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心理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参加2005年辽宁省青少年散打比赛的73名男女运动员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总体上看辽宁省青少年男子散打运动员心理控制点类型为偏外控制,女子散打运动员为内—外控适宜型;按年龄分组后,男子和女子散打运动员表现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控制点类型由内—外控适宜型向偏外控型方向发展的趋势;从比赛结果来看,内—外控适宜型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明显好于偏外控型运动员。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归因定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了解目前辽宁省乒乓球运动员的归因定向特征,探讨辽宁省乒乓球运动员归因定向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之间的关系以及辽宁省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归因的适宜范围;探索乒乓球运动员归因特点等,结果表明,辽宁省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归因趋向于内控,女子运动员成功内控与失败内控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15~18岁女子运动员失败归因趋向于内部,并超出适宜水平;不同年龄段的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成功内控和失败内控都有显著性差异;男子运动员比女子运动员更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稳定的、内部的因素;女子运动员比男子运动员更容易把成功归因于运气或其它不稳定的、外部的因素,而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随着运动员年龄的增长,运动员失败内控趋向内部并脱离适宜水平。  相似文献   

3.
通风报信     
2004年全国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在大连落幕2004年全国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于7月5-11日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共有来自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行业体协、体育院校的280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比赛设男子48公斤、52公斤、56公斤、60公斤、65公斤、70公斤、75公斤和女子48公斤、52公斤、56公斤、60公斤、65公斤、70公斤共13个级别,平均  相似文献   

4.
散打比赛中运动员要取得好的成绩,除了依靠科学的训练外,赛前合理的控制体重非常重要。文章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南京体育学院2008、2009级女子散打运动员进行了赛前体控的调查,对女子散打运动员体重控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阐述,为女子散打运动员在大赛前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科学合理的调节体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运用心理测量法,以"镶嵌图形测验(EFT)"和"注意力测验(AT)"作为测查工具,对优秀、一般男子散打运动员的认知方式与注意特征进行测量,主要探讨男子散打运动员认知方式特点,进而分析男子散打运动员认知方式特点对注意特征的影响.结果发现: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认知方式以场独立型或中间型为主,一般男子散打运动员认知方式以场依存型或场中间型为主;男子散打运动员认知方式特点仅对注意特征个别指标具有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场独立型散打运动员的注意广度水平明显高于场中间型、场依存型运动员.  相似文献   

6.
运用自编的具有高信度、高效度的运动成就责任(SAR)问卷表测查全国2O多个省市和地区共1445名(男796名,女649名)11—17岁的青少年运动员的归因定向。经方差分析得出,青少年运动员对运动成就责任归因定向的一般趋势是:(1)当运动失败时比运动成功时更偏向归于内部控制点;(2)女运动员比男运动员更偏向归于内部控制点;(3)15岁是从以内部控制点为主的归因转化为内、外控制点平衡发展的关键年龄。并得出,所测被试在心理控制点方面的主要类型属于均衡型;3名属于不均衡型的被试,或具有自我保护,或具有自我损害的归因偏向。  相似文献   

