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办学,归根结底是办学校文化。一所好学校。必须是有先进办学理念、充满文化特色的学校。我校的核心文化是什么呢?经过87年的发展,经过广大教职工的不懈追求.经过历任校长的不断探索.充分吸收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和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最终把“爱的教育”确定为我校办学的核心思想和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2.
儿童戏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戏剧教育作为新兴领域渐成学界热点,“文化自信自强”为分析儿童戏剧教育提供了新视角。儿童戏剧教育具有传承文化、凝聚力量、蒙以养正、全面育人等四重价值定位,应通过“树立正确儿童观,从‘剧本中心’转向‘儿童中心’”“重审儿童戏剧主旨,有效结合文化传承与价值教学”“构建‘实践共同体’,丰富儿童戏剧教育文化资源库”“实施‘两线并行制’,创设多元化的戏剧传播形式”等路径促进儿童戏剧教育的传承与发展,推动戏剧教育在民族复兴与儿童发展方面的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3.
“和谐文化的精髓,就是要让人在文化的氛围中和谐地生活:面对自然时要有好的‘生态’、面对人群时要有好的‘世态’、面对自身要时有好的‘心态’。”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要有好的“心态”。这是当今教育学生的一个重要目标;没有一个好的“心态”是永远学不到有用的知识的。  相似文献   

4.
何文 《教育导刊》2010,(4):53-55
广州市第十七中学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质立校,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形成了“德育为首,以德治教”的办学特色。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先进文化对学校内涵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注重提升学校文化的熏陶力.将积淀了80年的学校办学传统,融会于时代精神之中,进而提炼成为具有校本特色的“和美”文化。“和美”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何追求“语文课的文化意味”?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有文化,这似乎是一个寻常的道理或原则,然而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这条原则往往被淡忘,教学的目的常被降格为知识的获得、分数的获取;教育也显得急功近利,满足于学生表象的道德“臣服”。这些情况归根结底在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缺失了文化的终极关怀。然而“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花瓶,更不是‘吃饱了才有时间去想’的风花雪月。  相似文献   

6.
办学办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这种精神文化的特质就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几年来,结合学校自身发展,我们提出了“开展自主教育,铸造华一精神”的长远构想,并对其内涵、个性和内容加以诠释,将“自主教育”理念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落实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一、构建“自主教育”办学特色的理性思考所谓自主教育,是一种通过教育教学过程、教与学问互动,发掘师生健康的主体意识,反思内求,培养独立精神和创造精神,使师生在各自的领域不断由“客我”向“主我”转化,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负责、学会追求的一种素质教育模式。(一)实践基础’溯诸世界教育历史,成功的教育都十分重视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孔子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特别赞赏颜渊的自主发展,称道:“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孟子则发展为自求自得的教学原则,认为:“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教育家陶行知不仅指出了新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自主’、‘自立’和‘自动’的共和国民”,而且提出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使我们坚定了走“自主教育”的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7.
《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7):F0002-F0002
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东路小学(原谈村小学)始建于1925年,是我市办学较早的学校之一。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学校历经兴衰起伏,总结出“因和而兴,失和而衰”的发展规律,并将学校文化定位在“和”文化,确立了“依托‘和’文化,打造精致典雅的幸福校园”这一办学思路.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在某地一份杂志上看到一篇章,题目就是要增强经营意识。章说:“市场经营是没有边界的,学校也不是世外桃源。随着教育‘买方市场’的形成和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出现,教育的‘产业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教育不再是‘纯净的公共产品和对人的恩赐”“办学也不再只是‘找市长’而还要‘找市场’”。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第43中学在制定的十年办学目标中,1997-2000年为“深化校内改革,全面改善办学环境;全面提高质量,摘掉‘困难完中’的帽子”。2000-2003年为“抓‘特色’教育,促进全面素质发展;创‘等级’学校,快步前进上台阶”。2003-2007年为“优化校园环境,办现代化学校;培育‘四有’新人,育高素质人才”。因而我校确定构建“两全教育模式”,争取用三年时间边实施边验证,形成一个既切合学校实际又具有学校特色的办学模式。“两全教育模式”的含义:一是全面发展──抓全面素质教育,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素…  相似文献   

