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新课改下要把握好课堂,运用好教学语言,教师要把功夫用在课外,我认为首先教师课前准备要充分。也就是要充分备学生、备教材、备过程、备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如何教导学生做好人,如何把学生教好上有一种难以表达的感受。我深深地感到有一种责任。在农村小学语文这个岗位上,在教师这个漫长的道路上,我要不断前进。我认为,小学生学语文应该多读些书,教师也要学会上好课,并且脾气也要好一点。教学不仅仅是传授一些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在小学语文活动语言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应始终坚持把教学方法渗透到各个方面,并让学生掌握运用且不断地去学习,提炼其中的精华。另外,我们还要做好创新工作。语文作为我们的主要语言,也是人类表现的一种最高品质。在基础教育中,语文教育是认识的第一阶段,一直是各类考试和测试的第一个科目。语言课程是基础课程,它是工作和认知的基础学科。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深知教学语言的重要性。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首先是一门教学语言艺术。同一篇课文,教师的语言不同,则教学效果迥异:教师的语言优美生动,妙趣横生,学生就兴趣盈然;教师语言枯燥乏味,课堂气氛就沉闷,就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语文教学的成败。只有注重对语言的锤炼,提高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学生才能爱听,才能从根本  相似文献   

4.
程小霞 《宁夏教育》2011,(10):45-46
掌握好教师语言,对于课堂教学和教育学生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在14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认识到:要上好一节语文课,语文教学语言的恰当使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认为,教师语言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其中“写”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要想写得好,就得让学生勤于积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从而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感悟和品味,灵活运用语言表情达意。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呢?通过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在阅读中引导积累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因此,要特别重视通过朗读引导学生积累  相似文献   

6.
低年级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期。教师应把握好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师要引领学生学好汉语拼音知识,认真抓好识字关,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使用儿童语言进行教学,还要善于使用情境教学,注重阅读方法的渗透,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现代教育不能局限于应试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交流工具.现代语文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使他们具有实际的口语、阅读、写作等能力.笔者认为,要提高初中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可以从语言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三方面来培养.  相似文献   

8.
吕叔湘先生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很低,问题很多,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可以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学生写作水平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原因何在呢?我认为,根源在于我们的学生积累的语言材料太少,知识面太窄,实际水平与较高的写作要求相差很远。因此,让学生在语言、知识方面多备“料”,已成为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任务。怎样让学生多备“料”,使“仓库”储存多起来呢?实践已经证明: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是行之有效的良方。虽然近几年来,广大语文教师越来越注重词语的教学,但仅靠一周的几节语文课以及课本…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可见,教师的教学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好教师的语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我认为,语文教师应从教学的每个细节着手,用心锤炼课堂教学语言,最终实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语言是语文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指引学生进入知识宫殿的钥匙。语文教师要注重和充分发挥教学语言艺术,教学语言要符合规范、精确、形象、幽默、富有情感等几方面要求。这样,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尊敬的纪老师:您好!前次听了您的报告,很受启发。我对教学语言的钻研学习也有一段时间了,过去在温州、金华等地开课,参加全国课堂教学比赛,感到自己的教学语言还是颇受欢迎的。听了您关于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语言改革问题的思考以后,我开始对自己的教学语言进行反思,确实感到我们的教学语言面临着一次新的挑战。这里谈谈自己反思的初步看法,希望得到您的指导。我一直认为,在所有的教学手段中,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教师的教学语言。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语文教学就是引导学生感受和品味语言,教学生学习和使用语言。语文老师自身的教学语言应该是一种…  相似文献   

12.
施云 《云南教育》2003,(25):26-26
小学语文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教学活动。在小学语文探究教学中,关键不在于教师讲得有多好,而在于教师导得有多好,学生学得有多好、学到了多少。要真正提高一堂小学语文课的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好四个度。1.引导思考要适度当教师或者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后,教师不能紧紧盯住问题的答案,而应注重学生产生答案的思维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作出适度的引导。如果引导浅,学生无法触及问题的核心,就无法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如果引导得太直白,就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形成。因此,把握好引导的适度问题就成了教师教学中应当要完…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语文教师觉得最为头疼的事。教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也难。作文难,究竟难在哪里?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有效引导,才能逐步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黄立芳 《学周刊C版》2010,(11):114-115
目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存在着以下几个误区。 一、注重情节设问。忽视语文学科的特点 目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设计上,只注意故事的情节,忽略了语言因素的挖掘,让学生紧跟着其设计的问题,研究故事情节的发展。如语文第八册《渡船》中的“渡船上的人纷纷议论起来……更加发愁了”这一自然段,不少教师只设计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郭里红 《贵州教育》2012,(13):36-37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常常思索着这样的问题:怎样将情感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怎样使情感在教学中得到有效运用?怎样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正努力去探求和解决这个问题。一、语文教师要注重自身的情感影响,形成正确的良好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可见,教师的教学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好教师的语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我认为,语文教师应从教学的每个细节着手,用心锤炼课堂教学语言,最终实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我认为,让学生拥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离不开字、词、句、篇的训练。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语居  相似文献   

18.
农牧 《广西教育》2014,(45):100-100
正语文教育专家张志公先生曾说:"我们在语言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词汇的教学,把词汇的教学和概念这种思维形式的训练联系起来,这是最根本的,一个人如果词汇丰富,就是说,知道的词多而且掌握得好,他的语言能力就不会差。"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词语教学,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词汇。一、教给方法,探究词意(一)抓住关键字理解词语的含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抓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语文教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不懈追求完美的教学语言?我认为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以下几点:一、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简洁、精练语文教师要具有简洁精练、清楚明白的教学语言,这是对语文教师的最起码的要求。教师要以高度的科学性,严密的逻辑性,深入浅出地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许多优秀的教师,他们的教学语言精练严谨,环环相扣,绝无废话杂语,做到"丰而不余  相似文献   

20.
怎样把语文课讲得充满美感,让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是值得语文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我认为营造美的教学氛围,最关键的是美化教学语言。语文教师是语言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传播者,因而其自身的教学语言就必须具有美感,具有吸引力。怎样使教学语言具有吸引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