了我们这边,拿起我们的小皮球玩了起来。黄俊毅看到了,小嘴巴翘了起来,朝小(2)班孩子的方向走去,大声说:“嗨!你们做什么呀?  相似文献   

7.
老子哲学当中充满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其核心思想体现在“道”。老子以道为本的思想是其军事哲学的逻辑起点,认为战争与自然无为、天道尚慈法则相违背,兵是不祥之器,不论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都要付出惨重代价,因此统治者不能以兵强于天下。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动荡,军事战争难以避免,老子提出“守柔用弱”的军事战略思想,其中蕴含的柔弱胜刚强、不武、不怒、不与、不争都是老子军事思想不同层面的阐发和运用。落实到战术层面,老子提出“以奇用兵”这一颇具影响的战术思想,强调后发制人、知雄守雌、避实击虚原则。虽然老子并没有对军事辩证法做深入且具体的阐释,但其总结的独特的用兵之道,对后世政治哲学和兵学理论的发展均具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杜鹏程的《战争日记》是解放战争期间西北战场的全景式展映,内容涉及当时社会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各个层面,是军史、党史、群众革命史的重要见证;他个人由随军记者逐渐成长为一名革命作家的历程也详尽地体现在日记中。日记里的生活使杜鹏程最早萌发了创作《保卫延安》的念头,并为《保卫延安》的创作提供了素材支持。  相似文献   

9.
庞丽萍 《教师博览》2009,(12):36-37
第一次见我的学生.着实不怎么喜欢他们。那时,我刚从北方调来,而他们刚刚结束了军训.只见他们个个黑黑粗粗.很有点“生猛海鲜”的味道.心里不免多了一份警惕和不安:这些“生猛海鲜”不知会给我搞些什么花招呢。然而和他们同甘共苦了一年多后,如今再看他们,竞觉得个个都漂亮潇洒很有特点。我真信了一句名言:“人不是因为漂亮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漂亮.”  相似文献   

10.
长篇日本小说《小小的家》是2010年第143届日本文学直木奖的获奖作品。小说以女佣多喜的回忆录的形式讲述了小小的洋房里多喜从1930年起的13年间和主人平井一家茶米油盐的日常生活。作者通过对中产阶级家庭平井家战前到战后的日常生活的描写,用不动声色的叙述手法揭示了战争对日本普通平民家庭的深刻乃至毁灭性的影响。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再现战争背景下的平民生活,引发出现代日本人对战争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正>自有人类起,人类之间的战争就没有停止。战争离不开武器,从远古时代的石器,到古代的冷兵器,到现在的热兵器,战争中的武器不断升级。那么,未来战争中的武器又将会是什么样的呢?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呢?  相似文献   

12.
也许你对"边界战争"有一定的了解:两个国家在边界发生了争执,最后发展成为战争。难道说在学校里也有这样的战争么?学校里有边界之说吗?别着急,这一切的疑问马上为大家揭开。  相似文献   

13.
书籍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而增多,有的书令人增长智慧,有的书令人轻松愉快,而有的书则令人感到沉重。这本《一个孩子的战争———家庭拯救纪实》,无疑就是一本令人感到沉重的书。书中,作者写下了自己的教子经历,这个经历充满了苦痛、泪水和反思。在这个家庭中,"60后"的父亲,"70后"的母亲和"90后"的儿子之间,发生了很多事情,控制、暴力、背叛、绝望、骄纵、任性、叛逆、交涉、谈判、妥协……这个"战争"场面不仅属于这一个家庭。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儿童的亲身经历和内心感受,把儿童的经历与经验作为本课程的基础追求,大力倡导“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实践中体验感悟”的教学策略。即在教学中努力使儿童置身于他们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因素之中,引导儿童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让他们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完成道德内化,最终建构自身的道德结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5.
走在漆黑的小道上,突然前方灯火辉煌,在明亮的灯光中站着一个人,背对着我,身穿迷彩服,头戴钢盔,腰间别着AK-47,还背着一个炸药包,那样子好酷呀,分明是一位铁血战士!我刚想上前请他  相似文献   

16.
一场战争的历程就像是一个人的成长,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正如在生活中学习生活;用合乎战争规律的战略战术赢得战争,正如用现实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去适应生活。人生也可以是一场战争。为了成长,我们必须不断地挑战过去的自己,去战胜生活中的困难甚至性格上的弱点,在阵痛中完成蜕变。为了出人头  相似文献   

17.
曾经,我们教师的办公室里总是静悄悄的,有的认真备课,有的批改作业,有的辅导学生的学业,有的轻轻地谈着话,一切是那样宁静而安详。  相似文献   

18.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巴金曾两次赴朝。在志愿军中,巴金并非只是被动地"看看材料,听听报告",而是不怕艰苦,不惧危险,积极主动地深入前线,体验战士的战斗生活。面对新的人民英雄,他怀着强烈的感情,歌颂他们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近年有的研究者否定巴金在军中体验生活的积极心态,且认为巴金在志愿军中所看到的生活都是被圈定的、修饰过的,巴金反映志愿军生活的创作没有自我,没有真情,这种看法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桂林版《文艺生活》月刊中的诗歌、散文显现出战时国统区知识分子复杂丰富的情感指向——焦灼、低沉、绝望以及相对的自省、感奋、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绝望与希望之间,战时国统区知识分子独特的战争人生心灵体验得以向世人呈现。  相似文献   

20.
林白借着《一个人的战争》这本小说,总结了她早期的生活及创作经验,全书是始自五六岁抚摩自己,初识身体的欲望,一路描写她的少年学习经历,初燃的创作野心,流浪四方的奇遇,一再挫折的恋爱,被迫堕胎的悲伤等情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