10.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指引着师生素养的发展。福建省厦门市公园小学作为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学校,一直致力将“幸福教育”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力争让校园成为温馨幸福的大家庭。通过从“整体架构‘幸福教育’,梳理校园文化建设;环境彰显‘幸福教育’,落地校园文化建设;课程实施‘幸福教育’,浸润校园文化建设;师生共情‘幸福教育’,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四个方面,阐述将“幸福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历程,探寻更为理想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1.
所谓“看不见的行李”,《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是这样解释的:“学生每天携带着‘看不见的行李’来到学校,贝内特(Bennett)和莱科姆特(LeCompte)将‘看不见的行李’贴上‘文化资本’标签。”在以往的教学研究中,不论是“因材施教”理论,还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均从学生的智力能力的差异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文化”这一潜伏在教育过程中的巨大的影响因素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其成为“看不见的行李”。  相似文献   

12.
孟凡荣 《农村教育》2006,(10):37-38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体现了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宗旨.一经提出便勃发出极其旺盛的生命力。2001年下半年.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教活动中.诸城市教育局结合本市教育工作的实际.明确提出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该市教育局局长曲振河认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系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是将要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劳动者.不断提高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必须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钟燕 《广西教育》2022,(23):21-24
本文基于中职学校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状况,以广西物资学校为例论述推进京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研究,提出“加大资金投入,营造良好氛围”“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增强师资力量”“研发科学完善的教学教材”“采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打造民族器乐教学特色”“‘广’与‘专’相结合,深化京族文化教育内涵”等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4.
开滦集团被誉为“劳模摇篮”,自建国以来涌现出7944名劳动模范,在开滦425册功劳簿上记录了各级劳模事迹112928件。人称开滦的企业文化就是“劳模文化”。开滦集团新任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文学说:“开滦的‘劳模文化’是最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是一种‘领军文化’,开滦的劳模精神就是‘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这就是开滦的‘魂’,有了这个‘魂’,什么时期的什么困难都能踩在脚下。”  相似文献   

15.
“‘助残扶弱.平民教育’是我们的办学理念。”“外部环境加上办学特色等于做大做强高等职业教育的全部内涵。”  相似文献   

16.
钱穆认为,西方文化是外倾性文化,其精神要义是“开物成务”;中国文化是内倾性文化,其精神要义是“人文化成”。他解释说,“开物成务”就是:“无此物,创此物,是为‘开物’。干此事,成此事,是为‘成务”’。因此,外倾文化“偏重在物质功利,不脱自然性”。而中国文化的“人文化成”,则是从“人文”里化出东西来,象几个化学元素融合化出新事物一样。“中国文化之内倾,主要在从理想上创造人,要使人生符合于理想,有意义,有价值,有道”;  相似文献   

17.
教研活动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活动。“人既创造文化,又被文化所感染和熏陶。一所学校的文化场对存在于它‘场’内的每一个成员都施加一些‘力’和‘能量’,具有激励和凝聚、熏陶和潜移默化、自律自省和约束、扩散和辐射的功能。”因而,在顾泠沅教授眼中,“文化再造”成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和指标。可见,建设理想的教研文化,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相似文献   

18.
“现有公办学校在条件具备时也可酌情转为‘公办民助’学校或‘民办公助’学校”,这是《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向我们昭示的今后十几年我国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公办学校的改制,本质上是开放公办学校门户,让社会力量进人公办学校,参与支持学校建设,形成民办学校发展新格局,这绝不是像某些近视者所说是为了钱,而是立足于教育发展战略的全局提出的,它符合了教育发展的世界趋势──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提出问题,尤其是把准了我国穷国办大教育的命脉:“政府办学为主,多主体参与,共…  相似文献   

19.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概念。校长的文化自觉是校长和他的领导团队在追求学校创新发展中对学校深刻的文化思考和积极实践,体现在校长在办学过程中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主动选择上。校长是否具有文化自觉,决定着一所学校文化发展的深度和厚度,决定着一所学校办学的质量和水平。从今天的社会大环境和教育所承担的使命来看,要格外强调校长的文化自觉,这是社会对办教育者回归教育本质提出的新期待,也是时代对“教育家精神”和“倡导教育家办学”的新要求。我们可以从下面三对关系来理解。  相似文献   

20.
《教育科学论坛》2014,(7):I0005-I0006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办学校办的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文化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和品位的重要平台.是学校的灵魂。每一所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我校坚持“因材施教、文化育人”办学理念,用文化力引领,打造品牌.倾力建设书香校园,着力提升学校软实力。几年来。学校文化建设特色鲜明,成绩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