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世纪高师人文地理学课程建设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地理学是高师地理科学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为发挥其培养创新性高素质地理教育人才的作用,必须构建科学适用的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新体系,进行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内容创新,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技能型人才的特征和物理学科特点的分析,提出物理学能够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课程资源,进而对以物理实验和物理文化为线索开发适用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型课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课程建设与改革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成本会计是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主要课程,对于以后企业财务工作比较适用,目前是在财务工作中普遍应用的科目,然而在实际中教学效果并不太好。就成本会计课程设置的意义、特性看,当前成本会计课程在教学中依旧存在很多不足,作者根据这些不足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为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理念一经出现就迅速受到了各个教育阶段的普遍认可,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社会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人才的专业能力,只有心理素质与专业能力都达标的学生才是我国社会转型的新时期所需要的人才。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高职教育系统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进展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为高职学生进行积极心理教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数量、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教育质量问题更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院校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只有不断总结、勇于探索、深化改革,才能使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现代化、科学化、合理化,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提供更加可靠的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6.
德育教学的目的和作用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的、各行各业普遍适用的职业道德教育。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多元文化交融碰撞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显得尤为重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德育课只有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使课堂活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应用性本科教育的课程观是课程开发与设计的前提。课程观制约科目设置和课程类型选择,其意义在于将应用性本科教育的课程与其他类型教育的课程区别开来,从而为其人才类型与其他人才类型区别开来奠定基础,促进高等教育办学多样化。  相似文献   

8.
张之洞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也是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的奠基人。他以“人才维国势”、“中体西用”为教育宗旨,主张取“西学”之长补“中学”之短,特别重视外语教育,全面深刻地论述了学习外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亲自创办外语学校培养外语人才;制定《癸卯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外语课程的设置,使我国大中学校普遍开设外语课程;主张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先进的教材教法。他的一些主张至今仍有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钱程  周晓  吕娇 《亚太教育》2021,(1):76-77
医学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尚医德,掌握扎实医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医学专业人才。对医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是医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深入挖掘医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构建适用于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因此,立足我校实际,以“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为基本思想主线,构建适用于我校“显性课堂教育—隐性课堂教育—实践课堂教育”三维立体化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开展研究,并以病理学课程为例,探讨其可能性及可行性,促进学生思想素养的成长与进步。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普遍受学时限制,无法落实教育部大纲要求.在就业市场上,表现为学生基本技能欠缺,相关专业知识不足.为此,应改革思路,大力争取专业课学时,确保专业技能课和相关专业知识课学时数量,以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合格适用的英语人才.  相似文献   

11.
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人文地理学是高师地理科学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为发挥其培养创新性高素质地理教育人才的作用,必须构建科学适用的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新体系,进行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创新,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推进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应凸显高职教育本身特色的价值取向与目标追求。对人才培养方案的理性思考,就是从技术和社会发展需求认可的角度,对方案的构建进行科学的分析,设计出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具有指导意义的操作框架,力图解决目前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规范性,为推进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及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并规划出一条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指导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3.
论人的课程     
教育是人自己的教育,学校提供教育的课程,也应当是人的课程。人的课程具有将人从自然人引向更高大、更高尚的人过渡的崇高使命。因此,课程改革并不只是文本本身的变革,更需要普遍看重的是思想的变革,若没有最能显示人性的思辨工作,其生命力是很有限的。  相似文献   

14.
台湾大专院校通识教育源于20世纪80年代,2000年以来蓬勃发展。在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指引下,台湾私立技职院校普遍建立了专门的通识教育机构,积极探索培养技能型人才,其发展经验可以为大陆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素质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无疑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应该处处是创新之地,天天是创新之时,人人是创新之才。”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充分认识到普遍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智力、潜能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教育应该倡导民主平等、生动活泼的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调动学生创新意识,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提供知识上、思维上、情绪上和环境上的种种有利条件,为教育的改革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已成为当前摆在教育面前的最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钱铭  汪霞 《辽宁教育研究》2013,(11):109-114
美国公立大学重视通识教育课程评价,课程嵌入式评价是其通识教育课程常用的评价方法之一。课程嵌入式评价不仅适用于单门课程,更重要的是为学校整个通识教育提供了连贯一致的基础,它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对教学具有诊断功能和回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学语文是有利于大学生素质与能力提升的教育,开设大学语文课有巨大而深远的意义。地方师范院校在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时必须明确其办学定位,以提高办学质量,为地方的教育文化事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是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核心部分。提出一种普遍适用于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品德塑造、价值引领、思维提升“三位一体”思路,该思路提出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三个层面、九条主线”,可帮助广大专业课教师找准思政融入点,开发思政素材,设计思政教学内容,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以及信息技术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能够掌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才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也越来越普遍。虽然其课程教学方法经历了一定的时间考验,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结合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对计算机与信息化课程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台湾的中职教育是其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标是培养基层技能应用型人才。其中职教育具有如下特点:师资素质高,普遍敬业、乐群,专业水平较高;课程以务实致用为原则,强化对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教育经费投入量大,占G D P比例超过一些发达国家,实训设备精良;职教普教层次完善且左右沟通,教育政策法规完备;中职教育升学渠道畅通,就业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