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化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我们若不是做了异化生活的帮凶帮闲,就只不过做了异化的对象,做了"看客和示众的材料"现代传媒如此发达,"人肉搜索"如此无孔不入,人们还能重返专制时代才有的无知、奴性和独裁吗?一群时尚达人还能粗鄙化、简单化、阴谋化吗?人们还能上当受骗吗?这是西方的一些哲人、艺术家、电影导演们思考的命题,却也是我们今天正经历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记者的境界     
谭世平 《今传媒》2008,(2):45-45
"这个人的一生都在流泪,都在寻找、都在歌唱、都在迸发,他来到这个世界上,似乎都是为了用尽半个世纪的时间,做成一件事:把自己一颗滚烫的心掏出来变成火把,高擎在行进的人们面前熊熊燃烧."  相似文献   

3.
秋良 《传媒》2003,(7):32-33
走进德国的书报亭,里面琳琅满目的各种报纸、杂志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看着种类如此繁多的杂志、报纸,人们不禁要发问,如此多的杂志,卖给谁?这些媒体的投资能赚钱吗?……  相似文献   

4.
秋良 《传媒》2003,(6):32-33
走进德国的书报亭,里面琳琅满目的各种报纸、杂志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看着种类如此繁多的杂志、报纸,人们不禁要发问,如此多的杂志,卖给谁?这些媒体的投资能赚钱吗?  相似文献   

5.
姜志 《网络传播》2004,(6):52-53
网络编辑的工作就是打字吗?我才明白网络编辑这个职业在不少行外人看来是多么简单机械,网络编辑被如此多的人误解了。  相似文献   

6.
《兰台世界》2014,(Z4):116-117
<正>现在各电视台举办名星达人秀,有的会因此一夜成名。我们不禁要问,明星的成功难道仅仅靠她的天籁嗓音吗?假如这个世上还只有文字,只有照片,只有收音机,假如还没有电视,没有互联网,这些名星能一唱窜红吗能搭上火箭的人毕竟是少数,然而这种现象告诉我们,现代媒体的强势地位正在异军突起,并日益成为一个人、一项专业或行业大展宏图的广阔舞台。档案专业不期望,也不可能如明星般一夜窜红,但是,档案专业也同样渴望社会的关注和人气的凝聚,因为只有  相似文献   

7.
《青年记者》2016,(3):11-12
1918年11月7日,梁巨川出门前问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梁巨川说:“能好就好啊.”说罢,就离开了家,为了一个时代远去的背影…… 2015年也正在远去,它的背影如此让人留恋.新常态下的中国和世界一道,在曲折中坚定前行.  相似文献   

8.
世界是平的吗?如果沟通顺畅,是的。当沟通改变了这个世界,新沟通技术的力量改变了我们与世界的沟通关系,重塑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影响到这个社会的运行,引导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心情。沟通从心开始,它是人们相互之间  相似文献   

9.
全民都在大跃进,新闻界也要来一个大跃进!许多新闻单位都在订规划搞措施,来促进思想上和工作上的大跃进!在这个时候,要请大家批判王中的反动新闻观点,有些人不免会发生疑问:大家正在忙着大跃进,谁有时间批判什么王中的反动新闻观点呢?这会不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呢?另一些人也许会说:王中的反动新闻观点算得了什么呢?还不是东凑西拼,乌七八糟的一盆杂烩吗?有什么值得大家批判的呢?另一些人也许会说:王中的反动新闻观点半年以前不是早就批判过了吗?为什么还  相似文献   

10.
编者的话:新闻综合频道的新闻节目不能成为“龙头老大”,原因何在?作者认为,还得从办节目的人自身找原因。因为是我们把“观者”养成了不良的思维定势。是如此吗?请看——  相似文献   

11.
《视听界》1993,(5)
乡镇广播站是面对什么人说话?有同志说:“是农民”。这说法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又总觉得还缺少点什么。县级台、站的听众,不也是农民吗?难道乡镇广播站的听众与县级广播台、站的听众一模一样,一点点差别也没有?最近听了彭丽媛唱的“我的父老乡亲”,受到了一点启发,感到乡镇广播岂不就是面对父老乡亲广播吗?我感到这种说法可以使得乡镇广播站与自己的听众  相似文献   

12.
崔岫闻的导师最初是这么劝她的:“你画点别的不行吗?干嘛画这个?这个东西在国内还不是很公开,有些人会把它当做性题材的。你知道吗?”  相似文献   

13.
新闻综合频道的新闻节目不能成为“龙头老大”,原因何在?作认为,还得从办节目的人自身找原因 因为是我们把“观”养成了不良的思维定势。是如此吗?请看——  相似文献   

14.
《传媒》2014,(8)
正近年来,传媒产业发展迅猛。2004年其产值只有2000多亿,2013年已达8900亿,翻了两翻。其15%到16%的增长速度,是世界传媒产业增长速度的3倍,且远高于同期中国GDP的平均增长速度。十年来传媒产业发生了哪些巨变?如此高的增速是如何实现的?未来十年还能保持如此高的增速吗?其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十年来,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  相似文献   

15.
有人要描写一个人物,他接触了这个将要被他描述的对象,并且还掌握了其若干轶事。甚至在几年以后,他还能在他的同事或朋友中,活灵活现、生动地谈起这个人物。那末,当他执笔为文,他也是如此地向他的读者描述吗?不,很遗憾,据我的经验远非这样。他常常  相似文献   

16.
陈俊 《青年记者》2016,(36):14-16
当前网络正改变我们的世界,媒介环境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当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的同时,广播还能继续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陪伴吗?当传统媒体都在被迫转型的时候,广播样态和广播表达方式会发生颠覆性变化吗?广播作为传统媒体中“伴随性”最强的媒体,到底何去何从?这都是所有广播从业者必须解决的问题.过去的一年,广播人做足声音文章,在创新广播表达方式、提升广播话语权上狠下功夫.在拓展音频使用的场景,探索全新的音频盈利模式上进行了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17.
"慢"许多时候可以战胜"快"这是一个信息奔涌与新闻力量都超越其它任何时候的时代,但也是新闻生产非常容易浮躁、跟风、迷失、追逐泡沫的时代.我经常自问的是,《南方周末》的报道与写作,能在热点消褪后还被人所记亿与称道吗?能真正为记录、解释这个时代提供有分量的东西吗?能把"易碎品"做成经得起时间与思想考验的东西吗?能留下与这个时代交相呼应的新闻作品吗?  相似文献   

18.
正"城镇化不是去乡村化。如果农村文化消失了,那么城镇化将是单调的。"——冯骥才村头的老槐树还在吗?村中的祠堂还有人去吗?红白喜事还像当年那样热闹吗?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让人们的"文化乡愁"情绪越发浓烈。今年春节期间"故乡在沦陷"的话题引起网友热议,《人民日报》还曾刊发专题讨论。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进以人为核心  相似文献   

19.
一个气势豪迈的词儿正在流行起来.这个词儿叫做:打造文化.常常从媒体上得知,某某地方要打造某某文化了.这文化并非子虚乌有,多指当地有特色的文化.这自然叫人奇怪了,已经有的文化还需要打造吗?前不久,听说西部某地居然要打造"大唐文化".听了一惊,口气大得没边儿.人家"大唐文化"早在一千年前就辉煌于世界了,用得着你来打造?你打造得了吗?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六一儿童节快到了,这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设立这个节日就是要提醒成人们要保护好儿童的合法权益,他们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他们快乐吗?健康吗?幸福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