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学应该重视的问题,在课堂上,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领悟数学思想和方法,都离不开操作活动.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并多次强调经历、感受、体验之类的动词,把动手实践提升到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首.但操作了就等于经历了吗?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总是“师讲生听、师问生答”。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学生只是全部活动中的参与者之一。没有真正地发挥其主体作用,因此,思维不能有效拓展,能力也得不到充分的培养,要想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实地“活”起来。就该让他们有真正的自主。“开放型”教学让学生有了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好机会。下面谈几点本人的认识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学生主体性”这一观念虽然逐步被教师们认识、接受,并用于指导自己的教学,但多数还停留在表层意义上,究其原因是:也想让自己课堂上有耐心地听学生们自由谈论,但怕学生不着边际会影响了自己的教学进度;也想让自己放手,让学生自己说出、写出心中所想,但怕这样的答案不能得到改卷老师的认同,从而影响了自己班级的平均分;也想让自己亲近学生,但怕这样失去了师道尊严,影响了课堂纪律。其实这种想法是多余的,许多的教育实践已证明“学生是主体”的正确性,我在这几年的时问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提出以与广大同行交流,如能稍稍解除一些老师的心病就是我最大的安慰。  相似文献   

5.
在往年教学二年级数学第三册的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时,班里常常有几个学生对于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掌握的比较模糊,做题时常出现"5米=(50)厘米,跳绳长2(厘米),铅笔长12(米)"之类的错误。多次纠正效果不明显,类似的错误经常在几个学生身上重复出现。在今年的教学时,我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认识长度单位,不能仅仅告诉学生单位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每一个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能够在实际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应注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时,我让学生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的实际长度,量  相似文献   

6.
教育学生不能只停留在说教上,而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活动的机会。因为健康活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渠道,也是让民族精神之花扎根学生心灵深处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7.
李雪敏 《考试周刊》2010,(27):75-75
学习数学,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这些都体现在数学学习活动当中。作为新课程实施的实践者,我认为,在活动过程中,只有真正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  相似文献   

8.
张小娟 《上海教育》2012,(Z1):38-39
"一个都不能少""一样也不能放"是平南小学"零缺陷"服务质量文化的核心理念。"爱满平南、一个都不能少"就是"面向全体"的关爱与教育;"一样也不能放"就是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多种经历、多种体验、多种习得的平台,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自2003年10月提出后,"一个都不能少""一样也不能放"的理念始终作为学校"零缺陷"服务质量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并以此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尽可能提供一种适合学生的课程教学服务,以满足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优质教育的需求。为此,在学校"零缺陷"服务质量文化的实践研究中,我们积极主动地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化大为小、化繁为简"的评价方式,不断地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促进学校健康主动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分析、研究、探索、发现的思维过程 ,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过程 .它与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没有本质上的差异 ,都要经历探索、实践、猜想、发现、失败、碰壁 ,再探索再实践 ,寻找失败的原因 ,不断总结经验 ,经多次反复 ,最终由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 .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的限制 ,不可能让学生经历多次的反复 ,但学生的探索过程也不会一次成功 .研究性教学要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 ,应重点展示学生发生错误、产生障碍、克服困难、由失败走向成功的经历 .在学生探索实践的过…  相似文献   

10.
因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对于高职通信专业课中通信协议的教学部分,让教师处理起来有一定难度,不能放弃,也不能过深,程度不易拿捏。其他很多专业也有这样的教学内容,适当地处理这部分内容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多摸索和总结,最终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都能学以致用,为学生将来适应职业岗位服务。  相似文献   

11.
<正>在课堂上,老师们都比较欣赏精彩的发言,而对那些不能理解老师提问意图的"乱说"多采用不理睬的态度,鼓励得较少,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学生即使懂也不愿说的心理。如何让学生走出这个心理阴影,我认为教师要从欣赏学生的"乱说"做起,充分挖掘闪光点,让学生的"乱说"成为学习的"金点子",创新的源泉,真正成为敢说的发源地。下面我就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实践,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谈一些在课堂讨论中针对学生"乱说"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侍素芳 《考试周刊》2012,(29):126-126
多次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喜爱历史,但并不喜爱历史课。怎样让学生喜爱历史并喜爱历史课呢?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在教学中所做的几点尝试。一、故事,让历史更美丽曾有位研究教育人士说:不爱学习的学生哪儿都有,不爱听故事的学生一个也找不到。  相似文献   

13.
胡其范 《新疆教育》2013,(12):126-127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这是教师,也是学生所共同追求的。但是“民主的课堂”不能是混乱的,无序的,这样是不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这样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在本人中,笔者就如何让学生在有序的课堂上做到真正的民主和活泼。井进而达到有效教学谈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班有了一个特别的称号——“难民收容所”,很多某方面有问题的学生也“慕名”而来:韩松听力只有5分贝1米7的个子,因靠辨别老师的口型,需要坐在第一排;王蒙是“多动秽语综合症”,只能表扬,不能受任何刺激;李阳是“肾功能综合症”,不能上体育,不能干值日;阮盼多次胃出血;……面对这样的学生,怎样才能让他们尽快融入班集体?我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学生大多怕与生人打交道,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非常胆怯,不敢说也不敢做,干什么事情都要仰仗大人。这是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的结果,单调的课堂教育,让学生变得呆板了,呆滞了。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将来步入社会也会缺乏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敢说敢做呢?要让他们早一点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相似文献   

16.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3页"认识分数"单元第5题如下所示:对这道练习题的处理,大部分教师都是让学生折一折后,把每次折出的长方形依次填在表格中。然后让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当学生得出结论后,便草草收兵。笔者认为,这样教学,学生不能很好地去沟通折的次数与平均分的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也不能通过  相似文献   

17.
教学要关注学生经验已是共识,但重视学生经验不能窄化为只关心学生已有经验,也不能浅化为仅仅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获得感性体验。基于学生经验的学习不仅要以学生已有经验为起点,以学生实践体验为教学手段,更要以基于实践的主体反思和思维发展为重点,促进学生经验的生长,实现学习的自主、自悟。文章以"变阻器"教学为例,探讨"基于经验,思辨悟理"的初中物理教学。  相似文献   

18.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班有了一个特别的称号——“难民收容所”,很多某方面有问题的学生也“慕名”而来:韩松听力只有5分贝1米7的个子,因靠辨别老师的口型,需要坐在第一排;王蒙是“多动秽语综合症”,只能表扬,不能受任何刺激;李阳是“肾功能综合症”,不能上体育,不能干值日;阮盼多次胃出血;……面对这样的学生,怎样才能让他们尽快融入班集体?我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19.
徐玮 《教育教学论坛》2013,(46):120-121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提倡"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亲身实践,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正是陶行知先生"行是知之始"思想的体现。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行"起来,应当做到以下三点:贴近学生实际,引领学生"行";创设体验情境,激活学生"行";搭建探究平台,促进学生"行"。学生不仅知识能力得到了提升,更重要的是在自己参与的学习过程中乐学、乐思、乐"行"。  相似文献   

20.
刘北文 《班主任》2012,(3):66-66
小陈和小龙最喜欢在课堂和晚自修时讲话,很令人头疼。多次找他们谈话,都没有明显的改进。不过,经过多次接触,我渐渐发现他们都有点儿“吃软不吃硬”,这也让我有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