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9年2月10日,是北京市书店发展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50年前的这一天,首次建立的北平新华书店门市部在王府井大街南口原国民党正中书局、独立出版社旧址上挂起了毛主席新题写的店招。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中最  相似文献   

2.
人文精神是城市文明的核心.是一个城市的根与魂。作为民族精神的一种具体体现.人文精神是城市创业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城市人民共同的精神追求。重庆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千百年来,重庆文化在两江水的滋养中弦歌不绝.生生不息。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准确定位涵载重庆蓬勃生机与精神翼望的人文精神.孕育重庆人民的崇高理想与美好憧憬.激扬重庆人民的改革动力与创新热情.是塑造和展示新时期重庆良好形象.推动重庆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3100万重庆人民民心之所向。  相似文献   

3.
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伴随着新重庆一起成长的《重庆商报》也迎来了自己的7周年。7年,2500多个日日夜夜,3000多万人民的激情和梦想,谱写出无数动人的故事和精彩的篇章。为了纪念重庆直辖7周年和《重庆商报》7周年这个双喜的日子,《重庆商报》经过精心策划,推出了由“7”字延伸的一组文章:7件振奋大事、7个新闻人物、7件动人故事、7张城市名片、7个都市景观、7个激情梦想、7张珍藏照片,共16个版,洋洋洒洒推出,在重庆市媒体中犹如奇葩绽放,芳香四溢。综观这16个版,无论从文章的立意到内容的组织,还是从图片的选用到版式的编排,都可见其策…  相似文献   

4.
2005年4月21口,一个平常的日子注定被赋予不平常的意义。这一天,是一个要记入重庆报业史的日子。这一天,重庆晨报创刊十周年纪念特刊《风行两江》,以其创造的多个第一,划下其在重庆报业发展史上的刻度。  相似文献   

5.
让外界了解重庆让重庆认识自己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张德邻今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通过重庆成立直辖市。这是我国西部唯一的一个直辖市,是我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由于重庆在我国新的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重庆...  相似文献   

6.
穆仁 《出版视野》2009,(2):38-38,36
重庆的新儿歌创作,是新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界引人注目的特色之一。这首先得力于一批新作者前赴后继的不断崛起.以他们刚健清新、生动有趣的巴渝风味儿歌让人一读难忘:也与有一些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儿歌老作者的努力倡导分不开,张继楼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最近,他将关于儿歌研究心得、儿歌创作经验、对若干儿歌作品的评析文字.加上自选的创作儿歌75首,合为《儿歌的写作修改和欣赏》一书,作为“新世纪玉垒诗文库”丛书之一,由香港新天出版社出版.对我们较全面地了解张继楼的儿歌创作与研究的情况.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陕西档案》2009,(4):21-21
重庆红岩网“三农档案”栏目日前正式开通,这是重庆市档案局与重庆市委组织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联合推出的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新栏目,标志着重庆市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8.
重庆报刊的2008年是坚守责任寻求突破的一年。这一年.重庆报刊人经历了严峻的考验。新闻纸价格的急剧上涨、相关政策对报刊广告的影响、劳动用工成本的提高、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广告市场的缩水等不利报刊发展的各种因素在这一年一一粉墨上演.严峻地考验着整个报刊业的承受能力。这一年.重庆报刊人坚守了传媒体的责任在重重压力下,全市报刊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和作用,用优秀的新闻宣传、强大的感召力.引领了整个社会舆论,有效巩固了主流舆论阵地.全面展示了责任传媒的厚重与博大。  相似文献   

9.
刘威  向舒 《图书馆界》2013,(6):34-38
清末民初是中国近代报业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新闻传播主要靠报刊。这一时期的重庆,渝籍志士同全国各地革命志士一道,在发动、参与武装起义的同时,也广泛开展办报活动,这些活动在重庆新闻发展史上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一页。该文从重庆图书馆收录的1894--1912年主要报纸着手,对重庆清末民初的报纸传媒活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华人世界》是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2006年改版后新推出的一档节目。这也是中央电视台建台以来,首次推出的涉及全球华人华侨的节目。《华人世界》全方位地展现了全球华人在海外的生活动态.栏目播出后在海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不少华人华侨把栏目看作是交流的平台、情感的归依、精神的家园.收视率节节攀升。值此开播一周年之际.对《华人世界》的栏目特色、经营理念及发展趋势等作一个传播学层面上的分析.以期能给相关从业者提供些许参考和建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5.12"汶川地震那黑色的日子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经过40天的沉淀,时间距离生成了冷静与沉思,呈现了更多元的观照,为我们今天端详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以及重庆其他媒体在"5.12"地震中的相关新闻报道,提供了更多的视角和发现。实践和效果证明,汶川抗震救灾新闻报道是我市灾难性事件新闻报道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谭榷 《新闻记者》2007,(5):34-35
今年4月初,为世人瞩目的“重庆钉子户”事件终于以和解的结局而落下帷幕,这一结果是令人欣慰的,也是值得称赞的。现在,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新  相似文献   

