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婚姻中 ,嫉妒作为一种无端猜疑丈夫或妻子不忠 ,进而限制对方和一味排斥其他异性的病态防卫心理与行为 ,具有严重的迫害性和危险性。为了爱情的发展和婚姻的稳定 ,夫妻一定要加强对于嫉妒的防范和医治  相似文献   

2.
很多学者认为合法性是婚姻的本质属性.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不是婚姻。这种观点导致了很多的冲突与矛盾:它与婚姻的产生、人们对婚姻的认识不符;与法律、法规的规定相矛盾;导致法律、法规的自相矛盾。因此,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是婚姻。确认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是婚姻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符合立法的本意厦人们的思堆习惯;它真正堆护一夫一妻制的原则;它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它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规范婚姻行为。  相似文献   

3.
网络的迅速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网络所带来了的问题的关注。本文主要从网络婚姻的现状入手,着重讨论不同人群对网络婚姻的不同看法,以及网络婚姻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最后探究网络婚姻产生的根源及其实质。只期从网络婚姻引起的社会反响之中,发现些许问题和它可能带来的社会整合与社会冲突。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婚姻法》增加了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制度,填补了我国婚姻立法的空白。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既有共性又有区别;两的法律后果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婚姻挤压和婚姻梯度对湖北省初婚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根据“五普”数据对湖北省初婚市场进行分析.发现由于婚姻挤压和婚姻梯度的共同作用,总体来说,男性在初婚市场上处于不利的地位。不同文化程度者在初婚市场上的情况差别明显,低文化程度男性和高文化程度女性相对处于劣势。由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湖北省人口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预计未来15年,婚姻挤压将对湖北省初婚市场产生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6.
汪文宣与曾树生的婚姻悲剧,从深层意义上讲,源于人性生存哲学的悖论。其实,文本演绎的只是人类文明社会家庭悲剧的一个缩影,故事说明了人生亘古不变的一个哲学命题:卑微的人性只能在命运与时代的夹缝中生存,生命个体渴望主宰自己的命运,却被命运戏弄,最终为时代的洪流所吞没。男男女女在人生的这一遭中,阐释着婚姻的共性因素:爱(包括情爱与性爱)、文化、生活、命运。男女源于爱才有了肉体的接触,灵魂的结合,从而共栖一方,创造了人类的婚姻文化,也丰富了婚姻的生命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7.
无效婚姻是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中新增加的内容。本从分析无效婚姻的概念、事由入手,阐述了确认婚姻无效的有关问题,论述了无效婚姻的法律后果及增没无效婚姻制度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对大学生有关婚姻问题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当今青年大学生婚姻观念呈发展的、开放的、多元的趋势。如何结合思想教育,给以正确的、健康的引导,使其处理好恋爱婚姻问题,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论违法婚姻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我国违法婚姻的概念、种类、危害、产生的原因及治理违法婚姻应采取的对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违法婚姻在我国城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特别是在农村和山区具有一定的广泛性;违法婚姻的滋生和在延,已经对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社会的安定、家庭和个人生活等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违法婚姻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由多种因素复合而成的。因此,必须对其采取教育的、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方能收到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已经成立的婚姻不一定有效,有效的婚姻则一定成立。当成立的婚姻不具备法定的有效要件时,法律就会认定其为无效婚姻或可撤销婚姻。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有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对其认定也涉及一系列社会问题。我国现行《婚姻法》有关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规定有突破性进展,但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阶段无效婚姻仍然存在,对当事人、家庭和社会都产生了极其不利的负面影响。2001年修订的《婚姻法》增加了无效婚姻制度,填补了以往婚姻法律制度中无效婚姻制度的空白。与无效婚姻有关的各种法律制度,是保证结婚的各种条件和程序付诸实施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传统社会中不会产生恐婚族,因为传统的“家本位”文化使个人的婚姻选择必须服从于家庭利益;传统婚姻受到各种亲缘与地缘关系的监督与限制;个人在婚姻面前没有选择压力。婚姻自主意识处于蒙昧状态。婚姻风险意识不强,个人将婚姻选择及其结果的好坏全部归结于命运和天意。内容丰富的传统型婚姻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空壳化”,其“家本位”特点和各种血缘地缘限制随之减弱或者消失,个体的婚姻自主意识张扬,婚姻风险意识增强。城市化的推进和流动性的增强。以及随之发生的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极大地增加了婚姻风险,婚姻自由的获得要以失去某些婚姻方面的保障为代价,个人现在必须单独承担越来越大的婚姻风险.这是恐婚现象产生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13.
婚姻质量的内涵及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姻质量是婚姻研究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概念。文章概述了婚姻质量的界定,主要以时间为发展脉络回顾了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对于常用量表的结构、优缺点和应用状况进行了重点评述,并指出了概念内涵和测量指标趋向整合等当前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4.
红色苏区婚姻改造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27年至1936年,中国共产党在苏区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造,其中包括对传统婚姻形态进行全面改造,并依据党的理论对建设新型婚姻形态进行有益的探索,婚姻自由、保护女性的观念和立法在苏区得到传播与贯彻。但是由于环境险恶,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得不对现实作出一些让步和折衷。  相似文献   

