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文化》2014,(1):38-41
<正>一个美丽的女人和她美丽的精神生活。读着她,心中便会充满了一种欢乐。那是唯有她能给与你的。记住她,弗吉尼亚·伍尔芙。伍尔芙是个美丽的女人。她并且是一个作家。她并且不单单写小说,还写了很多批评的文字。像伍尔芙般在小说和评论中都取得辉煌成就的,古今中外,凤毛麟角。所以伍尔芙才堪称知识分子。那种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女性。她有她的思想。她才能穿越时空地流传下来,至今,影响着后世的许多人。  相似文献   

2.
王树振 《世界文化》2011,(10):18-20
1940年9月的一个早晨,英伦三岛一如既往的宁静与美丽,弗吉尼亚·伍尔芙在初升的朝阳中慵懒地伸了伸腰。放眼望去,远处连绵的耕地、草场与山峦交接,沐浴在淡紫色的雾霭中,突然一只枯黄色的飞蛾,扇动着翅膀,翩翩飞进伍尔芙的视野,飞至明净的窗前,几经挣扎,最终无助地死去……弗吉尼亚·伍尔芙,这位有着明净额头与知性气质,  相似文献   

3.
<正>加缪(1913~1960)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半个世纪了,然而,他的思想和创作对于我们今天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价值。在经历了后现代的解构大潮之后,人们失去了终极的价值和目标。意义的失落或消解既是我们当下生活的原因,又  相似文献   

4.
1940年9月的一个早晨,英伦三岛一如既往的宁静与美丽,弗吉尼亚·伍尔芙在初升的朝阳中慵懒地伸了伸腰,放眼望去,远处连绵的耕地、草场与山峦交接,沐浴在淡紫色的雾霭中,突然一只枯黄色的飞蛾,扇动着翅膀,翩翩飞进伍尔芙的视野,飞至明净的窗前,几经挣扎,最终无助地死去……弗吉尼亚·伍尔芙,  相似文献   

5.
王珀 《世界文化》2009,(11):27-28
我们的导游名叫马克西姆,这一整天他都紧张兮兮的。“你的包,你的包!”他的喊声响彻整个停车场。一位观光者把他的帆布背包掉在了地上。  相似文献   

6.
赵玫 《世界文化》2014,(2):42-45
<正>然后便是伍尔芙欣赏的普鲁斯特,也是她说得多的作家。她读他的《追忆逝水年华》。她便禁不住地总是要谈论他。足见《追忆逝水年华》对她的震撼。她欣赏他。那是因为她和他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他们都养尊处优,他们都高贵优雅,他们都脆弱敏感,并且他们都被某种疾病侵袭着。于是她对他便有了种深刻的亲和力,那是种生命的相通、气质的相近。所以伍尔芙在谈论普鲁斯特的时候,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就等于是在谈论她自己。普鲁斯特之于伍尔芙,就像是她手中的把钻石。她总是任意将它  相似文献   

7.
前一段时间我去了趟日本,一路匆匆忙忙地参观了几个地方,虽然没有太深刻的感受,可是日本那清新雅致的格调总是浮现在我的心头。 日本的环境很适宜居住,气温不是很寒冷,下雪的时候也没有感到刺骨的寒意,更多的是让人有清爽的秋天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刘君 《世界文化》2007,(3):14-15
“如果出于社会原因不再需要,你便得放弃一切同我的私人关系……你既不要寄希望于得到我的温情,也不要对我有什么谴责……如果我提出要求,你必须毫无怨言地立即离开我的卧室,或者书房。”  相似文献   

9.
孔子死亡观的构建理路与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孔子"未知生,焉知死"这句话隐含着"知死必先知生,知生方能知死"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指认出孔子死亡观的构建理路:死不可知,生死并重,以生观死,以生安死。文章认为孔子死亡观的精髓和价值在于对死亡的消解和超越,体现出死亡的审美价值。文章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孔子如何实现对死亡的消解和超越。  相似文献   

10.
槐山 《华夏文化》2009,(4):61-62
也许,不少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在人文诸学科之中,怕是没有比哲学更具另类面孔了:抽象,晦涩,玄奥,枯燥,诡谲,机巧……好像它无所不能,又好像百无一用;好像它什么都是,又好像异于万类。因此,就哲学本身而言,它不仅要常常面对来自外部的诘问,而且还得时常承受从内部宣告其“死亡”或“终结”的尴尬。也许,  相似文献   

