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之一的《中国青铜器全集》是文物出版社于本世纪末奉献给世人的一项重要出版工程。以铜、锡合金铸成的青铜器,是优秀的工艺美术品,是古代科技和艺术的伟大结晶。中国青铜器精美绚丽,品类繁多,风格独特,在世界青铜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国青铜...  相似文献   

2.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品中的杰出代表.地处美国纽约的首阳斋系由宁波籍旅美华裔著名收藏家范季融创建,注重青铜器所蕴涵的文化与学术内涵,多年来珍藏有百余件中国古代青铜文物,被视为当今世界该艺术门类的重要私人收藏之一,在海外收藏家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3.
与西方不同,中国青铜器主要是作为一种礼器出现的,并与古代的礼乐制度融为一体,发挥了重要的文化和政治功能,这也使之成为世界青铜时代的一朵奇葩。"信以受器,器以藏礼",青铜器在殷周时代既是沟通人与神的媒介,又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象征物,更是政治治理的工具,还一度发挥着记功叙事的书写媒介功能。墨子将"书于竹帛"和"镂于金石"对举说明了中国青铜器的媒介属性。殷周青铜器在上古的文化与政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倚重于时间的媒介,青铜器形成了一个"媒介域":它既影响了中华礼乐文明的形成,更促进了中华文明的传承。发掘传播史上的青铜时代既具本土价值,也具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树满 《大观周刊》2011,(5):108-108,60
商代晚期是中国青铜器的核心时期,它矗立于奴隶时代文化的巅峰,它的创造经验不但直接影响了当时各个不同的艺术门类,而且直接为西周前期所继承。尤其是商代晚期青铜器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为两周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使中国的青铜文化达到了第一次高峰。  相似文献   

5.
如果要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里,找出一种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许多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当然是中国戏曲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最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神韵和风格的一种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6.
我们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具有东方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中国绘画、书法、雕塑、工艺美术有着丰富的遗产。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图案,殷周时代的青铜器,战国楚帛画中龙的形象,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敦煌的壁画、彩塑,云冈、龙门的石刻,民间的剪纸、皮影,中国画、版画以及成套的精致优美的书籍装帧设计,都为我们设计者提供了珍贵的学习资料。书籍装帧设计要适合中华民族的欣赏习惯,要采用我国  相似文献   

7.
陈星彤 《大观周刊》2011,(44):125-125
现代越来越多的住宅设计非常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传统书法艺术作为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之一,常常在住宅设计中被作为直接或者间接的元素来使用。而中国的书法又有着数千年的历史,集儒、道、佛三家哲学文化于一身,蕴含了深邃的文明,并且有着极为丰富的艺术形式,因此,在住宅设计中,恰到好处的融入传统书法艺术,能对住宅环境的美起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万惠玲 《图书与情报》2020,(1):140-144,F0002,F0003
中国纸马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千年,融中国传统信仰观念、民俗文化与艺术创造为一体,成为中国木版画文化遗产中丰富而复杂的类别。纸马多见诸于民间,俗信所用,产地颇多,其艺术审美可谓是殊有稚气、蔚成大观。纸马不仅具有拙趣的艺术特征,更具有重要的尊崇功用、教育功用、审美功用的文化价值。新时代国际视野下由于艺术领域的拓展纸马艺术符号有着更广阔的传承应用与流播空间。  相似文献   

