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材分析】“法律是什么”是统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一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中第一板块的内容。这个板块是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法治观念”中的“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及“了解未成年人的权利,树立用法律保护个人生命财产安全的意识”等目标编写的。教材以感受日常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了解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认识以法律为代表的社会规则的逻辑编排,  相似文献   

2.
回归课程标准 增强权利义务观念,是法制教育的重要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分类目标中把“尊重权利,尊重法律”明确规定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之一。在内容标准“我与他人的关系”部分提出了“权利与义务”的总体目标:“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其中,既包括认知目标即了解法律规定,又包括情感和能力目标即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相似文献   

3.
冯婷艳 《中国教师》2014,(Z1):139-140
本文主要谈论和研究了我们国家的儿童权利保护的法律完善措施。从儿童权利的基本理论入手对儿童权利的基本特点、儿童权利的分类以及儿童权利法律保护的基本原则进行了介绍。探讨了我国儿童权利保护法律的现状,针对我们国家儿童权利保护法律现状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适合我过儿童权利保护的法律完善的措施和手段,为我畅通我国儿童权利保护的法律体系提供一套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现实中侵犯教师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1993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部专门为教师制定的法律,它的颁布,为维护教师正当权益提供了重要法律保证。为促进《教师法》的贯彻实施,本文对教师教育教学权作些探讨。  一、教师的教育教学权权利是指公民或法人依法享有的某种权益或资格。教师的权利是教师依照教育法的规定所享有的一定权利,表现为教师有权作出一定的行为或要求他人作出相应的行为,在必要时可请求有关国家机关以强制力保障其权利的实现。教师的权利是…  相似文献   

5.
正各位来宾:大家好!我将以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为背景,站在残疾人语言及其语言教育的角度,与大家分享语言和语言教育的话题。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经签署了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非常有意思的是,公约中也提及了残疾人语言和语言教育这个问题。在这里,我想向大家重点介绍与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相关的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与语言和教育政策有关的特殊人群,第二个主题是语言、文化和社会和谐。下面我将以手语为案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相关概念的阐述(一)受教育权利及其内容1、受教育权利——所谓受教育权利,是指人们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所享有的接受教育的能力或资格,在教育法律关系中,法律关系主体包括受教育权利主体和相对方,从世界范围看,根据《世界人权宣言》的原则,受教育权利主体包括所有人,是人权的一项基本权利。具体到一个国家,受教育权利便是该国所有公民。受教育权  相似文献   

7.
睦言 《家长》2013,(1):13-15
一、“拼养”在法律上的界定 我国法律把“监护”定义为一种权利,《民法通则》第18条第2款规定“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的权利,受法律保护”。实际上,监护权作为“权利”与普通民事权利不同,在很多情况下,权利可以转让或放弃,而义务不能转让或者放弃,监护人显然也不能随意放弃监护的权利。所以,监护是权利、义务和责任的融合。 根据《民法通则》第1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  相似文献   

8.
一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我国法律规定,所谓对儿童权利的法律保护,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及特点,把全国人民关于保护儿童权利的愿望与意志集中起来,固定下来,从而转化为国家的意志,用以调整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及公民个人同儿童权利保护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二,是指对儿童权利负有义务的组织和个人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关于儿童权利保护的各项规定,按照作为或不作为的要求,以确保儿童权利法律保护的实现。①第一,儿童的生存权。《儿童权利公约》规定,所有儿童,无论何种民族,何种…  相似文献   

9.
卡夫卡的《审判》是以法律为主题的经典作品,是一部关于"审判"的小说。小说从多个层面凸现了法律主题,以高度的艺术性,从现实的、道德的和哲学的角度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体制进行了考问。本文试结合前人的研究,以小说中的"审判"为切入点,对《审判》法律主题的多重内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法律基础》课程性质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法律基础》课程性质定位问题《法律基础》课有清楚、明确的性质定位 ,作为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法律基础》课的开设旨在向大学生传授基础法律知识 ,讲授法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引导大学生通过具体法律知识和法律条文条款 ,体验并内化法律所具有的公平、正义、秩序的真精神 ,以形成权利与义务、规则和规范、民主与法制、依法行事的法律意识。由此 ,《法律基础》课不是一门专门的法律知识课 ,而是一门德育课 ,是高校德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 ,在实际《法律基础》课教育教学中 ,其课程性质存在被误读的现象 ,一些教师…  相似文献   

11.
学生权利应该是学生个体依据法律所享有的‘各种权力和利益,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公民权和受教育权。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公民权和受教育权并非平行并列的概念,而是包含与属于关系的概念。但在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受教育权显得那么重要,以致于在这样一个群体中它们之间构成一对概念。从《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具体规定中,可以看出法律规定学生既可以平等地享有公民权,也因其特殊身份在受教育权上亦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然而,事实上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权利经常容易被忽视或被侵犯。为此,本文试图对目前我国学生权利现状及其原因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该课题是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中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中的一部分内容。该单元突出“权利”二字,目的是唤醒中学生的权利意识,培养其对法律的亲切感和热爱之情。该节内容从理论阐述到活动设计均有助于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人格权是法律确认的公民与生俱来的权利,使学生能够热爱法律,积极地运用法律为权利而斗争,在维权的同时履行义务。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我与他人关系”的第三部分“权利与义务”中3.4:“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一、教学…  相似文献   

13.
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文中,马克思的主旨是对主体在客观经济生活中所形成的习惯进行解读,并揭示习惯的法律本质:习惯是主体在客观经济生活中所形成的法权要求的直接反映,其合法性取决于习惯与客观经济生活的契合度。只有在法权的意义上理解习惯的本质,才能真正理解习惯权利和法定权利之间的本质差异,进而提高对法律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施主题教学模式是突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难点的有效方式之一。主题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可以分主题的确定、内容建构、引导探究、合理评价等几部分进行。同时,为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处理好主题教学模式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目标、“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主题教学设计与学校相关活动等方面关系。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教学初三《社会与历史》第四单元第一课《角色与选择》中的消费者这一角色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思路:先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消费者有哪些权利受法律保护,受哪个法律保护。然后通过例子让学生思考:假如我们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被侵犯时该怎么办?从中引出“专题探究:在自  相似文献   

16.
试析期刊社与作者的法律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期刊社与作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这种法律关系具体体现为双方的合同关系,期刊社与作在这种法律关系中拥有不同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只有在明确期刊社法律地位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保护期刊社和作双方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一,债的概念和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四条规定:“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在这种民事法律关系中,一方当事人有请求他方当事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而他方负有满足该项请求的义务。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引入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把一个班级或者一个小组作为一个团体单位,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内容安排主题活动,由团体成员讨论,分享对这个主题的看法,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并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19.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存在权利宣示而无救济措施的法律规则结构断裂现象,它反映了秩序控制和权利保护的冲突和妥协,但是之于秩序控制本身的消极影响大于其积极意义。最优选择是尊重法律规则的内在要求,完整表述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20.
正当法律程序权利是美国刑事诉讼宪法性诉讼权利之一。普通法中的正当法律程序权利可以追溯到英国具有宪法意义的1215年《大宪章》。在联邦最高法院的创造性努力下,正当法律程序权利已经不再是当初权利法案通过时的“在许多方面明显多余”的规定,它已经成为在刑事诉讼中要求政府行使权力的方式方法符合基本公平要求的系统性的最低限度程序公正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