7.
武术申奥给武术散打带来了契机,尤其是女子散打受益匪浅。女子散打虽然在民间广为流传,由于不是正式竞技项目,其基本理论方面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处于空白。而男子散打发展到现在已基本成熟,为使女子散打尽快发展、完善,少走弯路,早日与男子散打均衡发展。文章以参加2004年9月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中6个级别48名女子参赛运动员在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和决赛阶段所参加的42场共93局的比赛场次为研究对象,对女子散打进攻技术运用现状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8.
采用终点电子高速数字摄像法、专家咨询、访谈法对参加2002年9月16—20日在沈阳体育学院举行的全国体育院校田径比赛男子、女子100米决赛16名运动员和参加2004年8月7—10日辽宁省青少年田径比赛的男子乙组100米决赛的8名运动员的终点撞线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在激烈的短跑比赛中,终点撞线技术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关键技术环节;肩部撞线动作是一种先进的技术动作,运动员合理、有效的采用将对运动成绩产生重大影响;辽宁省青少年运动员目前都非常重视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对终点撞线技术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散打运动员一般身体素质与运动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实验测试法对参加通级赛的66名男子青少年散打运动员进行了一般身体素质的测试,经过数理统计分析与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如下:(1)速度耐力、一般耐力在15~17岁少年散打运动员比赛中起决定性作用.(2)与青少年散打运动员运动水平相关的身体素质的重要性依次为:速度耐力、一般耐力因子;柔韧因子;力量因子;灵敏因子.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数据统计法对2011年安徽省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男子运动员的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男子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常用的几种战术有主动进攻战术、防守反击战术、边角战术、杀伤战术,其中主动进攻战术和防守反击战术起主导作用,其次是边角战术和杀伤战术,其它战术运用的较少。同时,根据散打运动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散打战术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1.
西安市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心理控制点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资料法、量表测量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196名西安市中学生篮球运动员进行调查和测试。结果表明:西安市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对于运动成功或运动失败在总体上具有适宜的心理控制点结构;女运动员比男运动员更具有偏向于内部控制的趋势;在成功内控的得分上,后卫比中锋、前锋更具有偏向于内部控制的趋势,在失败内控的得分上,无显著性差异;主力运动员比非主力运动员更具有偏向于内部控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散打比赛中运动员从对峙的无效距离调整到有效的接触进攻,需要一定的进身技术才能完成。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从散打进身技法的类型、拳法进身技术、腿法进身技术以及组合进身技术的角度,对中外散打运动员进身技法在比赛中的运用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我国散打运动员进身技法的建议。旨在为提高我国散打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3.
笔者对 2 0名散手武英级和一级运动员 (各 10名 )进行了在比赛中产生心理过度紧张原因的调查 ,笔者发现不同级别运动员在考虑比赛的胜负、承受力、对待困难的心理准备等方面 ,其心理反应存在着明显差异 ,提出了克服紧张心理需要转化动机、做好赛前准备、收集情报、摸拟比赛、进行兴奋转移和暗示的自我调节等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最佳运动成绩保持年限的现状进行调查,总结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退役前的年龄特征,分析导致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过早退役的原因,探讨延长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对策,为我国散打运动的科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生理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集美大学体育学院武术套路、散打运动的男运动员的不同角度视野的测试,并将其结果与非运动员(普通男大学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无论是运动员和非运动员的白色视野在任何方位上都大于绿色视野;武术套路运动员与散打运动员的视野在各方位上都无显著差异;武术套路运动员和散打运动员的白色视野在任何方位上都大于普通大学生,差异非常显著。文章旨在通过分析武术运动训练对视野可能产生的影响,为武术教学训练和运动员选材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全国男子武术散打锦标赛(团体赛)11个级别前8强的88名运动员的防守技术运用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我国男子高水平武术散打运动员防守技术体系的主体结构特点及防守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7.
男子散打优秀运动员智力特征与评价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方法,对我国现役男子散打优秀运动员的智力水平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1)男子散打优秀运动员的智力总体等级分布处于中等水平,有偏下趋势;(2)男子散打优秀运动员智力结构分布不同于其它男子运动项目优秀运动员,智力测验成绩主要取决于单元C、单元A和单元E的原始得分。依据全样本测验成绩与各个单元原始得分建立回归方程以及智力评价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多角度研究了散打实战教学中的恐惧心理问题,研究发现,性别特征、性格特征、身体外在特征等等都会影响学生在散打实战中的恐惧心理.总体来说,男性对散打的恐惧心理弱于女性;与性格外向的同学相比,性格内向的同学对散打实战具有更强的恐惧心理;身体外在特征占优势的同学具有更强的自信心,因而具备较弱的恐惧心理.该研究可以丰富已有的研究成果,提高人们对散打实战教学恐惧心理的认识,可以为散打教学的老师们制定教学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生化测定方法检测受试者在一次大负荷散打专项训练前后血清铁含量的变化,分析探讨一次大负荷专项训练对不同运动水平男子散打运动员铁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大负荷散打专项训练可引起运动员血清铁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