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解合力与分力的基本方法是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原则上讲,该方法能够求解所有力的合成、分解问题.但利用力三角形定则来等效替代它可以使很多问题迅速得到解决,而且非常直观.所谓"三角形定则"就是把代表两个力的有向线段首尾相连,则合力就从第一个矢量的起点到第二个矢量的末端,如图1.若一个物体在3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代表3个力的有向线段必定构成封闭三角形,如图2.  相似文献   

2.
三角形法则是矢量运算中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简化。如图1,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F1和F2的合力,则以F1和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ABC,对角线0lB即是合力∑F。我们会发现AB平行且相等于OC(F2),也就是说当我们把F2按原来方向平移与F1首尾相接后,作由F1的箭尾到F2的箭头的有向线段(如图2)就是图1中的对角线OB表示F1和F2的合力∑F,这就是力的三角形法则。根据矢量三角形法则可以得出:物体受同一平面内三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三个力的矢量箭头首尾相接,构成一个矢量三角形。三角形三边的长度对应三个力的大小,夹角确定各力的方向;反之,若三个力的矢量箭头首尾相接恰好构成三角形,则这三个力的合力必为零,也就是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本文仅例举几种常见平衡情形,介绍并说明用三角形法则求解三力平衡问题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以用矢量三角形法则来等效替代.把代表两个分矢量的有向线段首尾相连,则合矢量就从第一个矢量的起点到第二个矢量的末端.若一个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代表三个力的有向线段必定构成封闭三角形.  相似文献   

4.
龙建辉 《中学理科》2007,(10):61-62
一、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中的矢量几何图解和结论 如果两分力F1,F2的合力为F,则三个力矢量必构成平行四边形.如图1(A),该平行四边形含有两个全等三角形,每个三角形都包含了三个矢量的大小和方向.取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注意矢量F1、F2是首尾相接的)如图1(B)所示,则两矢量相加的矢量式为:F1+F2=F.[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高中物理中有这样一种题型,研究对象受到力系的作用,力系中所有力(或部分力)的大小或方向逐渐发生变化,但每时每刻研究对象均处于平衡状态(合外力为零);当三个力的合力为零时,根据矢量合成的三角形定则,代表三个力的有向线段将构成一个首尾依次相接的闭合矢量三角形,所以对这类题目可以用矢量三角形法解答.以下就相关题目作以浅析:  相似文献   

6.
龙建辉 《物理教学探讨》2007,25(2):38-39,42
1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中的矢量几何图解和结论 如果两分力F1^→、F2^→的合力F^→,则三个力矢量必构成平行四边形。如图1(A)示,该平行四边形含有两个全等三角形,每个三角形都包含了三个矢量的大小和方向。取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注意矢量F1^→、F2^→是首尾相接的)如图1(B)示,则两矢量相加的矢量式为:F1^→F2→=F→  相似文献   

7.
1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中的矢量几何图解和结论如果两分力■、■的合力为■,则三个力矢量必构成平行四边形。如图1(A)示,该平行四边形含有两个全等三角形,每个三角形都包含了三  相似文献   

8.
一、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中的矢量几何图解和结论如果两分力F1、F2的合力为F,则三个力矢量必构成平行四边形.如图1(A)所示,该平行四边形含有两个全等三角形,每个三角形都包含了三个矢量的大小和方向.取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9.
矢量的加、减运算,即矢量的合成与分解是处理物理问题必备的数学方法.矢量加减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可简化为三角形(多边形)法.其图解方法如图4-1,若已知矢量A、B、(如图4-1(a)),当求R=A B,即作矢量的加法时,可将A、B两矢量依次首(有向线段箭头)尾(有向线段未端)相接后,由A的尾画到B  相似文献   

10.
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代表这三个力的有向线段构成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用矢量三角形法则解题,可避免繁琐的三角函数运算,使求解过程变得简单。  相似文献   

11.
一、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到三角形定则 互成角度的两个力F1、F2与它们的合力F之间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如图1所示.这个平行四边形中有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故可将平行四边形定则简化为力的合成与分解的三角形定则:将两分力首尾相接,  相似文献   

12.
由于力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所以力的运算就不能简单的用加、减法,而必须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用表示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两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了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力学知识是物理学的基石,也是进入物理殿堂的门庭,要想学好高中物理,学好力学是关键.静力平衡类问题又是力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处理该类问题有一重要的手段,那就是构建矢量三角形.一、矢量三角形的建立矢量三角形1:两分力F1、F2的合力为F3,构成平行四边形,如图1甲,该平行四边形含有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每一个三角形都包含了三个矢量的大小和方向,因此,如果我们只取其中的一个三角形,如图1乙,利用三角形知识求力的问题,则很多力学问题就会变的简单的多  相似文献   

14.
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合成和分解的普遍法则.在已知两力求合力和已知合力进行分解时,可以直接应用且较为方便.但涉及到矢量最值问题时,利用其推论——三角形法,则较为方便.本文简单介绍三角形法及其在矢量最值问题中的应用,旨在提高学生解决矢量问题的能力.先以二力合成为例,说明三角形法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高一物理力学教材中的动态变化问题历来属于教学难点。采用公式法如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等处理问题较为严谨,然而由于学生的数学知识所限,多数教师只能采用图解法,即运用平行四边形或矢量三角形的变化,观察代表某些力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如何变化,从而找出规律性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另辟蹊径,使用常规实验器材,设计出一些简单易行的演示,将一些常见的力学动态变化过程连续可见地展现给学生,从而达到了化难为易的预期效果。例1,演示“两个分力大小一定时,夹角越大,合力越小”的现象。a.器材准备。1m长左右的粗线1根(为醒目起见…  相似文献   

16.
<正>若物体受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三个力的合力一定为零,则有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必然与第三个力等大而反向,并且这三个力的矢量首尾相连构成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解决平衡类问题常用的方法有图解法和解析法,若不涉及定量计算的动态平衡问题,图解法更直观便捷,此法归纳起来可分为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做辅助圆法.具体问题适用于图解法中的哪一类,下面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17.
题如图1所示,三角形ABC三边中点分别为D、E、F,在三角形内任意取一点O,如果OE、OF、DO三个矢量代表三个力的大小及方向,那么这三个力的合力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尼永星 《天中学刊》2004,19(5):102-103
现行高中物理中,力、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都是矢量.巧妙地利用三角形定则,不但能为求解力学中矢量的最值问题带来方便,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求解合力与分力的基本方法是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原则上讲,该方法能够求解所有力的合成、分解问题.但利用力三角形定则来等效替代它可以使很多问题迅速得到解决,而且非常直观.  相似文献   

20.
“力的矢量和”与“合力”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不可混淆。然而不少学生受共点力系特殊情况的影响,误认为“力的矢量和”就是“合力”,一些物理刊物对此问题的讨论也连连出现错误。为使这个问题有一明晰的结论,现以平面一般力系为例作如下几方面的讨论:一、定义上的区别:1.力的矢量和:把力系中各力向任一点O(简化中心)平移后,按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矢量和所得到的合矢量就是“力的矢量和”(称为力系的主失)2.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一个力系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则称这个力为力系的合力。认定义可看出:合力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