9.
青铜器是我国古代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蕴含重要的历史、艺术及文献信息。青铜器图录与研究专著、学术论文、资料集成一样,都是常见的学术研究成果,选择哪些内容、以何种形式体现,往往与编者的学术理解有很大关系,也与策划编辑的角度密切相关。文章对近些年出版的私人收藏类、博物馆藏品类、资料集成性、学术研究性等青铜器图录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各类图录的编写特点,以便为将来有关青铜器方面的选题策划作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的器物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的特征,透过中国器物发展,可以看到一部完整的中华文明史。《国家宝藏》以国宝重器为载体,讲述器物从"有器之用"到"器以藏礼"内涵演进的过程;以文化传播为核心,追溯陶器、青铜器和玉器等国宝发展历史,通过一件件文物展现中华文明的进程;以承继弘扬为目的,透过器物表达"守护"主题,展现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涵。从器物自身到器物、文化、国运相结合的形式对民族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刻字于石,传于后世,是中国历代以来的传统.与甲骨、青铜器、简犊、帛书等一样,石头自古即成为记录文字的重要载体.实际上,中国刻石的兴盛是汉代以后的事情,汉代的刻石堪称中国石刻的原点,甚至称之为古典也不为过.因此汉代碑刻是研究汉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也是中国石刻的原点和古典.汉代碑刻包含了两汉时代的碣、碑、墓志、画像石题记、摩崖、石人石兽题字、黄肠石题字、居住建筑类石刻题字等所有的石刻文字,是严谨和规范的学术概念,不包含没有文字的汉代艺术石刻.汉代碑刻是研究汉代社会风俗、意识形态、历史史实以及文化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强劲的科技背景与鲜明的后现代文化特性,使新媒体艺术成为信息时代最前沿的艺术样式,也成为当代艺术教育领域最活跃和最有朝气的新动向.当前新媒体艺术教育重要的任务是合理借鉴国外高校、研究院所较为成熟的教学经验及课程设置,并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特殊国情接榫,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新媒体艺术课程体系;关注文化精神的执守,创造传统文化与新媒体文化和谐共荣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董雷 《传媒》2021,(14)
声乐艺术是一种以人声音调为表现手段,形成的音调与语言相结合的音乐形式.声乐艺术形态作为表现内容和形式相结合的有机体,在题材、体裁、行腔等方面表现出了瑰丽多姿的艺术内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者.由张帅所著的《中国声乐艺术的民族化发展与传播》一书在梳理了中国民族音乐悠久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当今世界声乐艺术领域的地位和发展现状,揭示了民族声乐艺术发展与文化环境的关系,探讨了当前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播策略及民族化发展路径,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以及民族声乐艺术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文化图书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思想和文化,封面是展示中国形象和中国元素的重要载体,封面设计是通过艺术形象设计来反映图书内容的创新过程.新世纪以来,封面设计正在向传统回归,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设计中,并升华为对中国文化艺术精神和中国形象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5.
郭艳燕 《兰台世界》2013,(12):138-139
音乐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受社会结构的制约,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出现了一股复兴中国古典音乐的文化氛围.郑觐文先生就是当时著名的民族音乐家之一,他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对中国民族音乐的振兴有着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受社会结构的制约,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出现了一股复兴中国古典音乐的文化氛围。郑觐文先生就是当时著名的民族音乐家之一,他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对中国民族音乐的振兴有着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海外归来的吴轲阳有着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感,代表东方文明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被如此接纳、认同、推崇。艺术无国界、文化无国界。2023年,在意大利比萨尼宫的一次展览,让吴轲阳深刻感受到,潜心行进的艺术道路有了质的突破,将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融入自己的作品,因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而获得世界认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唐山皮影艺术》一书,由我国著名皮影研究专家、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魏力群教授撰写。该书涉及中国皮影的分布、唐山皮影的源流发展、民俗传说、唱腔剧本、操纵表演、造型特征、雕刻工艺、著名艺人等,全方位、立体化地介绍了这一传统艺术瑰宝,同时选入自清代以来各时期皮影雕刻艺术的精品800多幅造型。该书是一部有着重要学术价值和广泛艺术欣赏性、资料性的大型精装彩印图册,以中、英文对照编排,面向国内外发行。此书对研究我国民间传统文化,包括民俗、戏剧、美术、文学均有着重要的价值。《中国唐山皮影艺术》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是重要的文化机构,在文化传承中有着独特的作用。民国时期,四川省立图书馆多管齐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一是通过收藏古籍,使得一批珍贵古籍免遭损毁,流传至今,借以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二是通过群体和个体相结合的学术活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条件;三是通过创办刊物、举办展览等方式传播传统文化,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这显示了四川省立图书馆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是我们观察民国时期公共图书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20.
李云  曹金 《传媒》2021,(11)
伴随"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传统文化迎来了发展契机,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绽放光彩.中国声乐艺术印刻了传统文化的标记,体现了民族艺术创作者的非凡智慧,具有不可比拟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需要继续加强文化建设,助力声乐艺术的民族化发展与海外传播.由张帅所著的《中国声乐艺术的民族化发展与传播》一书探讨了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全球化背景,阐释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内涵,预测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播现状,提供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路径.该书重点突出、结构完整、理论性较强,对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