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社会信息极大丰富的情况下,“新、快、活”是各新闻媒体所普遍追求的。广播中的现场报道就是一种具有鲜明的广播特点.能充分发挥广播优势的新闻报道形式,它是指广播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进行采访和报道,运用现场音响和记者现场口述描述新闻事实和现场情景的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2.
1.让广播新闻标题“响”起来 广播新闻“带响”无疑是广播的优势和魅力所在。大凡获奖作品,“带响”往往会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广播新闻作品是这样,广播新闻标题也应当“响”起来。  相似文献   

3.
广播与受众的双向互动是广播发挥自身优势、在大众媒介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的最佳选择。本文旨在对广播双向互动传播的各种发展模式进行回顾和对比分析,寻求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从传统广播到"播客"广播--广播传播理念的变化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拟从新技术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现阶段的广播理论。对于广播而言,目前最受瞩目的新技术当属基于网络的“播客”(Podcasting)技术。它的诞生是广播进化的一个转折点:它继承了传统广播的优势,并且成功弥补了传统广播的天然劣势。“播客”广播具有与传统广播相同的特点:一.传播迅速:二.可移动接收:三、接收设备都具有“便携式”特点。四.它们的用户都将是“动众”,即移动、流动状态下收听的人群。  相似文献   

5.
李利峰 《大观周刊》2011,(28):118-118
每一次突发事件发生的同时也是各家媒体之间的赛跑。如何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发挥好作用.是各家媒体不断自我要求、自我提升的方向。在近年来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始终能在一场场的新闻竞技中凸显其优势,发挥其他媒体难以替代的功能。本文从广播的发展历程、广播在突发新闻报道中的优势以及广播应该如何优化突发事件报道等方面入手,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6.
2003年是“中国广播发展年”。对广播优势的重新认识和广播资源的高效整合,是广播追求充分利用好其外部条件与加强内部改革和创新的必要条件,这不单纯是政策性要求的结果,也不仅仅是广播人热情召唤的回应,而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体现。本刊从本期开始特辟了“广播创新纵横谈”专栏,为旨在探讨广播改革创新者提供展现思想的园地。  相似文献   

7.
陈影 《声屏世界》2010,(3):56-57
面对新媒体的种种优势和咄咄逼人的态势.广播尤其是地市级广播应该做何选择?笔者认为要借鉴、借助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优势,扬广播之长,走竞合之路,开创新时期广播发展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8.
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崛起使广播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网络和广播的结合已经成为了广播发展的趋势,使广播增加了新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陆地 《视听界》2007,(2):64-67
无论是载体、内容还是形式,广播媒介都要与时惧进,但这种“进化”或者变化是以不丧失甚至能够放大广播媒介的优势或者与其他媒介的质的差异性为前提的.如果变来变去把广播媒介的特性丢失了,或者变成了别的媒介,那就失去了变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广播新闻是通过声音符号传播新闻的,长期以来,追求其可听性是广大广播新闻工作者的目标。众所周知,广播新闻具有传播迅速、通俗易懂等优势,但其线形的传播方式也造成广播新闻一个最大的缺点即稍纵即逝,如何在一定的时间内实现最有效的传播?让广播新闻不仅可听。而且  相似文献   

11.
马俊雅 《新闻传播》2009,(12):72-72
21世纪媒介发展的趋势是融合,广播与网络传播优势的结合是无法避免的发展必然。长期以来,电台以擅长现场直播为特色.但也因稍纵即逝而在与其他传媒竞争中显得后劲不足.传统的广播与最新的因特网越来越紧密地结合,改变着广播过去单一的传媒形态,形成一个交互传播的多媒体形态.为广播事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2.
广播媒介和其它媒介相比,有其独 特的优势,这一观点已是广播界的老话 题。然而,要把它变为广大广播新闻工 作者头脑中的意识,并且在这一意识推 动下使每个人在工作中发挥出广播媒 介的优势,进而使广播在激烈新闻大战 中占有一席之地,还有较大差距。 一、关于广播的优势 为什么“优势”话题在广播界一再被提起,就是因为广播媒介从表面看似乎没有优势,需要人们不断突破表象,深入内核,了解本质。 从表象上看,亦即从孤立静止的角度看,广播媒介与报纸、电视相比,确实存在差距: 1、信息量的差距。报纸凭借文字的表意功能而拥有无与…  相似文献   

13.
时下,广播带“响”一词出现的频率颇高,似乎只要一提到广播就有带“响”二字伴随。诸如广播创新——带“响”,广播好稿——带“响”,广播评论——带“响”,广播优势——带“响”等等。广播人更是将带“响”二字挂在嘴边,甚至成了炫耀的资本。  相似文献   

14.
广播新闻的优势是它的收听便利性、伴随性、相对信息量大的特点,基于此,笔者认为广播新闻的定位应该是读新闻的电子贴身秘书。广播新闻追求的不仅仅是快和先.而且更重要的是方便、综合,彰显服务性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专业广播的出现和对专业广播的经营.使广播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得到明显提高.其功能由以一般社会公众为服务对象转向以需求细化了的各个受众群体为服务对象,成为推动广播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专业广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6.
广电报是以周报的形式出现.以广播、电视为报道主体,是一份专业性很强的行业性报纸。声、屏、报作为三种不同形式的传播手段,又有着各自的传播规律和传播特点。三者的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尽量达到三位一体的立体式传播效果。就是广播电视报在报业市场上的最大优势。然而,广播电视报在目前的报业市场上并无优势可言。为什么会这样?笔  相似文献   

17.
覃倩 《中国广播》2011,(12):30-33
建设广播强国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广播大国,但离广播强国还有一定差距。从广播大国迈向广播强国,需要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加快推进广播体制机制改革,开办更多类型化电台,打造广播国际系列知名品牌,提高广播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广播经营性产业在文化产业中的地位,实施走出去战略等,注意从我国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广播传输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的合理对接,创造了连线报道这一新的节目形态。连线报道进一步强化了广播媒体快捷性的传播优势,将广播新闻的时效性推向了极致.为广播媒体所普遍采用。目前.以连线报道的方式传递新闻信息.在广播节目中比较常见。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直播中国》中.连线报道就是其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广播新闻不断求新求变,以适应新的竞争态势和社会需求.但是.从总体上看,广播新闻的弱势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原有的一些优势正在消失,原有的一些劣势更趋明显.听众群有减无增,社会影响力提升缓慢。如何提高广播新闻的竞争力.使广播新闻巩固原有的阵地.并不断夺取新的地盘?  相似文献   

20.
“快”向来被认为是广播新闻的独家优势,也是广播人一直以来引以自豪的特点。然而,近几年这个优势受到明显“威胁”。如,电视可以搞直播或者在不中断其它节目的情况下进行字幕插播。报纸也出现了早、午、晚报.似乎每个时段都有报纸在抢“快”。特别是网络新闻的迅速崛起,经常对新闻事件同步直播并且随采随发。尽管如此,广播新闻“快”的优势仍在。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顷刻间十万平方公里内,房倒屋塌,通讯中断,在这个重大新闻事实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