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吕继石 《大观周刊》2012,(43):312-312
人们在认知活动中,对实际问题或现有理论产生的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人们积极思考,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人类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打开了我们一个一个的为什么,让我们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未知的邻域。那么何谓“问题意识”呢?笼统地是指一个人提出怀疑、反思、批评的思维方式。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相似文献   

2.
高丽 《大观周刊》2012,(49):231-231
学生的“问题意识”通常表现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应视之为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3.
何谓"问题意识"?就是指编辑在编辑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促使编辑积极思维,不断看出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是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基础.但是,在日益市场化的今天,在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下,许多编辑的"问题意识"淡薄了,亟需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怀疑是快意的,更是痛苦的。因为怀疑,迫使我们不得不丢开原来的一些生活态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不得不修正、调整我们的言、行和心理。怀疑将我们一下于掷入了一个新的世界,面对着陌生的情境、陌生的规范和标准,突然之间,你会觉得自己赤条条的,一无所有,也无所适从。比如关于“死亡”,常人总以为,所谓“死”,就是眼睛闭了,呼吸停了,思维丧失了。而现在却有人告诉你:“任何事物或任何‘状态’,不管是精神的还是身体的,只要是与  相似文献   

5.
我们长年的知识学习与工作实践的积累,常常会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各种常识、常规、常理.在思维活动中则表现为一种思维惯性.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完成一个具体认识过程.实现一定任务.取得相应的认识所必需的内部准备状态和先在条件。所以说它无所谓好坏。大体上,它包括世界观、经验、知识  相似文献   

6.
一、精神产品的定义、特性什么是精神产品,说法极不一致。哲学上把“精神产品”概括为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这种说法对“精神”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但对“产品”一词却没有涉及。经济学则把“精神产品”概括为是人们有目的的劳动产品,是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创造物质的或精神的财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具有商品的形式。无疑,这种说法,突出了“产品”一词,对“精神产品”这个完整的特殊概念,也没有明确地揭示出来。  相似文献   

7.
“逆反心理”也称“反悖心理”,是人们对某类事物产生了厌恶、反感的情绪,做出与该事物发展背道而驰的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泛指人们对已有的关于某种事物或现象的结论、判断,进行反方向的思维,产生动摇、怀疑,进行反思,甚至持否定态度,得出与原结论相反的结论、观点,做出相反的行动。  相似文献   

8.
对新闻真实及“宏观真实论”思维的反思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涂艳  秦志希 《新闻界》2001,(2):23-25
新时期以来,对于新闻真实理论,我们经历了由“本质真实论”到“宏观真实论”的提法的转变,其后人们又对“宏观真实论”提出了质疑,我们是不是又在琢磨该以“××真实论”取代“宏观真实论”呢?可是我们并没有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新闻报道为什么一定要在事物现象真实之外提出“本质真实”、在单一事实真实之外提出“宏观真实”?这种思维模式说明了什么?如何评价这种思维方式?我们似乎有必要对这种新闻真实理论的思维作一番思考,从这一角度出发,或许更有助于我们理解新闻真实本身的问题。一新闻真实就其基本含义而言,是指新闻报道的事实对于客观…  相似文献   

9.
二、社会心理的内在影响“所谓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并互有影响的主体反应。”④因此,我们应将社会心理的变化发展放到社会生活中去考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社会心理变化的原因,以及这种变化对于新闻传播过程的内在影响。(一)从众心理的淡化马斯洛认为,人的价值体系中存在着不同层次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居于最高层次。这种需要表现为人们希望充分表现个人的情感、思想、愿望、兴趣、能力和意志等,以使自己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现阶段,由于人们的自我文化意识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自我实现有…  相似文献   

10.
米戎 《出版参考》2015,(2):14-15
说到怀疑,人们可能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四人帮”的“怀疑一切,打倒一切”,但那是他们为达到篡党夺权目的而采用的一种阴谋手段,而本文所讨论的“怀疑”是为了探真求实、还可能的差错于本来面目之举,是一种学术行为,用毛泽东同志的话讲就是实事求是. 质检工作离不开思维、思考,这恐怕是大家的共识.笔者认为“怀疑”一定会是思维、思考中的一个元素,是其活动进行的一个引子、一个诱因.心有疑虑了,大脑就一定要被调动起来,继而引出思维活动.这样看来,怀疑之心就是必不可少的了.质检查错的方法多种多样,笔者自定义的怀疑法恐怕不应被排除在外.  相似文献   

