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趣”、有“动”、有“情”的课堂,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课堂,是学生所追求的课堂.因此,如何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其变成具有活力的课堂,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教学是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准确定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课堂的主人所拥有的观察权、探究权、表达权和动手权,让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时时凸显着生命的张力,处处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相似文献   

2.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提出的“新基础教育”理论.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她致力于重建一种课堂教学新理念,让课堂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让课堂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的生命价值。在她的倡导下,近几年来,教育理论和实践界一直都在关心课堂的教学改革.想方设法使“生命活力”从纯粹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把传统教学中被教师“一言堂”所夺走的学习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以实现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学、创造性地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从而实现学习主体各方面素质主动、生动、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小凯 《小学生》2011,(3):36-36
近年来我们进行了创新教育课堂教学的研究,深刻体会到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起来,让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自由飞翔。  相似文献   

5.
杨其友 《现代语文》2006,(11):50-51
语教学容易犯一个错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忙个不停地记,甚至一部分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根本就无动于衷,“身在曹营心在汉”。那么,谁才是课堂教学的真正主角呢?应该是学生。我们不应当压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是为“学”服务,“学”又是为“用”服务。因此,我们应该把本该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教学中的真正主角。  相似文献   

6.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如何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到学生手上,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体育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进师生平等地位,提高学生的“选择”和“自由”,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要改变现状、只有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8.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是叶澜教授建立的“新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她主张“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的价值需要从单一地传递教科书上的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这就要求教师应把“学习的基本权利”还给学生,使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掌握在学生自己的手中。怎么来做呢?  相似文献   

9.
还给学生精彩的“舞台”,就是把“精彩的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地方,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这应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第一追求!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自主化”,大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应成为我们教师教学的奋斗目标。实现课堂教学自主化的直接保障是解决好一个“还”字问题。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新课改的重要一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倡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的一切环节都是围绕“主人”而设计.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促进教学。本文主要从创设情境方面来论述如何让历史课“活”起来。  相似文献   

11.
今天,总有一些问题困扰着我们:教什么?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可以说,我们依旧彷徨和迷茫。“听、说、读、写”依旧是主旋律,依然操纵着课堂,而学生呢,依然充当“容器”“听众”“下级”的角色。而唯有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才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一、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2.
赵冬冬  马艳 《河南教育》2011,(11):48-49
如今,在基础教育第一线的中学校园中,“新课改”不再只是口号,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的理念已实实在在地植入了广大教师的心中。在不同学科的课堂上.教师开始越来越多地用不同方式与学生沟通。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有效、学得快乐、学得有尊严。  相似文献   

13.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是新课改的理念.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体,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其成为真正的参与者,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实现自主和创造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14.
李绍群 《学语文》2014,(1):33-34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不能是教师的“一言堂”,不再是教师的“个人秀”,而是师生合作、交流、沟通、探究的舞台。教师应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建立起平等民主、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利用有限的课堂,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贴近生活,还原生活。课堂内外,教师应该善于给学生“搭台子”,让学生自己去表演、去发挥,教师也荣升为幕后导演,该出手时再出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么,  相似文献   

15.
罗灿培 《师道》2005,(7):59-59
给点阳光就灿烂,有点雨露就茁壮。对于儿童的成长,课程改革就是那雨露,就是那阳光。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童真显示出从未有过的魅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多了一份悠闲,学生多了一份满足;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常常有“顿悟”,老师不时有“惊喜”。  相似文献   

16.
《学周刊C版》2016,(26):79-80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思想品德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破除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主动学习,自主探讨,真正做到以“惰”督“勤”。  相似文献   

17.
“新基础教育”与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8月,广州市先烈东小学非常幸运地成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十五”国家级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理论与推广性、发展性研究”的试验学校。“新基础教育”理论提出的“三观十性”,以及“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  相似文献   

18.
一、在课堂中。要善于投入“情”和“爱”创设良好的课堂象围 化学概念多、抽象,学生总感到知识是枯燥乏味的.是灰色的,是沉甸甸的。尤其是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学业不良的学生,学习起来感到不轻松、有压力.甚至感到失望,导致沉沦和彷徨。所以要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战胜困惑,最好办法是在课堂中.教师投入“情”和“爱”。面对学生困惑时,我们应该激励学生.  相似文献   

19.
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变“讲堂”为“学堂”。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重点抓好三件事:  相似文献   

20.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此,我们要在“还”字上动真格的,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