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许飞若 《新闻窗》2012,(1):88-89
鲍德里亚说:“我们生活在物的时代:我是说,我们根据它们的节奏和不断替代的现实而生活着。在以往的所有文明中,能够在一代一代人之后存在下来的是物,是经久不衰的工具或建筑物;而今天,看到物的产生、完善与消亡的却是我们自己。”广告促成这种状况的产生。消费主体在广告的驱使下进行购物,表面上看起来是自主选择,实际上这种选择完全不是人的自觉意识,而是无意识的诱劝。  相似文献   

2.
杨虹 《新闻世界》2013,(2):91-92
鲍德里亚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理论家,其思想理论影响着世界文化理论及有关传媒、艺术和社会的话语。①后期,鲍德里亚开始重新思考当代世界若干学术前沿问题,尤其,他特别重视消费和符号的紧密联系。②研究鲍德里亚符号学理论对经济学的影响,对于我们认识当代社会的诸多现象具有重要价值和理论指导性。本文以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为依据,对笔者工作当地矿区职工消费现状进行剖析,呈现出现代矿区职工消费的社会图景,从而引导矿区职工建立健康和谐的消费生活。  相似文献   

3.
2016年10月,法国奢侈品品牌YSL发布消息称,限量版圣诞星辰口红系列将于十一月在国内上市,随后"叫男朋友送YSL星辰"的话题在朋友圈刷屏。本文前半部分从符号学角度分析YSL如何建构起了"YSL代表真爱"的神话,并进一步指出了该神话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是男性中心主义。后半部分主要借鉴鲍德里亚关于符号消费的理论论述了YSL建构的神话通过影响消费者认知引导消费者实施购买行为,进一步引申出依据人们对符号神话的认知重新划分社会阶层的可能性。最后简要论述了消费者对YSL构建的神话采取了同意式解读、妥协式解读和对抗式解读三种不同的解读方式。  相似文献   

4.
创造符号、使用符号是人之为人的本有之义,且人们对符号价值的迷恋与狂热,有着"品牌联想"的深层次心理机制,所以在当下消费社会的现实语境中,把符号消费作为确认自我归属,表达自我意义与价值的参照系统,是普通大众在商品泛符号化之消费社会情境中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吴欣然 《新闻世界》2009,(7):133-134
符号消费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物质消费,符号变得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符号也不再完全依附于实物,而开始有了自己的个性和生命,并且日渐强势,符号的生命力也愈发体现出来。本文从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分析符号消费社会产生的原因,并结合鲍德里亚有关符号消费理论分析符号及其生命力日渐旺盛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曾艳兵 《青年记者》2005,(11):79-79
20世纪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理论的世纪,而法国理论又常常被认为是最具有原创性和最富有活力的理论。在诸多的法国当代理论家中,我们已经比较熟悉德里克、福柯、罗兰·巴特等人,但是,有一位与他们具有同样成就和影响的思想家,我们却一直不甚了解,或者说知之甚少。这就是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让·鲍德里亚。鲍德里亚1929年生于法国东北部的兰斯。他对德语文化、马克思主义学说、乃至艺术摄影等都有过相当深入的研究。20世纪50、60年代曾经是欧洲符号学和后结构主义盛行的时代,鲍德里亚显然对符号学完全脱离政治经济的分析研究颇为不满;同时,他又认…  相似文献   

7.
季靖 《新闻界》2006,(4):82-83
“符号消费”作为消费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由社会学家让·波得里亚(1996)首先提出,波得里亚认为商品不仅具有马克思所说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还有符号价值。所谓符号价值(波得里亚,1996),是指物或消费品在被作为一种符号进行消费时,是按照其所代表的社会地位和权力以及其他因素来计价的,而不是根据该物所包含的劳动价值来计价的。这就是同样的商品,品牌产品价格总要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理由。符号消费(周晓虹,2005)就是一种主要消费商品符号价值的社会行为,它是指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除消费产品本身以外,还消费这些产品所象征和代表的意…  相似文献   

8.
当我们把电视广告片视为一种符号系统时.我们可以用新的视角来研究广告、商品和消费。现代社会商品原本的价值意义被剥离了,广告符号成为消费的潮流,电视广告符号以它特有的语言结构重构商品的意义,又以意义转移重构的方式推销商品。  相似文献   

