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提升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遵循"着眼针对性、突出主动性、增加体验"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生活,在活动中感悟道德,在体验中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2.
谈明 《大观周刊》2011,(49):86-86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阶段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丰十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丰十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谢雄恩 《大观周刊》2012,(50):197-197,253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我们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课堂自然就成了我们实现教学目标的主阵地,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就成了实施这个目标的主旋律,我们应该根据课程内容,多视角经营课堂,让课堂充满爱,让课堂动起来,让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4.
蒋云玲 《大观周刊》2012,(6):237-23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品德与社会》课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5.
莫国成 《大观周刊》2012,(48):235-235
人生于世.立德为先:教师之职.师德为上。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仪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使自己思想、品德、道德、行为均为学生的表率、社会的表率。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中华民族注霞师德传统。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师德的内涵也存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一名师德高尚的教师.传道。不仅传学问之道,更要传为人之道;授业,不仅要授学业.更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解惑,不仅要解共同之惑,更要解个体的特殊之惑。  相似文献   

6.
刘显海 《大观周刊》2011,(19):243-243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小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常识、政治法律常识、日常行为规范或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品德教育的过程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的学习和教师的课余教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并教育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付诸行动,提高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7.
陈廷梅 《大观周刊》2013,(1):161-161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实践锤炼法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同时也是德育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既增知长智,又培育品德,锤炼操行。首先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数学作业的训练,培养学生严格认真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8.
刘卫红 《大观周刊》2012,(49):211-21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那么.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呢?尤其针对农村的教学有何途径?  相似文献   

9.
李永新 《大观周刊》2011,(6):104-104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切实做到“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内容生动平活,教学途径多样灵活”,使我们德育工作走出照本宣科,走进多彩生活!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使学生认识自己、修正自己、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新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任务,并部署实施作为学术研究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和行业应用型高端人才培养的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  相似文献   

11.
张国庆 《大观周刊》2012,(17):166-166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渗透对学生的品德思想进行教育。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强,学生乐于学习的科目。教师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和行之有效的。本人就学科教学中如何在课堂上结合知识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2.
黄文  施挺波  丁柳青 《大观周刊》2012,(24):197-197
教师威信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教师只有具有良好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具有了解和教育学生的能力,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品德,才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良好的印象,这些都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基础和保证。教师威信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在教育教学中将发挥独特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应积极的树立教师威信。  相似文献   

13.
黄继忠 《大观周刊》2013,(2):175-175
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是素质教育向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学生思想品德如何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品德的示范性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只有以身五教,为人师表,才能确立自己在教育中的地位。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有力说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王强 《大观周刊》2013,(11):328-329
问题一:评价语言单调 表现(一):重复学生回答 众所周知,品德教师大多是南语文老师担任.而语文老师上课容易“话多”,所以就导致了品德课教师语言罗嗦.轻率重复学生或自己的话。当然,有的时候重复是必要的.比如要突出某个重点内容或独特的见解.学生的发言声音较轻导致大家没听清楚等。但是,更多时候,教师的口头重复是低效的甚至无效的.如对学生一般性回答和评价的重复等。这样的口头评价挤占了许多本该属于学生的时间,导致课堂节奏迟缓.枯燥乏味.效率不高。  相似文献   

15.
韩贵才 《大观周刊》2011,(24):21-21
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与时事教育、学校日常思想教育工作、校外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品德)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班主任、政教处、共青团(少先队)干部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学校的德育任务。  相似文献   

16.
王建华 《大观周刊》2010,(41):130-130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确直了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的相互联系。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与时俱进,要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社会实际生活与化学教学的联系,努力使化学教学内容社会化、生活化。  相似文献   

17.
张荣福 《大观周刊》2012,(31):224-224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宗旨是提高青少年的公民素养。概括地说.就是使学生在了解和认识家庭、社区、国家等不同范围的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在学习祖国国土、文化、民族和历史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爱父母、爱学校、爱老师同学、爱家乡、爱祖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逐步形成道德规范意识,认识人际关系,形成社会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形成基本公民素质奠定基础。所以课程的内容构建不可能依据某个系统学科来组织.而特别适宜有机融合各领域学习内容的综合主题的构建方式。  相似文献   

18.
胡艳龙 《大观周刊》2012,(10):197-197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作文要求 “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强调“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能在作文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写出具有鲜明个性的作文。因此,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懂得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19.
康永娟 《大观周刊》2012,(16):195-195
道德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塑造良好的道德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日的和归宿。小学阶段在人的一生中是启蒙智力与能力、培养优良品德和良好生活习惯的最佳学段。而小学教师的品德修养尤为重要,教师应从“斜事做起,牢记学校无大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的教诲。小学教师的师德应有以下几方面的师德意识和修养。  相似文献   

20.
母永利 《大观周刊》2012,(27):277-278
长期以来手应试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削弱了思想品德课在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导向作用.出现了许多不尽人意的现象.如社会责任感普遍不强.社会公德意识淡薄,有的甚至为了实现个人权利,不惜以身试法等。针对这种状况,我国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把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放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并特别强调“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道德不是熟记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要重在导行”。如何才能有效的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主渠道作用呢?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行为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