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者需要新闻敏感,这是新闻学专业的常识。记者还需要有“办法”敏感。什么是“办法”敏感?在新闻采访中,记者常常会碰到采访对象无力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记者最初级的工作是发现并报道这些问题,这是新闻敏感范围内的事。那么,如何解决此类实际的问题和困难,以免这些问题和困难在其他人身上重演呢?记者应该有自己关于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或手段方面的思考。笔者把这种思考倾  相似文献   

2.
这里所说的“模糊”镜头,是指在电视新闻报道中,运用特技手段,有意使电视镜头中人物形象变得模糊不清,使人难以辩认。这种“模糊”镜头,通常是为了保护被采访对象而采用的。因为电视新闻形象直观,一旦上了电视,无论是正面亮相,还是反面曝光,都会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甚至会成为人们街头巷尾议论和关注的对象。因此,有时为了保护被采访对象不受打击报复,或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不受侵犯,或为了保护公民正当合法的隐私不被公开等,编辑、记者采用“模糊”镜头,对个别人物进行特别处理,这是无可厚非的。然而,现在的一些电视…  相似文献   

3.
靖鸣 《新闻记者》2007,(2):52-54
采访对象接受媒体采访会呈现“霍桑效应”著名记者艾丰认为:“电视的形象性常常给人比文字报道更真实的感觉,但是也不要忽略,‘招摇过市’的摄像机常常没有‘不露声色’的文字记者更能看到事物的原本面目,因为电视摄像机前的人们当意识到镜头正对准他们时,有可能夸大或隐瞒些什么”。~①  相似文献   

4.
在实际采访过程中.记者往往能听到很多的一面之词,这些“一面之词”中有真也有假。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稍不留意就会被采访对象所蒙蔽,如果过分信任采访对象或者不加分析地采访报道,极易造成报道失实。所以在采访这些“一面之词“时,记者就要练就“火眼金睛”,要善于在纷繁现象中去伪存真,给受众一个真实的、理性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民生新闻看似简单,但在采访技巧和事后服务等细节上如何体现“民意”则大有讲究。例如,有些记者在接到突发事件的线索时,会有意或无意地问“:车祸死了几个人啊?”“还有几个没死的啊?”等,这是对新闻当事人缺乏应有的尊重和关心。在报道交通事故、凶杀案件、火灾等灾难性事件时,镜头画面都要特别注意处理,如特技处理、马赛克等的遮挡,对死者或者伤者的画面少用特写镜头等。这些点滴的细节,都暗含了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尊重。做投诉方面的报道,有的记者经常会在稿件的结尾加上一句——“某某部门目前已经介入到某某事情的调查中”。但不能因此认…  相似文献   

6.
民生新闻看似简单,但在采访技巧和事后服务等细节上如何体现“民意”则大有讲究。例如,有些记者在接到突发事件的线索时,会有意或无意地问“:车祸死了几个人啊?”“还有几个没死的啊?”等,这是对新闻当事人缺乏应有的尊重和关心。在报道交通事故、凶杀案件、火灾等灾难性事件时,镜头画面都要特别注意处理,如特技处理、马赛克等的遮挡,对死者或者伤者的画面少用特写镜头等。这些点滴的细节,都暗含了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尊重。做投诉方面的报道,有的记者经常会在稿件的结尾加上一句——“某某部门目前已经介入到某某事情的调查中”。但不能因此认…  相似文献   

7.
通常情况下,广播记者在听众面前要比报刊记者在读者面前“曝光”的机会多,录音通讯、录音新闻、现场报道中人们常常会听到记者的声音。常言道:“听其声,知其人”,因此,广播记者“开好口”尤为重要。 在一些录音新闻的报道中,我们时常会听到一些记者的提问,不是傲气十足,就是嗲声嗲气,两者听起来都让人不舒服。还有的记者由于事先准备不充分,提出的问题含糊不清,令人费解;  相似文献   

8.
“养”新闻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耕 《新闻前哨》2003,(5):29-29
在新闻实践中,虽然时效性一直是记者和媒体十分推重的,但常常有一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由于种种原因,暂时不便报道。对于这些新闻线索,给予一段时间的关注、等待或者有意识地导引却是最好的办法,这个过程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养”新闻。 一、“养”新闻是为了增大新闻价值 在采访活动中,我们所遇到的事件性或非事件性新闻基本上是渐进的或者动态的,但有少部分却是相对静止和孤立的,有些有价值的线索虽然有过发展和推进,但后来却因为某种原因出现停止。对于这些静止、孤立或停止的线索,有的是因为暂时找不到报道的由头,有的则需要记者去主动培养。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电视台记者,扛着摄像机记录生活的真善美时,采访对象普遍很配合;而当曝光其中的阴影,用镜头"鞭笞"假丑恶时,则经常遇到心存抵触的采访对象。为了采访继续,有的记者在遇到抵触时,会穷追不舍,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长期在教育领域工作的新闻人,在基层采访的时候,笔者常常听到一些教育人士抱怨,他们害怕记者。不是怕记者报道或者曝光,而是怕一些记者胡报道、乱批评,对教育领域的事件事故动辄抡棒子:校舍改造欠款被包工头锁门,是教育领导工作不力;两个学生打架出了事,是学校管理无方铸成大错;甚至学生负气出走,也不问青红皂白,统统都是教师惹的祸……这些批评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给教育管理和正常的教学秩序带来了很大的干扰,有的还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对此,不能不引人思 索 。 这些教育批评报道之所以会产生较大的负面效应,原因主要有三。…  相似文献   