15.
听雨亭 《成长》2005,(6):36-37
姐姐嫁得不好,和姐夫吵过离婚,只是因为颇虑到儿子而决定把婚姻继续下去。她这段失败的婚姻对我的触动很大,她也经常意味深长地对我说:“结婚,要三思而后行呀!”就这样,爱情、婚姻渐渐地在我心里成了一抹阴影。一想到爱惰,想到婚姻,我的心情就会摇摆不定。一方面,青春年少的我自然是很向往那种天长地久的“水晶之恋”。但另一方面,我又害怕自己的真心换不来痴惰,毕竟凡事都不可能完美。  相似文献   

16.
婚姻是构筑家庭的基本形式,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因此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关注人们的婚姻动因和质量评价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和婚姻动因问卷,对某省三座城市的188名生于60、70和80年代的已婚者进行调查,旨在研究代际间婚姻动因和婚姻质量的特点与关系。研究发现:(1)代际、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影响婚姻动因,代际和受教育程度分别影响婚姻动因中自身方面和物质经济因素,性别和代际交互影响婚姻动因中的家庭社会因素;(2)婚姻动因、代际和受教育程度影响婚姻质量,自身方面婚姻动因和受教育程度分别影响婚姻质量总分及夫妻交流等因素,婚姻满意度等婚姻质量因子得分存在代际间差异。  相似文献   

17.
婚姻是人类异性之间通过社会认同的方式而结成的一种夫妻关系。中国传统婚姻的目的主要是广家庭、繁子孙、求内助、别男女、定人道。中国封建传统婚姻观念主要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良贱不婚、门当户对、压抑女性、倡导贞节等。中国传统婚姻观念从精神和肉体上摧残着广大的妇女。在中国近代,伴随着封建传统文化观念的动摇,出现了背叛传统婚姻的新式婚姻,这种新式婚姻与传统婚姻并存于中国近代社会中,从而形成了新旧并存,由旧式婚姻向新式婚姻过渡的形态。  相似文献   

18.
春秋时期各国君主之间的政治联姻中,存在着两种婚姻心理。一种是获利性婚姻心理,另一种是屈辱性婚姻心理。秦汉以后,这两种婚姻心理逐渐合而为一。  相似文献   

19.
《宜宾学院学报》2018,(1):34-41
表面上看,招赘婚姻是对传统婚姻主流形式的背叛和"革命",但从婚姻的实质看,招赘婚姻实现了传统婚姻所追求的家系维持与家庭劳动力再生产的功能与目标。尽管个别招赘婚姻是由情感因素促成,但是绝大部分的招赘婚姻都是婚姻双方家庭为其儿女和家庭自身所安排的一种婚姻策略与生育策略选择。招赘婚姻遵循的是家庭本位的行动逻辑,而并非是婚姻当事人的个人化选择。  相似文献   

20.
关于同性婚姻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急剧变迁,人们的情感生活日趋丰富化,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以及生活方式日趋自主化.同性恋权利运动和人权运动逐渐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不同程度地开展。在学术界.也出现了许多关于同性恋及同性婚姻的法律权利及保护的观点。但同性婚姻合法化会带来很多弊端,鉴于此,理论上保持对话,现实中尊重选择以及立法上科学、谨慎,应当是当代中国对待同性婚姻问题的基本立场和姿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