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份精致的文化营养餐——2012年北京市中学语文命题解读2012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立足基础,稳中求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浓厚的语文味、鲜活的生活味、浓浓的人文味。一、以课本为基础,注重语文视角的延伸近年来中考语文命题取材逐渐淡出课本,以至于一线教师慢慢忽视课本,淡化课本,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今年的北京卷力图扭转这种趋势,回归课本。这体现在:一是命题材料的出处回归课本。语音题、默写题  相似文献   

2.
2012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立足基础,稳中求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浓厚的语文味、鲜活的生活味、浓浓的人文味. 一、以课本为基础,注重语文视角的延伸 近年来中考语文命题取材逐渐淡出课本,以至于一线教师慢慢忽视课本,淡化课本,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今年的北京卷力图扭转这种趋势,回归课本.这体现在:一是命题材料的出处回归课本.语音题、默写题及名著阅读题(选材《曹刿论战》和《邹忌讽齐王纳谏》),都出自课本.二是题目的答案出自课本.  相似文献   

3.
语文味是语文课的灵魂。面对现阶段语文课语文味越来越淡的现状,本文通过对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君和韩军的两节示范课进行分析,从以读悟情,读出语文味;立足文本,品出语文味两个方面来阐述,还语文课本应有的面目,让语文课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4.
“将常识性课文上出语文味”,这是一句很不时髦的大白话。谁不知道,常识性文章编入语文课本,自然就是语文的一部分,常识性课文的教学自然也是语文教学了。但是在实际教学或教学设计中,许多人又常常忘记了应将常识性课文上出语文味的简单道理,使此类课文的教学陷入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语文课本逐渐褪下了古板的外衣,取下了一副铁肩担道义的严肃面具,逐渐向回归人性的轨道靠拢。当孩子们捧着丰富多彩的课本时,教师应该又以怎样的方式来执教呢?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固不可取,可时下,许多教师将语文课上成班会  相似文献   

6.
韩俊元 《时代教育》2010,(9):237-237
小学语文课本中选择的都是些精美短文,耐读耐品,其文中"画"味无穷,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善用文中的画味,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直观理解能力,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美丽他们的想像空间,给他们快乐的童年增添无穷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综合性学习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难点。如何教好综合性学习成了不少语文教师的困惑。在主持并参与省级课题《小学中高年级本土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中,我们逐渐认识到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要具有"三味"——即本土味、语文味和人情味。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体验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小学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新课改的逐渐深入,教育部门对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一直以来,小学语文课本在阅读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对阅读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小学语文课本量的现状,从而得出一些相关性思考。  相似文献   

9.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其评价的首要标准是它是否具有“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返璞归真,回归语文教育的本色---“语文味”,就成了一个重要命题。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论述:从多“读”上呼唤“语文味”的回归;从多“品”上呼唤“语文味”的回归;从多“写”上呼唤“语文味”的回归。  相似文献   

10.
常宇 《教学随笔》2013,(10):19-20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出现课堂上热闹非凡却收效甚微、语文课被上成其他课、语文教学越来越功利化且越发不受重视等现象。语文教学中语文因素的逐渐迷失、语文味变得越来越淡,探究其背后的原因不难发现有对新教改的误读、对考试制度的迷失等因素。因此,加强教师集体备课来确定语文因素、给学生更多的原始阅读时间并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能够较好的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  相似文献   

11.
胡兰 《福建教育》2008,(6):20-22
语文教师最核心的专业素养就是解读教材的能力。但是,面对文本解读,许多语文教师迷信教材、迷信课本、窄化课本,文本解读成了一项费时费力却收效甚微的工程。怎样进行教材的解读,才能适应语文教学的需要?这里结合一篇大家非常熟悉的课文《晏子使楚》,借助中国传统文学解读理论,将文本解读过程划分为三个心理阶段:观、味、悟,谈谈我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的实践过程中,"语文味"这三个朴实而厚重的字眼,作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逐步得到了人们的认同。"语文味"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然而  相似文献   

13.
"语文味",是现代语文教学中比较关注的一个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课应该有"三味":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另一个特级教师王爱华,则将"三味课堂"作为研究的课题:语文味、儿童味、家常味。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程少堂在《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一文中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一门丰富多彩的课程,高中语文教师要使语文课堂充满激情与光彩,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要使语文课堂具有魅力与活力,就要使语文教学"五味俱全":高中语文教师要使语文教学融入"人文味";高中语文教师要为语文教学注入"人情味";高中语文教师要为语文教学植入"文学味";高中语文教师要使语文教学具有"生活味";高中语文教师要为语文教学导入"新闻味"。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堂中的"语文味"体现在哪里?单纯的体现汉语言的魅力是不够的。经过多年小学语文的教学,我认为"语文味"应该具有"五味"——趣味、文化味、文本味、品味、生活味。  相似文献   

16.
课本乃教学之“本”。语文课本是由一篇篇课文组成的,它们是语文教学的依据和凭借。因此,学好、教好每一篇课文当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一至六年级中,都随着语文课本配备了《自读课本》,其中大量篇幅或从内容或从形式上,都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是很好的“课外读物”。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一直在搞好课本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读课本》,总结出了一套学习方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8.
胡修喜 《江西教育》2010,(10):32-33
现今,许多人倡导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在评课时我们也常听到诸如“这节课‘语文味’很浓”,“那节课‘语文味’淡了些”的评价。“语文味”已然成为当今语文教学的热点话题。那何谓“语文味”?怎样的课堂才算具有浓浓的“语文味”?笔者试图透过几位名师的精彩课堂,明晰“语文味”的概念,探寻“语文味”在课堂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传统语文课堂"语文味"缺失。语文味是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陶醉、忘我的快感,是课堂的生命,是培养语感的关键。打造"语文味"课堂的方法是:巧设导语,酝酿"语文味";低吟浅诵,诵出"语文味";含英咀华,悟出"语文味";润物无声,释放"语文味"。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所有学科中最有魅力的学科,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把语文课的魅力展现出来,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笔者就如何使语文教学具有真正的"语文味儿"谈了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