11.
生活原本就是这样 黑夜过去了就是黎明即便没有太阳。天也会亮风雨过后有时还是风雨就像陷阱开始打烊火坑就忙着开张从一条河流到另一条河流从一片海洋到另一片海洋整体与局部的交响,是一种释放伤口的花朵一旦绽开依然会剧烈疼痛生活,原本就是这样  相似文献   

12.
到菜市场买菜,是当今社会每个家庭再普通不过的日常事务;绝大多数人享受卖菜人给自己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很少关注其真实生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画家周武发则用其画笔,向人们讲述卖菜人的酸甜苦辣。周武发的油画《菜市系列》,均是近两米的大幅作品。谈及为何对表现菜市主题情有独钟时,周武发说:“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画家,必须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各类人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3.
李剑 《寻根》2005,(3):22-25
科举制是世界上首创的纯粹的文官选拔制度。对于中国人来说,科举制从制度上打破了尊卑贵贱的界限,是社会上下层之间流动的惟一一条正常而狭窄的通道。五代人王定保说得好:“三百年来,科举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犯望之继世。孤寒失之,其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难怪世人趋之若鹜。宋代的真宗皇帝可谓熟谙世俗之心,传其曾作《劝学诗》,  相似文献   

14.
<正>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家,以意识流小说创作的精湛技巧而闻名。由于在生活和创作中总是徘徊在精神崩溃的边缘,沉溺在自我的意识世界之中,人们总是将伍尔夫归于她所定义的"精神主义者"一类,而忽略她社会性和批判性的  相似文献   

15.
阅读,穿越时空,跨越载体,无关身份贵贱、地位高低,只关乎心态,它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乃至生存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莽萍 《中国文化》2008,(2):53-69
一早期中国人生活之地域与环境 早期中国人生活地域之辽阔,远远超出今人的想象。原来人们认为,流经亚洲大陆东部的黄河流域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但是,持续近百年的考古发现和民间远古器物(特别是玉器)收藏显示,这个文明有着多样的文化来源。  相似文献   

17.
通往死亡的漫漫长路——奥尼尔的悲剧阐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琳 《世界文化》2010,(2):25-26
在英语戏剧史上,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通常被称作继莎士比亚和肖伯纳之后的第三代英语剧作家代表,在美国文学史上,他又被公认为美国戏剧之父。奥尼尔一生致力于悲剧创作,是一位著名的悲剧大师,他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总的倾向是悲观的。“我们本身就是悲剧,是已经写成和尚未写成的悲剧中最令人震惊的悲剧”,这种思想植根于他个人的坎坷生活,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文学史上,幽默有“银色幽默”、“铅色幽默”和“黑色幽默”之分。古希腊的幽默是典型的“银色幽默”,它是明快、欢乐、充满朝气的,因此也被看作是“微笑的幽默”。古希腊是一个自信和充满希望的民族,它头顶蓝天,面朝大海,四季如春,气候温润,且经济发达,政治民主,学术繁荣。自然和人文环境成就了古希腊人热爱生命和享受生命的性格。他们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爱就爱,面对生活中不如意之事,也能乐观面对,一笑了之。  相似文献   

19.
西安城南的终南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文化意义的历史名山。它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终南山,以其居天之中、都之南,故又称"中南山"。据考证,"终南"之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诗经》、《山海经》称其为"南山"。汉武帝于元封二年(前109年)祀太乙神于此,建太乙宫,故又名"太乙山"(也做"太一山")。"天下修道,终南为冠"。终南山自古以来就  相似文献   

20.
<正>如许多研究者关注到的那样,余华的作品中不乏血腥和死亡意象的书写,也正是由于余华在作品中的这种倾向性书写,引起了本文对余华童年时代创伤性体验的关注。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生的经历一旦成为一种体验,将是终生挥之不去的一种心理视角。如果成为作家的话,那种童年体验将会不断参与到其虚构的故事中,不断生成类似体验簇,其人物命运、情节与事件显现出一种强迫性的重复行为。余华便是这样的作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