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现场短新闻用作者在新闻发生现场捕捉到的细节、材料来报道新闻事实,以"活动"着的视觉形象和现场画面来传递信息、报道事实、感染受众。报纸的新闻采写应该充分借鉴现场短新闻现场感强这一特点,这是它增强与电视传媒竞争的有力手段之一。 第一,现场感可以增强报纸新闻的真实感、可信性。 报纸新闻多选用现场发生的可触、可感、可视的事实材料,可使新闻更具有个性、具体性、富有动感和生活气息,增强报纸新闻的真实感和可信性,使受众信服。 解放军报1998年7月对日一版的新闻《共产党员的位置在水线》,记者运用视觉新闻或目…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广播电视经济宣传的改革,提高经济宣传的水平,广播电视学刊研究会和徐州人民商场联合,于1991年10月上旬,在江苏省徐州市举办了“淮海杯”全国广播电视学刊经济论文评选,获一等奖作品6篇,二等奖作品12篇,三等奖作品18篇。这是对广播电视系统经济宣传问题研究成果的一次检阅。为便于广播电视宣传工作者阅读,现将获得一、二等奖的作品按入选序列逐篇摘要简介。限于篇幅,简介只是这些作品的一部分有新意的或有启迪作用的观点,供大家进一步思考、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现场报道是广播电视新闻特有的一种体裁,它是广播电视记者在事件的现场直接报道新闻的一种方式。同一般文字新闻或录音新闻相比,这种报道方式不仅具有更强的现场感和真实感,而且形式活泼,感染力强,更能体现广播电视的优势和特点。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广播电视,已经将它作为报道新闻的主要方式之一。近几年来,我国的广播电视也越来越多的开始采取这一方式报道新闻。这说明,我们对广播电视新闻宣传规律的认识,有  相似文献   

4.
<正>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机关党委、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宁波广播电视集团联合举办,《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辑部具体承办的第十五届宁波广电杯“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文艺思想与实践”主题征文活动于2021年3月启动,2022年1月截稿,总计来稿178篇。《学刊》编辑部对参赛作品进行初评,定评会于2022年8月4日在浙江宁波余姚举行。评选出一等奖作品15篇、二等奖作品20篇、三等奖作品25篇。获奖作品将结集出版,并将在适当时候举行颁奖研讨会。附获奖目录。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与台州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辑部承办的‘台州广电杯'重大突发事件与媒体应对策略有奖征文活动圆满结束。本次征文活动得到业界、学界同志的积极响应,共收到稿件217篇,编辑部根据征文要求对参赛作品进行初评,入围169件作品。4月13日,由中广协会领导、台州广播电视总台领导、中国传媒大学专家、《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辑部共同组成的评委会对参赛作品进行定评,共评选出一等奖作品6篇、二等奖作品12篇、三等奖作品22篇、优秀奖作品129篇。  相似文献   

6.
中国记协主办的第三届全国现场短新闻评奖最近揭晓。这届是评选1991年7月1日到1992年6月30日刊播的“现场短新闻”作品。报纸、通讯社共有100篇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10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60篇。解放军报的参评作品《战士永远是和平的使者》,在报纸、通讯社组评比中是唯一获得全票通过的一等奖作品,现将这篇作品以及对它的点评文章一并刊载,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7.
中国记协主办的第三届全国现场短新闻评奖最近揭晓。这届是评选1991年7月1日到1992年6月30日刊播的“现场短新闻”作品。报纸、通讯社共有100篇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10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60篇。解放军报的参评作品《战士永远是和平的使者》,在报纸、通讯社组评比中是唯一获得全票通过的一等奖作品,现将这篇作品以及对它的点评文章一并刊载,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8.
尤爱华  张健 《视听界》2000,(4):23-23,29
1998年,在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下,徐州市广播电视系统有55件作品参加’98江苏广播电视奖的评选,结果有44件作品获奖。其中特别奖1件、一等奖4件、二等奖18件。徐州电视台的社教专栏《社会大观》还获选“首届江苏广播电视十大名专栏”荣誉称号。本文试图在分析以上部分获奖作品的基础上,对地方台广播电视新闻社教节目如何创新创优作一  相似文献   

9.
毕云川 《今传媒》2012,(5):44-45
现场报道在目前电视新闻类节目中越来越多,正成为电视新闻报道的主流。电视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向摄像机(观众),以事件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作的口头报道。现场报道的基本特征:记者出图像、(记者身临现场进入画面);现在进行时(新闻事件正处于发生、发展之中);完整同期声(有现场声音)。现场报道有时效性强、可信性强、现场感强和信息量大等特点。新闻真实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生命力所在,现场感与参与感带来真实感,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有助于其现场真实性的表现第一现场升腾新闻现场报道主题。  相似文献   

10.
记者杜红报道:由全国广播电视学刊研究会与江西《声屏世界》月刊联合举办的“声屏世界杯”’94全国广播电视学刊优秀论文评选9月24日在南昌揭晓。全国广播电视系统39家刊物共81篇论文参评,共评出一等奖7篇、二等奖20篇。  相似文献   

11.
徐立生 《视听界》2004,(5):51-52
从2001年开始,准安人民广播电台、淮安电视台,联合党政有关部门,优势互补,互助共赢,已开办广播《行风热线》节目120多期,户外直播15期;电视党建栏目《走进现场》,播出60多档。这两个节目都已经成为当地的名牌节目。人民时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央电视台以及省内多家媒体作了报道。《走进现场》被中组部评为“党建优秀栏目”。一批节目在全省广播电视节目评比中获一等奖,其中《粮食银行》还获得2002年度中国广播电视社教节目二等奖。  相似文献   

