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改就灵》,则是披露了上海台新闻节目取得如此重大改进的”内幕”。电台在改革内部体制和机制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我们新闻机构多年来实行的条线分割、行业对口的运行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弊端甚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但是积重既久,要改也难。陈文炳台长说:“新闻单位深化内部机制改革,除了领导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决心要大以外,机遇是很重要的,就是要把握一定的‘气候’和‘条件’。”这番话,既讲了客观条件,又讲了领导的主观因素,看来两者缺一不可。相信同行们都可以从上海台的改革实践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2.
2011年8月,当我第一次听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这九个字的时候,十分不以为然。心想,作为一线记者,“基层”本就天天在走。“作风”向来如此,从未觉得有什么不对;而“文风”更是一个媒体多年养成的,哪能说改就改,改了还是不是原来的新闻了?因此得出结论,这不过又是一次轰轰烈烈的新闻运动而已。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从全国新闻传播教育学会到各主要新闻院校,纷纷举办以“媒介融合下新闻传播教育的转型”“新媒体时代传播教育的困境与创新”“媒体大变局与新闻传播改革”等为主题的研讨会.尤其是到了2015年,此类研讨会更是密集召开,各新闻学院的院长们穿梭于校际间的同主题研讨会,甚至出现同一天同城两所新闻院校举办同一主题研讨会的盛况.同主题的研讨会如此密集营造出一种强烈的氛围:新闻传播教育已陷入了困境,到了非转(型)不可、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了.然而,转什么、怎么转、改什么、怎么改却一直未能形成共识,依然是各说各话,讨论尚停留于必要性层面,未达至方法性层面.许多学校的改革只是对课程设置进行了一些调整,还远谈不上培养模式的转型.这就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新闻传播教育是转型还是坚守?  相似文献   

4.
俗套者,陈旧的格调也,在新闻稿的题材、角度、格局、表达上都时有所见。且举数例——其一,报道某件动人事迹,爱在开头或结尾说:这件事已在当地“传为美谈”;或者说:“受到了干群的一致赞扬。”其二,一些人物通讯的开头常见到这些说法:“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离退休人员或者别的什么人常年坚持义务做某件事,作者往往封之以“编外××”或者“不是××  相似文献   

5.
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政治体制的滞后已经越来越明显,“政治体制改革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但政治体制是一个很庞大的话题,正在进行的全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包括一些地方行政审批中心的建立,可以说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是一种努力和探索。”社科院政治学所政治制度研究室主任史卫民说。  相似文献   

6.
去年11月,围绕南京栖霞山发现的一幅“飞天”壁画,两家媒体在报道中唱开了“对台戏”。《××晚报》说《中国发现“东敦煌”》,《××日报》则称《专家质疑“东敦煌”之说》;《××晚报》称《国际学者盛赞“东敦煌”》,《××日报》马上来个《考古报道莫炒作》;《××晚报》紧接着以《既不可夜郎自大,也不应妄自菲薄——专家细释“东敦煌”》、《“东敦煌”为何长期遭冷落》“辟谣”和反诘……一时间,关于“东敦煌”的“争论”变成  相似文献   

7.
李长春同志指出:“要看到文化产品在本系统自身内循环就是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这个体制要坚决改掉。要清理奖项,增强奖项的公正性、权威性,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为根本评价依据。”确实,当前新闻评奖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8.
经常在一些非档案专业报刊上看到这样的新闻标题:“××珍贵档案在××档案馆被发现”,偶尔类似的新闻在档案专业刊物上也会“露一下脸”。读罢,总感觉是叫人搔了一下脚心——乐的不是地方。想来,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常在想,整个社会是不是误读了三中全会的决定。这场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大家听了可能会失望,不是经济体制改革,而是国家治理问题。今天我想谈谈关于这场改革的几个问题。三中全会已结束好久,四中全会也已经开过了。但是对于这场改革,可能大家和我一样,内心里还是有很多问号,有很多困惑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是改革开放30年来最让人困惑的时候。为什么这么说?以前我们也困惑,但困惑的是"改"还是"不改"。这次不一样,明确的说要改,而且专门通过了全面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报端上屡有让人“不大放心”的娱乐新闻出现。不妨举几个去年以来的例子为证,如“张艺谋要当电影局副局长”。“×××没当歌手大赛评委是因其素质差”、“××影片被禁”、“××影片开禁未作一处修改”、“××影片将是中国第一部分级影片”、“××被困雪山生死未卜”、“××因老公解职猛拍广告以贴补家用”、“《芬妮的微笑》参赛莫斯科电影节并获电影节奖”、“面对绯闻流言××快崩溃了”,等等。这几条“消息”经事实“检验”,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稍加分析,类似“娱闻”的产生可分如下三类:一是某些影视  相似文献   