9.
Coach,美国二线品牌,在中国成了奢侈品,同一商品国内外境遇为何会有差异?本文通过对Coach、消费社会、消费符号的分析来研究当今社会的奢侈品消费现象,探讨人们对于奢侈品消费的本质,理解符号消费,并对当今的奢侈品消费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0.
王莉 《今传媒》2012,(9):76-77
星巴克作为世界性成功咖啡品牌已在中国赢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及品牌效益,并且越来越多年轻人将其视为"小资"、"优雅生活"的标志之一。究其根本是在消费时代的背景下的消费符号作用的显现,本文从星巴克的诞生发展及其在美国本土的运作出发,在经济全球化带动下进入消费社会,商业产品也携带外来文化进入人们的生活领域,被赋予了某些特定的象征意义,从波德里亚的消费符号理论及罗兰.巴特的大众神话理论解读星巴克的消费符号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杨彦杰 《大观周刊》2011,(13):139-139,76
本文结合鲍德里亚的符号学理论,着眼于我国当代社会中市场化冲击下各种符号生产与消费现象,揭示各种有意的符号制造,分析人们是如何被符号所遮蔽,甚至在消费行为中试图迭到自我重塑的目的,并最终导致了人与人以及人与商品关系的异化的。  相似文献   

12.
张岑 《新闻传播》2012,(7):150-151
在后工业时代,广告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力已经从单纯的经济层面向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入侵。广告作为促进销售的一种手段,实际上是一种向消费主体传播或者表达有关商品客体讯息的符号系统。文章从符号学出发,试分析广告符号的意义,以明了消费社会中广告的实质。  相似文献   

13.
陈萱 《东南传播》2022,(1):86-88
消费社会中,商品的符号意义与价值愈发受到消费者的重视,符号消费成为现代社会消费的新趋势,不仅是消费活动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影响着文化传播与社会交往.博物馆文创产品因其独特的文化符号受到大众的喜爱.博物馆文创产品通过外延性意指系统和内涵性意指系统进行符号建构,并引起消费者对博物馆文化与文创产品的关注与认同.受众对文化的认同进...  相似文献   

14.
杨棪 《青年记者》2007,(20):32-32
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婚礼仪式这一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也在逐渐远离其本来面貌,它作为一种典型的消费行为更加全方位地牵引着社会潮流,其符号价值也日益被大众所关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女性符号成为电视广告创作的一个“永恒主题”.该文对电视广告中女性符号的消费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从多个维度审视了电视广告中女性符号的消费.  相似文献   

16.
吴亮 《新闻爱好者》2011,(11):112-113
消费过程中,语言符号借助形体摹状、语音相似、语义变化等方式,形成新的符号,并且在大众传媒推波助澜的作用下迅速转化成为全民消费符号。这一转化过程凸显了符号的任意性,体现了语言形态的建构性、复杂性,反映了消费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媒介强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7.
吴亮 《新闻爱好者》2011,(22):112-113
消费过程中,语言符号借助形体摹状、语音相似、语义变化等方式,形成新的符号,并且在大众传媒推波助澜的作用下迅速转化成为全民消费符号。这一转化过程凸显了符号的任意性,体现了语言形态的建构性、复杂性,反映了消费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媒介强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8.
鞠启航 《新闻世界》2010,(10):107-108
消费与媒介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二者的两种结合方式进行了阐释,同时对这种现象的一些建构方式进行浅析,以期对媒介消费这一现象有更清楚的认知。  相似文献   

19.
程颖  胡小纯 《新闻世界》2012,(8):150-151
在鲍德里亚对消费文化的批判中,广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对象。广告为商品建立符号意义,它弱化甚至可以说掩盖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凸显其交换价值。它用一种同义反复的方法鼓舞着需求的膨胀,通过大众媒介使得消费主义盛行。本文对鲍德里亚广告观做一个总体的述评,试以更全面的态度看待广告的文化效应。  相似文献   

20.
本论文阐明了什么是消费社会中的符号消费,从广告是一种符号语言和广告传播是一种符号操作两个方面解析广告对符号消费的介入,寻找到广告如何构建符号消费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