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地区最早的木刻本是南宋绍熙四年(1193)所刻华亭知县杨潜修、朱端常、林至、胡林卿纂的《云间志》3卷,但宋刊原本未见,今所见者均为抄本与清刊本。稍后就是庆元六年(1200)华亭县学徐民瞻所刻的《晋二俊文集》(即《陆士龙文集》10卷,《陆士衡文集》10卷。此书为清宫天禄琳琅所藏,但乾隆修《四库全书》时,仅收入《陆士龙文集》,《陆士衡文集》未收入。直至嘉庆十二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李善兰等人翻译《几何原本》后九卷的主要经历和翻译内容,分析了翻译《几何原本》等书的时代背景和条件,并提出了李善兰等人的翻译活动给当代翻译出版界的启示:注重培养翻译出版复合型人才,创建翻译出版精品科技书籍的激励机制,消除我国科技书籍在国外出版传播中的障碍等.  相似文献   

3.
明中期,在徐光启和利玛窦的努力下,《几何原本》被译介至我国,由此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数学时代。《几何原本》的翻译,不仅突破了中西语言上的隔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数学研究的僵局,对于促进中国科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康輶纪行》十六卷 附:《识小录》八卷 姚莹撰 姚莹,字展和,号石甫。安徽桐城人。乾隆五十年(1785)生,咸丰二年(1852)卒,年六十八岁。嘉庆十三年进士。历官至湖南按察使。鸦片战争时,任台湾兵备道,颇留心于世务,后以抗英获罪系狱。道光二十四年,以同知、知州至四  相似文献   

5.
《三国志》《三国志》六十五卷,包括《魏志》三十卷,《蜀志》十五卷,《吴志》二十卷。晋陈寿撰,后又有南朝宋裴松之作注,是记载三国鼎立时期比较完整的史籍,有纪、传而无表、志,文笔简洁,记事翔实,历来评价较高。作者陈寿,字承祚,是撰《古史考》谯周的弟子,一生有一半时间在蜀汉,三国史事,很多是耳闻目睹的。在他撰《三国志》之前,魏、吴二国已有人撰本朝史,如王沈撰《魏书》四十八卷,韦昭撰《吴书》五十五卷,鱼豢撰《魏略》八十九卷,孙盛撰《魏氏春秋》,等等。只是这些史籍后来相继散佚,因此《三国志》便更显得重要了。《晋书·陈寿传》说陈寿“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时著《魏书》,见寿所作,便坏己书而罢”。后人对《三国志》的评价也很高,清钱大昕在《三国志辨疑序》中说:“然  相似文献   

6.
战后另一个最大的策划是,在经济高度成长、有钱人为了把客厅、书房布置得更摩登一点的背景下,1970年掀起了文学全集热和百科全书热。参加竞争的有筑摩书房的《明治文学全集》99卷,集英社的《世界文学全集)38卷和《日本文学全集》88卷,河出书房《豪华版日本文学全集》29卷和《彩色版世界文学全集》24卷,讲谈社《我们的文学》22卷,文艺者秋社《现代日本文学馆》43卷。这一场竞争的导火线是1960  相似文献   

7.
《后汉书》《后汉书》为南北朝时宋范晔所作。今本《后汉书》120卷,分纪10卷,列传80卷,志30卷。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人。他为宦不得志,寄情著述。因遭牵连入狱被杀,年仅48岁。他编撰志的计划未能实现,今本《后汉书》中的志是晋司马彪撰写的,原为司马彪《续汉书》中  相似文献   

8.
《说文解宇系传》四十卷南唐徐锴撰南宋中期浙江地区刻本存十二卷(一、三十至四十卷、卷一配明抄本)每半叶七行,行十四字,白口,左右双边。版心上未镌大小字数,版心下镌刊工姓名,计有顾昌、顾祐、陈礼、许成之等人。  相似文献   

9.
丁耀亢今存所著《丁野鹤集》,康熙刻本,内载《化人游词曲》一卷、《赤松游传奇》三卷、《杨忠愍蚺蛇胆表忠记》二卷、《西湖扇传奇》二卷,皆戏曲著作。单行本有《新修杨忠愍蚺蛇胆表忠记》二卷,顺治十三年写刻本,《中国书店三十年所收善本书目》著录。其子慎行跋《西湖扇》,称其父另有《非非梦》、《星汉槎》传奇,并已刊行。此二种剧作,今未见有书传世。耀亢字西生,号野鹤,晚号木鸡道人,或署紫阳道人,山东诸城人。顺治中由贡生官惠安知县。与董其昌、锺羽正、龚鼎孳  相似文献   

10.
晚明西学东渐之际,西方传教士来华,《几何原本》作为他们的传教工具被引入中国。作为该著作的合译者与传播者,开明士人徐光启的科技活动受该书启发甚多。在《几何原本》的影响下,徐光启开始注重逻辑思维,将经验论的治学方法上升为责实求证的科学精神。他在数学、农业以及天文历法等领域的探索,均受《几何原本》的影响。他站在中国传统科学向近代科学转变的连接点上,为推动中国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由《档案学通讯》杂志社编辑、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档案学经典著作(丛书)》第一、二卷正式面世。其中第一卷收录了《公牍通论》、《公牍学史》、《公文之简化与管理》和《公文处理法》,第二卷收录了《县政府档案管理法》、《档案管理与整理》、《档案管理法》、《县政府公文处理与档案管理》、《公文档案管理法》、《档案管理之理论与实际》、《档案科学管理法》、《档案管理法》和《中国档案管理新论》,即民国时期的"十三本"旧著。该丛书还将陆续  相似文献   