11.
阅读报纸,读者常常会因为一些细节问题对报道的真实性存疑,特别是频繁出现的“张先生”、“李小姐”、“刘女士”……这些人到底是记者真的采访对象,还是记者坐在办公室里“合理想像”的人物呢?  相似文献   

12.
1.批评报道采访遇到的种种阻挠。批评报道正在遭遇越来越多的阻挠。2004年11月8日中央台《媒体广场》摘引一家报纸的报道:当前批评报道的采访超半数以上受到种种阻挠。而阻挠采访的方式和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一是拒绝采访:一些单位得知记者要去采访,如临大敌,或大门紧闭,或派重“兵”把守,让记者吃闭门羹:一些单位人去屋空,唱起空城计;一些单位让记者找不到采访对象,不是你推我来我推你,就是躲避采访:有的则当面声称拒绝采访或拒绝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基层采访,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单位领导向我们诉苦说,现在个别媒体的记者在基层已经到了令人讨厌的地步,太有损于记者的形象了。有的到单位采访非“一把手”不见,似乎没有“一把手”出面陪同,就体现不出记者的“价值”;有的把新闻当成谋取个人利益的“跳板”,不给好处“不动手”;更有甚者,个别记者打着舆论监督的幌子,为了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动辄就用“曝光”、“见报”等手段来要挟基层,不达目的不罢休。难怪有人把记者列入了“三防”重点对象。   新闻记者有舆论监督的权利,那么谁来监督记者呢 ?这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一条16名记者遭公安局“封杀”的消息在新闻界引起很大震动:2002年7月26日,一封题为《关于个别记者涉警曝光失实情况的函》从兰州市公安局发出,函中称:“今年以来,个别记者因采访不深入,出现了一些严重失实的报道,这些失实报道既违背了新闻报道客观真实性的原则,也损害了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形象,给公安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鉴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和保密性,今后以上记者再不宜到公安机关采访,各分、县局和市局机关各部门将不予接待。”这次“封杀”记者行动共涉及兰州市6家都市类报纸共16名记者。(见2002年8月8日《南方周末》) 据笔者所悉,此事件只是记者遭“封杀”现象的又一个新的例证。某一政府部门或组织拒绝接受某一或某些记者采访的“封杀”记者现象发生已经有一段历  相似文献   

15.
陈杰 《声屏世界》2002,(11):30-32
随着近些年电视法制节目在全国各级电视台的兴起和热播,有关这类节目如何选题、策划,以及电视媒体怎样报道案件,避免新闻侵权等方面的论述或研究文章已经有了不少。身为一名法制记者,笔者从这几年的工作体会来讲,有一个问题感触颇深,那就是在做这类节目的过程中,要想成功采访到案件当事人,不仅要花不少力气,还要费很多的脑筋。由于电视法制类节目自身的特殊性,前方记者在对案件进行采访的时候,常常会遭遇“闭门羹”,这一点相信很多同行都深有体会。因此,让采访对象开口,以便顺利完成采访任务,就成为困扰采访者的一大难题,同…  相似文献   

16.
胡芳  毕芳 《新闻前哨》2005,(10):64-65
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一书中写到:“电视的形象性常常给人比文字报道更真实的感觉,但是也不要忽略,‘招摇过市’的摄像机常常没有‘不露声色’的文字记者更能看到事物的原本面目,因为电视摄像机前的人们当意识到镜头正对准他们时,有可能夸大或隐瞒些什么”。的确,由于电视新闻特有的制作设备——摄像机的存在,使得每个人在面对镜头时都会有有意或无意的表演行为,就有可能夸大或隐瞒些什么。这就是新闻采访中的“霍桑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民的记者,如何用好手中之笔,行使好自己的采访权、报道权?依笔者之见,重要的是记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记者的可贵可尊之处,就在于不为名利所诱,甘做党和人民的喉舌,敢于仗义执言、伸张正义。近日亲眼目睹一组电视实录镜头,感触很深。2001年11月14日晚,中央电视台在《焦点访谈》节目中,对某贫困落后地方的一个乡政府通过非法渠道筹集资金,大兴土木建造豪华办公大楼一事进行曝光,其中有两个镜头发人深省:当地乡政府领导为阻挠记者采访,亲自出马两次到记者住宿之地偷送“红包”,第一次为现金1万元,第二次为现…  相似文献   

18.
杜华赋 《新闻界》2003,(1):60-61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千方百计拒绝记者采访。按理说,企业要打造品牌,塑造形象,扩大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新闻媒体。那么,这些企业为何不欢迎记者采访呢?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记者素质较低。有些新闻单位的记者到企业来采访,不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采访,掌握第一手资料,千方百计抓“活鱼”;而是住在高级宾馆里,找人送些文件、简报来拼凑,有的甚至叫该企业的新闻干事把稿子写好,署上自己的名字就行了。然后就向企业有关人员暗示或公开索要礼品和“红包”。有的记者公然带着“情人”来“采…  相似文献   

19.
探析新闻采访中的“霍桑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新闻采访中的“霍桑效应”现象 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一书中写到:“电视的形象性常常给人比文字报道更真实的感觉,但是也不要忽略,‘招摇过市’的摄像机常常没有‘不露声色’的文字记者更能看到事物的原本面目,因为电视摄像机前的人们当意识到镜头正对准他们时,有可能夸大或隐瞒些什么”。  相似文献   

20.
《新闻前哨》2010,(10):7-7
杨初亮在2010年第9期《新闻实践》上撰文说,阅读报纸,读者常常会因为一些细节问题对报道的真实性存疑,特别是频繁出现的“张先生”、“李小姐”、“刘女士”……这些人到底是记者真的采访对象,还是记者坐在办公室里“合理想象”的人物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