13.
重庆报业市场差异化策略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吴江文 《今传媒》2005,(2):36-37
重庆报业在西部地区起步较早,但其发展在西部地区却相对滞后,明显地落后于成都和西安。如何使重庆报业进一步发展,这是值得业界和管理部门思考的重要问题。一、重庆报业市场的现状与同在西部的成都、西安两市相比,重庆的市场类日报的种数大致相当,但报纸发行总量和单家报纸发行量则有较大差距。目前重庆市场本埠报纸主要有《重庆晚报》《重庆商报》《重庆晨报》《重庆经济报》《重庆青年报》《健康人报》《渝州服务导报》《旅游新报》《重庆法制报》《新女报》和《都市热报》等报纸,加上重庆内刊报纸,总数已经超过了20家。2003年重庆全年出…  相似文献   

14.
《大观周刊》2006,(39):49-49
2006年10月1日,一个举国欢庆的日子。在这一天,龙润普洱广东湛江店在湛江一流的商业街区——城市广场盛大开业,这是云南龙润茶业集团继广州芳村店、广东清远店后在广东地区开发的又一重要连锁营运机构。这标志着龙润普洱在华南市场的开拓步伐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相似文献   

15.
重庆直辖市的设立,为重庆的发展史掀开了新的一页。为了与直辖前相区别并对直辖市寄予厚望,人们亲切地将重庆直辖市称为新重庆。新重庆肩负着"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探索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新路、搞好三峡库区开发性移民的三项战略任务;面临着关系全局的一百万移民、"九五"期间三百三十六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振兴老工业基地和防治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的四大难题。这既是罕见历史的机遇,又是空前严峻的挑战。新重庆为什么会崛起?崛起的新重庆将如何发展?新重庆的崛起对中国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将有什么影响?这些已经…  相似文献   

16.
《出版视野》2008,(1):16-16
重庆直辖后.重庆报刊业随着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不断繁荣发展。2007年,是重庆直辖10周年.重庆报刊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李波  何旭 《新闻导刊》2006,(3):24-26
2006年2月.《重庆日报》再次改版.与以往改版不同的足.此次新闻改革“不以形式的改变和版面的扩充为重点.而以内涵式发展和提高版面质量为重点”.进一步面向中高端读者.注重报道内容和报道手法的创新。以不断提高党报的权威性、指导性、服务性.提高党报的舆论引导水平。为此.重庆日报编委会把全新打造“重庆在线”版、“影响周刊”和重塑“特别关注”版作为此次改版的突破口.通过这三个方面带动全报社编采人员的意识、文风的转变.全力增强党报功能.提升党报核心竞争力。下面笔者就“重庆在线”版运行4个月来的情况作一个介绍。  相似文献   

18.
理歌 《出版视野》2005,(2):F0003-F0003
重庆渝中区半岛.历代为城区.只是近百年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城区扩大.半岛仅为重庆40个区县(市)的一小部分.面积9平方公里多一些.三面环长江、嘉陵江之水,一面是险要的浮图关。  相似文献   

19.
《报林求索》2009,(5):92-92
<正>天下最锋利,天下无敌,一剑既出,众剑称臣。不断创新,不断追求第一,正是重庆小天鹅的风格。火锅特色:1982年成立的老店,一直是重庆火锅发展的旗帜,先后创下五个第一:第一个发明"鸳鸯火锅",让重庆的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在重庆和国民党上层有利有节的斗争情景,散见于不少文献、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该剧则是在过去众多的反映这一题材基础上的集大成者。淋漓尽致地再现了那一风云聚合的时期.塑造出一个和观众心中一致的亲切感人、可敬可佩、平凡而伟大的周恩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