12.
冯越 《新闻知识》2000,(4):15-16
冯越1949年生,广东省阳江市人,1982年毕业于鞍山钢铁学院物理专业。1982年夏天到大连日报社工作。1993年被评为主任编辑职称。1988年获全国好新闻奖(言论《一个人真能承包一百个厂吗?》,二等奖);1998年获中国新闻奖(言论《另一种溃堤》,二等奖)。 当我得知,我写的言论《另一种溃堤》获得1998年度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之后,不由得回想起那场亲身经历的抗洪斗争,回想起在抗洪前线度过的日日夜夜。自己得以参加这场永垂史册的伟大斗争,感到特别荣幸,而这篇作品则是面对滔滔洪水追根求索的思想结晶。 一…  相似文献   

13.
2000年金秋十月,江西省第二届“十佳记者、编辑”评选揭晓了,宜丰电视台台长胡志强榜上有名。喜讯传来,同事们为他高兴、更为他坚韧不拔、刻苦求索的敬业精神赞叹不已。 胡志强自1992年公开招聘进台后,他在基层声屏一线摸爬滚打,练就了扎实的业务功底。由他主创的广播电视作品先后有22件次在地级以上获奖,其中有12件次在省级以上获奖。录音专题《悄然兴起的民间流通联合体》获1998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对农村广播优秀节目二等奖和 1998年度江西广播奖一等奖;电视新闻专题《村民质询会》获1999年度江西新闻奖…  相似文献   

14.
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广播电视传播专业,同年7月进入河南电视台,在经济部任《财经快讯》和《今日信息》节目主持人。1997年10月至今在都市频道任《都市报道》主持人,并主持过多种类型的节目。曾获1997年度河南省优秀播音与主持作品奖一等奖、1998年度河南省优秀播音与主持作品奖二等奖等奖项。  相似文献   

15.
《农村普通党员的楷模——靳月英》是鹤壁日报推出的典型报道,这篇长达万余字的人物通讯,1998年12月22日在鹤壁日报头版头条配评论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河南日报等媒体纷纷报道了她的先进事迹。鹤壁市委、市政府迅速作出了开展向靳月英同志学习的决定。鹤壁市市直各部门及县区纷纷召开座谈会,下发《通知》、《决定》,要求掀起学习靳月英热潮。这篇通讯在1998年度河南省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了特别奖。一篇好的作品凝结着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回忆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我们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翻阅9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集时,被一篇题为《战士李向群为抗洪抢险捐躯》(原载《湖北日报》1998年 8月 25日)的人物消息吸引住了。当我认真仔细地阅读完全文之后,我认为这篇人物消息荣获二等奖是当之无愧的。从写作上来说,这篇消息的特点主要在于下述三点: 一是选择的题材有重大政治意义。我国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因此,尽管新闻作品的题材应该丰富多彩,但必须抓住党和人民关注的重大题材做文章。这篇报道,通过反映李向群为抗洪抢险英勇献身这一事实,体现了中国…  相似文献   

17.
一“现场新闻”,也称“视觉新闻”、“目击新闻”、“现场速写”、“特写”等,它是记者或通讯员亲临现场,通过耳闻目睹采写的新闻。这种报道方式贴近现实生活,真实感强;能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可读性强,从而使新闻作品易于贴近读者。一般来说,现场新闻有以下特征: 一、可感性。现场新闻必须写出特定的现场氛围,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在现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精彩镜头,典型场面。通常的消息侧重于文字记叙,现场新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广播电视事业飞速发展的需要,活跃广播电视学术研究气氛,山西省广播电视厅的《广播电视业务》和《山西广播电视报》联合举办了首届「声屏奖」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论文有奖征文评比。最近评比揭晓,从收到的近四百篇论文中评出获奖作品十八篇。其中一等奖三篇、二等奖五篇、三等奖十篇。  相似文献   

19.
1996年,是我在学者型记者之路上获得丰收的一年。这一年,在采写200多篇消息、通讯、深度报道、新闻评论、录音报道(其中20多篇被《人民日报》、新华社、《湖北日报》等省以上新闻单位采用)的同时,还通过了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论文答辨,获华中理工大学颁发的法学硕士学位证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的同等学历;学术论文《从三篇新闻分析看问题报道的运用艺术)}获湖北省第四届广播电视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全国二等奖;撰写的第一部新闻学专著《新闻人才论》由远方出版社正式出版。这三块“砖头”,奠定了我申报主任记…  相似文献   

20.
1990年设立的中国新闻奖,是我国综合性优秀新闻作品的最高奖。在已评选的九届获奖作品中,军报有6篇报道军事训练的作品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这六篇获奖作品是:《黑脊梁——记广州军区某团连长李邦亮》,获第一届通讯二等奖;《上等兵荣剑研究军事学术展露才华》,获第二届消息二等奖;《一军转干部在数百人的竞争中独占鳌头——马进仓洛阳竞选记》,获第三届通讯三等奖;《说说咱的硕士连长》,获第七届通讯三等奖;《我军在台湾海峡成功举行三军联合作战演习》,获第七届消息一等奖;《沈阳军区某集团军兴起科技大练兵》,获第九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