11.
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2017年7月在央视热播,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开篇《时代之问》系统阐释了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往哪儿改”“为谁改”“怎么改”“如何改到位”等重大理论问题,勾勒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毫无疑问,包括出版在内的各行各业的改革将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在2017年7月12日召开的全国出版工作会议上,刘奇葆明确提出要“着力推进改革创新”,进一步要求“坚持深化改革,完善体现文化特点的现代出版企业制度”。现代出版企业制度的建构实际上应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方面。首先我们还是要重视出版企业正式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某日,市内开了一个通常的会议。记者去采访时,要求要短,要捞新的!可是,回来一看,仍然是好几页:导语,背景,会议规模,会场气氛,主要目的,到会领导,深远意义。还有讲话的内容:强调、号召,指出,××说,××还说,最后说……。这能短么?压,删,改。不说枝,不说叶,  相似文献   

13.
套句要不得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不少新闻稿中,字里行间,款式布局常见如下这种套句。××(领导)改变了……受到了群众好评。××(单位)改善了……受到了群众欢迎。××(科技人员)改革了……作出了贡献。大凡性质相同的新闻,皆有类似的开头和结尾。当然不是说这些话就是帮话,而是用的太多、太滥、太俗,成了风,成了套。也许有人会说,写新闻不是要求简短、精练吗?用上这一句可以省不少笔墨。诚然,这些话的“概括性”倒是很强的。它虽然可以使篇章短,却不能使文字精。这样的概括除了使人感觉报道内容空洞之外还能给读者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去看望一对老夫妇,他们正收听某地方电台广播。有则寻物启事说:“不慎将××市×××号房产证丢失……”老妇很惋惜,“哎!‘不慎将’这个人真马虎,好几次广播他丢东西了。”老汉说:“那天××(省)电台广播××市的新闻,不知为什么老说‘该死’(该市)”。对此,我们不能责怪二老的文化和欣赏水平,也无意挑剔这家电台的毛病,而应反思的是:正确运用广播语言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很有必要经常谈论和认真研究。早在1946年我国广播电台创建之初的《工作细则》就明确规定:“用字用词要力求念起来一听就懂,对于文言或难懂字句,要加必要的通…  相似文献   

15.
“领导重视是搞好档案工作的关键。”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错,然这不是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人员的专利,可以说任何工作都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如果把上面这话换成任何一句“领导重视是搞好××工作的关键,”我看照样让人颔首称是。但在如何达到领导重视的问题上,以前档案  相似文献   

16.
“上台阶”这个词儿,半年多来经常在报纸、广播、电视的报道中出现。党中央和省委根据邓小平同志年初南巡谈话的精神,都提出使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上一个新台阶,这作为奋斗目标,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也常常看到和听到这样一些提法:什么××市的经济发展,一年上了一个新台阶;××工作几年来已经跃上了一个高台阶;××厂上半年各项指标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县财政达到自给,消灭了赤字,登上了新台阶;等等。这些提法,其具体含义已远不是邓小平同志所提“台阶”的内容了,说它是自提标准,内涵不清,甚至把前进目标给模糊了,是不为过份的。  相似文献   

17.
这是我多年来从报纸工作岗位上观察到的一种现象: 报社里有不少年在五十上下的老记者,当年都是卓有才华的同志,写出过不少有影响的报道;有的早在二十来岁时,就已“崭露头角”了。可是,随着岁月的推移,这些同志的才华和影响,好象并不是在与日俱增,而是差不多在原地踏步,甚至在慢慢地“销声匿迹”了……是“江郎才尽”,还是“琵琶别抱”了呢?看来都不是的。  相似文献   

18.
画中有话     
“我现在已经不踢球了,因为我自己就是个球。” 马拉多纳来到中国时这么说。阿根廷媒体说他胖得都爬不动长城了。他的一名随从也说,“马拉多纳是足坛的卢西亚诺·帕瓦罗蒂,我指的不是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地位,而是指他们不可遏制的肥胖,连走路都没形了。”  相似文献   

19.
沈云骏 《新闻知识》2001,(11):25-25
“报纸上大多会议不爱看”,常有读者说这话。笔者只能报之以“苦脑人的笑”,而扪心自问,办报人又何赏满意呢?翻阅全国各党报,几乎无日不会,而已不止三会五会,并普遍占有版面重要位置,拖拉又长,把多少读者需要、感兴趣的新闻挤出一版。多而长且不说,在形式上又呆涩死板,“×时×地召开×会,××××等领导参加会议”一类八股味式的导语,多年来几乎每月都可抓到数条,在内容上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也不多,如此状况,怎能叫人加爱于会议新闻呢?笔者的上面这一番议论似乎是要否定会议新闻。非也,是事实如此,也是笔者议题的由头。…  相似文献   

20.
明星的价值     
明星的价值郑学步最近关于明星的话题又多了起来,有些还成为“热点”,如××非指定班机不乘,××、××被单位除名等,一时间惹得议论蜂起。其中是非曲直,不敢妄论,相信读者自有公断。明星非常人句比,身价自然非同一般,但这些是否就体现出他们的价值呢?由此想到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