12.
一、《沈氏四声谱考略》二卷 清万光泰撰 清抄本 行格字数不等 (见彩页书影 )万光泰 ,字循初 ,号柘坡居士 ,浙江秀水人。乾隆元年 ( 1 73 6)举人。生于康熙五十一年 ( 1 71 2 ) ,卒于乾隆十五年( 1 75 0 ) ,年仅三十九岁。事迹并见《清史稿》、《光绪嘉兴府志》及《国朝诗人征略》。光泰少有高才 ,好学深思。累年精研古韵 ,兼及文史。著述颇丰 ,而行世者甚少 ,仅有诗集《柘坡居士集》,以及小学类书《沈氏四声谱考略》、《古韵表考正》、《古韵原本》和《经韵谐声》等几部书存世。《沈氏四声谱考略》卷首有光泰自序 ,知是书作于乾隆十一年…  相似文献   

13.
春秋经传集解(残本)一卷 (晋)杜预注 唐写本 日本国宝 卷子本一卷 藤井齐成会有邻馆藏本 原杨守敬 内藤湖南等旧藏 按:此卷于1952年(昭和二十七年)被指定为“日本国宝”。 卷本系黄麻纸7幅,共146行。经传每行约15字,注文双行。行19字至22字不等。卷子全长390cm,纵27.9cm。 此卷系《春秋左传集解》卷二(桓公)之残本,经传元年及经传二年首部缺。卷二经文自“官之失德,宠赂章也”起以下至传二年。末尾也缺。 经传三年系30行。四年系10行。五年系43行。六年存5行。经六年“九日丁卯,子同生”注以下至“传”十五年首都缺。十五年自“使其婿雍杀之”以下存11行。十六年存11行,迄于“夏,伐郑。秋七月,公至郑伐郑。” 卷背书《双林善慧大士小录并心王论》,有朱笔“承历二年七七日,遍照院僧以栖霞寺唐折本书写。此系1078年高野山僧以宋本摹写。 卷子本末,有清人杨守敬手识文。文曰: “北齐人书《左氏传》,共七纸一百四十六行惺吾记”。 杨氏断此卷为六朝写本,然以此卷与其它唐写本相校,则可知其为唐人写本。  相似文献   

14.
三、元刻本元代刻书之风盛行全国,但传世的(《柳宗元集》刻本不多。经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有《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三种五部,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集部著录了五种,莫友芝《郘亭知见传本书目》集部亦著录了数部。(一)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四十卷,《别集》二卷,《外集》二卷,唐柳宗元撰,宋童宗说注释,张敦颐音辩,潘纬音义,《年谱》一卷,宋文安礼撰,《附录》一卷,元刻本。十二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同,细黑口,四周双边,北京、吉林市图书馆各藏一部。又一部,十二行二十一字,黑口,左右双边,北京、上海(不全)图书馆藏。  相似文献   

15.
按:卷数当补录为:十九卷。当录为:王昂。《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考录》录是志为十九卷,明嘉靖间王昂纂修.并称“见一八0二年旧目和一八0八年旧目。原藏两部,其中一部卷五地(‘地当‘至’之误)十六舆地、人物志,今藏北京图书馆;另一部卷十至十一,今藏上海图书馆。”万历《吉安府志》卷七选举第33页“明正德八年”下载:王昂.吉水人“解元.佥事,修壬午(当为嘉靖壬午年,即嘉靖元年)郡志。”据此,版本项当录为:明嘉靖元年刻本。  相似文献   

16.
自从16世纪下半叶葡人发现海路之后,西方传教士接踵来华,渐渐揭开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帷幕。从第一部先秦典籍《大学》和《论语》部份篇章被译成拉丁文到徐光启和罗马传教士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的出版,宛如繁星点点嵌缀在中西文化的苍穹上,永远放射出夺目的光辉。其中钱德明编著的18世纪著名的巨篇《中国杂纂》就是这点点繁星中的一颗明星。这部4开本16册的鸿篇,从1776年出版第一卷到1814年第16卷付梓为止,前后耗时40年,它是在天主教耶稣会一批学者、史学家合作和支持下完成的。  相似文献   

17.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六《集部·别集类存目三》:"《洹词别本》十七卷,附录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崔铣撰。"又云:"是集原本为赵王所刊,仅十二卷,编年排次而不分体;此本乃嘉靖甲寅池州知府周镐命贵池教谕  相似文献   

18.
《浪迹丛谈》十一卷《浪迹二谈》八卷 《浪迹三谈》六卷 梁章钜 梁章钜,字闳中,又字茝林,晚号退庵。福州人。乾隆四十年(1775)生,道光二十九年(1849)卒,年七十五岁。嘉庆七年进士。历任礼部主事,军机章京,礼部员外郎,湖北荆州知府,江苏、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图书馆馆藏旧志胶片中,有两个万历《青浦县志》的拷贝,均为残本,分别为卷一至四和卷五至八,原本分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在整理这两个残本的胶片时,发现这两个残本的拷贝并非出自同一部书,而是来自该志书的两个不同复本,各自有着不同的收藏和流传轨迹。  相似文献   

20.
祁承(火業)(1563~1628),字尔光,号夷度,又号旷翁、密士老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官至江西布政司右参政,是有名的学者,编著有《国朝征信录》二百十二卷、《淡生堂余苑》六百零四卷和《淡生堂集》、《淡生堂藏书约》及《淡生堂藏书目录》等著作。后两书对后世影响颇大。祁氏是浙江绍兴人,家有祖传藏书,从小喜欢看书,自十五岁起即嗜书入迷。他自述说:“及舞象而后,更沉酣典籍。手录古今四部,取其切近举业者汇为一书,卷以千计,十指为裂。”他喜欢收集图书,常在刻书业发达的武林购买图书,“遍访坊肆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