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第3期《今日教育》,刊登了一组《“有效”之辨——从有效教学到有效教育》的专题文章。该专题文章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启发性与指导性非常强.对推动“有效教育”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必定会引起读者的关注、深思、研究、实践。受到该组专题文章的启发.我们也就“有效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编者寄语     
尊敬的读者朋友:为编好《山西教育》教学版,我们一直努力在贴近师生、贴近教学上下功夫,尽量约请名家、专家、名师撰写文章,以增强刊物的实用性、可读性和吸引力。但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刊物要面对多级学校、多个学科,尽管我们也在不断地调整刊物的内容比例,尽力满足您的需求,但我们实在难以作出取舍,只能在“视点”板块中精选教育教学前沿论点,在“专题”板块中遴选名校、名师的治教、治学方略,在“教学”板块中刊发重点篇目、章节的辅导,在“生活”板块中摘编美文、生活提示等。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议和意见,请您不吝赐教,以便我们更好地为您服…  相似文献   

3.
读者心声     
作为《教育科学论坛》的作者和读者,有以下几点感受:一是有深度。所选文章都有理性思考.且能抵及教育改革的核心,如《“顶层设计”唤起“教育觉醒”》《人文共生视域中的课堂教学意蕴探寻》等。  相似文献   

4.
一、探索“三新”,构建课堂教学的创新体系我们认为 :要创新课堂教学 ,就必须站在“用未来社会之需求 ,办好今日之教育”的高度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 ,我们永济市实验小学立足课堂 ,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三新”,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创新。1.确立“新理念”。课堂教学要创新 ,更新理念是关键。为此 ,我们狠抓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更新 ,在课堂教学上 ,努力做到 :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放“权”求“活”,改“牵”为“导”;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智能”的关系 ,求“巧”务“实”,拓“宽”促“新”;调整好教师的角色转换 ,变“传…  相似文献   

5.
生物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在课堂教学上的求“真”与求“美”同样不可或缺,作为生物教师可以灵活机动地运用教学策略,在课堂中渗透教学之“美”,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效果.下文将结合《食物链、食物网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谈谈生物课堂教学之“美”.  相似文献   

6.
《宁夏教育》2004,(9):68-68
我是一名普通读者,看了改版后的《宁夏教育》,感触很深。我觉得改版后栏目增多,样式新颖,尤其是增加“编读虹桥”这一内容,更是受到读者欢迎。使一本理论性较强的刊物增添了许多人情味。我觉得还应增大这一内容的比例,多刊登一些诸如“杏坛人生”之类的反映教师生活的文章。作为一个山区教师我颇受精神生活贫乏之苦,能看到的杂志就是《宁夏教育》,此外就是下象棋,连电视机都没有。可以这样说:看《宁夏教育》就是我们了解外面世界的惟一途径。还有,是否能增加一个“专家论坛”之类的栏目,就是请一些专家对广大教师教育教学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是《山东教育》的忠实读者。我认为,这份刊物具有“高、新、全、实”四个突出特点。 高。《山东教育》格调高,质量高,能够高屋建瓴地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宣传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典型。尤其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后,《山东教育》根据其精神推出了一系列水平较高的评论和研究文章。 新。《山东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注重求新,许多栏目和文章颇有新意。我特别喜欢《新论语》、《热点剖析》这两个栏目。这两个栏目发表的文章,大都能针对教育工作的新形势、新问题,辩证地进行分析,很吸引读者。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语: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灵活运用一些技巧,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众所周知,无论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班主任工作中,能够运用的技巧很多,但“教育的技巧的核心是暗示”(苏霍姆林斯基语)。恰当的“暗示”不仅会使学生受益无穷,就是对教师本身的教学,也会产生良好的效果。这里编辑的一组有关“暗示”的文章,如能使读者认识到“暗示”在教育学生和提高自己等方面的作用,实为编者所愿。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学课堂教学中重视引进新信息,使之体现时代精神,这是《教育学》教学中贯彻“三个面向”的指示,改革课堂教学的必要而又可行的方法之一。事实上,《教育学》教材的改革与更新,无论如何也赶不上教育理论的更新。在教育面临新技术革命挑战的情况下,如果仅仅拘泥于教材,  相似文献   