11.
靳文杰 《大观周刊》2012,(14):18-19
语言是一种交流思想的符号系统。但是语言是如何成为交流思想的工具呢,我们不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因为通常我们会以为抽象思维是靠语言建立的,思维是语言的内容,语言是思想的形式。但是,常识是需要清洗的。思维和语言并不是共生共存的,也不是简单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而是通过意识焦点的照亮将思想和语言建立起联系的,这种在人脑中建立起来的“音”与“义”的联系使得“音”通过刺激在大脑中唤起了南这个“音”建立起来的“义”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的沟通了交流.  相似文献   

12.
基本概念的研究是否深入和准确,是一门学科的基本保证,也是学科是否成熟的标志,为避免对图书馆学问题、问题意识等发生误解,文章对这些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探讨.认为图书馆学问题是研究者和实践者在发现真理、探索规律过程中,客观的现实存在与主观的认知的差异状态;图书馆学问题域是图书馆学的核心问题及其派生的问题和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它是一种复杂的逻辑结构;图书馆学问题意识是一种思维品质,是人们在认识图书馆理论研究和服务实践中,意识到的一些难以解决的感到疑惑的实践问题或理论问题,并由此而形成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对图书馆现实问题的挖掘和对图书馆学问题自身的反思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当代受众心理的特点笔者认为:当代受众心理的特点,主要是受众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的急剧变化,在观看某些电视新闻时,产生一种厌烦、怀疑和被愚弄心理。因为大变革时代的冲击波,对全社会都产生了强烈的震荡,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生活方式到思想观念,一切都在变化。人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已不再是历史形成的平淡无奇,自给自足的价值观念,而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观众对电视新闻的自由选择意识比过去更强了,他们常常希望“开机有益”、希望从屏幕上  相似文献   

14.
克服心理疲惫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支配行动。记者日复一日地采访和写作,这种职业劳动,从行为学的角度来看,是一种具有重复性的劳动。心理学分析证明,凡有重复性质的行为,操作者都具有追求标准化、简单化的心理意识趋向,例如把“本报讯”都写成一个模式,会议报道千篇一律,经验报道一、二、三、四开中药铺等,这与报纸读者希望“新与异”的阅读心理形成了一对矛盾。 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不断实施观念更新,自觉克服心理疲惫感,强化记者的创新意识,让新闻的内容和形式都姓“新”。 观念更新往往首先需要思维方式的更新。当年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打破了牛顿经典…  相似文献   

15.
刘玉玲 《大观周刊》2012,(10):159-159
现在数学比以前的在学习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拓展了不少的知识面,添设不少新知识,在思维训练要求上有所增强。 在概念的演化、推理的要求、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严密性、创造性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维发展内部同时变化,思维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外部干扰因素也在变化:常常表现出心理状态和情绪的不稳定,例如逆反情绪发展。这给外部的诱惑和干扰创造了乘虚而入的条件。不要因为这些妨碍了正常地接受教师和家长的指导;破坏了专一学习的正常心理状态。要学会“冷静”、“自抑”,把充沛的青春活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成熟的学习方法会给我们的数学学习带来极大的帮助,掌握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以培养索取知识的能力,乃是当今学生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任务,只有凭借着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慧 《大观周刊》2012,(31):272-272
创新意识是一种积极探求学习的心理倾向,是小学生具有的一种潜在意识,培养小学生学习的这种创新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创新思维是创新意识的核心,启发学生学习的创新思维,培齐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只是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会学”。只有学生会学。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动探求知识,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宣传的改革中,我们抓了经济版“软”和“硬”两个方面。软的方面,以开发人们的经济思维为主,给企业的厂长、经理们创造了一个开阔眼界的地  相似文献   

18.
李秀菊 《大观周刊》2013,(2):134-134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师生、生生之间相互活动自然充分.改变了以往师生间单一的“一对一”的问答形式,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广泛性、深刻性,使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充分发展。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好数学有很大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里简单谈谈。  相似文献   

19.
报纸读者的逆反心理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也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消除,问题在于创造消除的条件。条件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是报纸宣传本身。我们在报纸宣传上是怎样注意消除读者的逆反心理的呢?第一,不造假。“四人帮”控制新闻阵地,制造了大量假报道,是读者对报纸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假作真时真亦假”——在逆反心理状态下,而今报道明明是真实的,读者有时也会怀疑是假的;偶尔发生失实现象,他会说:“看,还在造假吧!”几年来,我们注意到了读者的这种心理状态,因而在报纸编辑工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正处在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初中生,他们常用十分怀疑的态度认真地检验每个假设.甚至对那些看起来很怪异的假设也不放过,决不轻易地承认任何一种可能性。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有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