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课程改革中,让教师建立清晰的课程意识,并且能够从课程意识转向有效的教学行为,是课程改革得以真正实施的重要途径。课程意识是教师教什么和如何教以及对课程的教育目的和价值的认识,包括教育目的的意识、课程取向意识和课程整体意识,对教学行为具有指向作用和解放作用。教学行为则对课程意识具有固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突破课程意识的限制。要发展教师的课程意识,需要通过多元视野、教师赋权和教师增能等措施。因此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依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将课程意识与教学行为紧密结合起来,走自主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开发的不断推进,地域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已渐成趋势.探索开发陇右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不足,对保护和传承陇右文化,唤醒学生热爱故乡文化的自觉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很有帮助.陇右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应遵循协调性、适宜性、特色性、促进学生发展性的开发原则,注重培育教师能力,强化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的协作.  相似文献   

3.
探索优化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游戏课程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生命自觉意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强调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课程内容与学习评价方式.因而,有必要从尊重学生的自由、唤醒学生的体验、鼓励学生的探索等生命自觉入手,帮助学生深刻认识体育游戏活动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树立体现生命自觉的幼儿教师观,培养与发展学...  相似文献   

4.
校本课程开发与课程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本课程开发已然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的举措。然而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校本课程开发,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课程开发技术,尤为重要的是要具备科学的课程意识。本文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独特的本质,来分析教师要科学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应具备的课程意识。一、课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课程意识是教师在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为适应素质教育推进和新课程实施对教师专业意识的要求,教师应树立课程主体意识、课程生成意识和课程资源意识,以促使自身的教学行为发生转变,使之具有发展性与个体适应性、创新性与反思性、民主性与对话性相融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增强改革意识、坚持理论学习、争当研究型教师等角度分析教师应如何实现自我转型,从而满足新形势下课程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如何理解与把握课程改革精神实质,如何转变教学观念,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直接影响课程改革进展的关键因素。要想使教师成为具有自觉改进意识和自我提高能力的专业人员,需要切实可行的在岗培训。要实现教师行为观念的适应性转变,更快更好地参加到课改行列之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这是造就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教师队伍的阶梯。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结合校本教研的研究成果,构建学校切实可行的校本教研体制,将教师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隔为一体,为新课程深度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教育领域提倡:教师形象从"技术熟练者"到"反思性实践者"的转变,实质上体现着从"技术理性"向"实践智慧"的转变."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成为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意识、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探究意识,以及唤醒教师进行教育改革的专业自主意识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教师教育需要培养教师具有教育意识、教育意向、教育信念,最终使得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充满自信和热爱,在教育实践中表现出教育机智、实践智慧和教育直觉.  相似文献   

9.
教师由职业到专业的发展进程中存在两种路向:外控式的教师专业化和内驱式的教师专业自我发展。在当前以及我国未来教师专业化的漫长进程中,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并选择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路向。为此,需要构建促进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组织环境和制度支持平台,需要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自觉意识和自我追求。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课程能力指在课程这一特定领域,课程实施者(主要指教师)把课程意识转化为课程行为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质,这种个性心理特质的表现过程是通过课程资源(包括教科书和其它教育资源)这个媒介,把课程意识转化课程行为的过程.教师课程能力包括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和教师课程评价能力.教师对课程的驾控能力是关乎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培养和发展教师对课程的驾控能力要尽可能从教师课程意识的提高;教师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教师评价体系的改善和教师课程能力发展支撑性体系的构建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各个专业积极开展课程思政育人,与思政理论课达成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效应,以此优化高校思政育人的整体水平。教育类专业自然也要承担起开展课程思政的责任。但由于专业课教师的思政育人意识不敏锐、育人能力不成熟、思政教学设计方式也比较单一,建议教育类专业课程在融入思政教学的设计方面,需要先学习思政育人要领,挖掘课程中存在的思政元素,再积极提升教师思政的育人能力,帮助教师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教学计划,创新专业课思政育人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的意识要求:从教学意识到课程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给了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权力,也给了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空间和舞台。教师要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实现专业发展,关键是要完成从教学意识到课程意识的转变。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建立良好的评价体制,提供持续的专业支持等,有助于促进教师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转变。  相似文献   

13.
文学理论教学的根本问题是加强教学主体——教师的自身建设。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课程内容的阐释者和传播者,在整个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只有教师对理论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做有效的阐释。因此,文学理论教学,需要教师有学科意识、整合意识、教学方法和创作实践,优化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专业发展在促进中小学生成长、保障基础教育进步方面,被看成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新时期的教师教育,需要从理念意识、政策体制、学校组织、教师个体诸层面予以整合策划,进行全面、协调、优良的改革,以满足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幼儿教师的课程意识是指幼儿教师的课程主体意识、统整生成意识、资源开发意识以及创新发现意识。教师课程意识的建立对班本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有重要影响。社会和幼儿园应采取措施加强幼儿教师课程理论学习,确保幼儿教师的自主授课权,从理论到实践不断促进幼儿教师的课程意识从睡眠或者迷失的状态中觉醒和生成,从而提高班本课程质量。  相似文献   

16.
课程意识是教师对正在实施的课程系统的认识以及对即将实施的课程进行的规划。新课程倡导课程功能的转变以及提出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树立并提升课程意识。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学的视角分析农村教师文化,教育理念滞后,角色认知偏差,教学行为单一,是新课程改革中农村教师文化存在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中农村教师文化的建构,要重塑教师的知识结构,转变教育观念,重建农村教师的角色意识,转变教学行为,唤醒教师的文化自觉意识。形成自我反思意识、学会专注是实现农村教师文化自觉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8.
创新创业大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还存在教育对象创新意识不足、创业能力低下,教师教学观念落后,课程设置融合度不够,缺乏多元评估体系和实践教学认识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建设大学英语与创新创业融合课程,建立健全多元评估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等,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案例研究,能够解读验证新课程理念,生成新的课程理论和课程意识,有助于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和行动研究者,切合了新课程不确定性的需要。教师注意积累案例的素材,积极开展与学生、同侪和专家的交流和对话,加强情感、反思和教学行为改善的一体化,是新课程背景下开展教学案例研究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范丽萍 《阅读》2014,(40):25-28
<正>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需要学生的自觉感悟,也需要教师适时、适度的引导。教师可挖掘出文字背后的人文价值和情感教育因素,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以不同的形式,适时引导,让学生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