10.
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我们的历史教学存在着不少贴着课改标签但不反映课改精神的教学行为,我们暂时可以把这样的教学行为称为“假行为”。那么,当前的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着哪些“假行为”?我们又该如何来改变这种情况?下面,笔者就结合一些具体的教学案例作一归纳和分析,希望能引发读者更多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1.
像老农一样,在《内蒙古教育》这块园地里,辛勤劳作又一年。算计得失,留诸多遗憾之处:譬如,对当前教育、教学的重点、热点、难点,虽然有所关注,但缺乏有深度、广度、高度的力作;教学改革尤其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报道松散凌乱,不成系统;理科教学的研讨文章明显薄弱;农村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报道分量不足……作为办刊人,我们心里十分清楚:刊物办得好,取决于读者的喜爱之情;读者的喜爱,缘于作者的妙文之功;作者的妙文,受制于编者的策划之精;策划之精,显现在选题的精当和新颖上。在此,本刊将2002年宣传报道及采稿重点敬告…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白璧微瑕盼无瑕《山西教育》改版后 ,更关注当前的教育形势。新增《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了广大教师对非智育因素的认识 ,加大了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力度 ;名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这大概也是新增《名人访谈》、《名家名作》这两个栏目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喜爱的原因之一吧 !《作文指导与点评》更加贴近教学实践 ,更具指导意义 !……总的说来 ,贵刊的改版是成功的。但白璧还有微瑕 :贵刊第 8期《认真分析仔细领悟》与第 1 0期《阅读文章应多想“为什么”》两文 ,题目都应进一步斟酌 ,易给人留下以文题不符之嫌。鉴于自己为贵刊的一名忠实的读者 ,有…  相似文献   

13.
在学校管理、学生管理、课堂教学等一系列教育行为中,我们会发现许多不同寻常又熟视无睹的教育现象,可以称之为“教育案例”。这种案例往往是最鲜活的,它会给所有教育工作者以深深的启示。本刊从2006年开始新辟《案例评析》专栏,希望有心者能把您细致的观察与思考形成文字,与我们的读者共享思想者的智慧。来稿请发至主持人信箱:zht1993@126.com,来稿形式请参照本期稿件。另外请读者注意,本栏目的“案例”特指“教育案例”,而非“教学案例”,所以稿件内容不涉及具体的教材教法研究。  相似文献   

14.
我们现在的一些课堂教学,太注重于步步为营的推进,或一环扣一环的提问,或一连串的多媒体画面,精巧有余而大气不足,难成行云流水之势,自然难得课堂教学之神韵。常言道:“下者做事,上者做势。”有“势”的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之活力,才能取得最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之“势”,此“势”非彼“式”也,它完全不同于具体的一招一式。《孙子兵法》有云:“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故善战人之  相似文献   

15.
弗莱雷被认为是20世纪後半期最重要的教育家之一。其代表作《被压迫者的教育学》建立了以培养批判意识为目的的解放教育理论。他大力提倡“对话式教学”,认为教育应具有对话性,“对话式教学”是培养人们批判意识的主要途径。他的对话教学观,不仅在理论上能使我们对中国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有深刻的认识和觉醒,而且在实践上也是中国课堂教学改革的标杆和路径。  相似文献   

16.
我们已经知道,如果能细心揣摩作者在文章里对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就能把握人物的品质和性格特点,从而受到深刻的感染和教育。同理,如果琢磨文章中人物“无声”之处,同样能体会出人物的品质和性格特点,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请看《忆铁人》中三例“无声”。  相似文献   

17.
有感平淡     
《上海教育》2003年1月B刊关注了《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通过采访专家,全面解读“促进法”,帮助读者理清“促进法”如何成为民办教育未来的一大“利好”。而《民办高校闯三关》的一文,又让读者对民办教育的前途充满信心。这一组文章从两个角度,借给读者一双“慧眼”,让我们以更加专业的目光来看问题,更加理性的视角来思考问题。正如1月B刊“开篇”的标题,《上海教育》在读者心中已经从改版之初的绚烂归于如今的平淡。而这平淡是真实的、理性的、专业的,这平淡已经成为读者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我们经常接到读者来电,询问该怎样撰写教育教学类文章,什么样的文章才能达到刊发标准。其实,如同教学一样,写无定法,写亦有法,前者之“法”是方法,后者之“法”为规律。我们特刊发上海大学文学院李白坚教授对浙江缙云县新碧学校李文娟老师写作过程的指导及李老师的体会,希望能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近来有不少文章讨论教学理论如何联系教学实践的问题,《黑龙江高教研究》(哈尔滨)1989年第三期刊登的王学义同志的论文,进一步讨论了《教育理论回到教育实践需要一个能动的“中介”》问题,我们认为这一问题的讨论对促进教育理论联系教育实践是有益的,本文对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问题,谈一些看法,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20.
课堂提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思考钻研以加深理解的教学语言形式。我国古代教育文献《学记》中就把善问看成“进学之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能在适当的时候巧妙发问,则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发散思维,而且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但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这教学环节,则会导致一些消极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