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年下期,我新接了一个班。在师生的交往中,我特别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通过观察,我发现学习委员小乙早上总是快要上自习时才匆匆赶到学校,上课好像也有心事,回答问题不如以前积极。一天,我找到她了解情况,但她只是流泪,说不出话来。通过了解,我才知道她妈妈到广东去打工,是与爸爸吵嘴后跑出去的。她爸每天很早就去做小菜生意。她才7岁,要自己做早饭,给弟弟穿衣,做完家务才能来上学。知道这一情况后,我心痛了,不但没有批评她还表扬了她。当天下午,我去了她家。我与她爸爸坦率地谈了他孩子在校近段时间的情况,希…  相似文献   

2.
吴笛 《成长》2007,(3):10-13
我同桌的父母离婚了。她平时与妈妈生活在一起,周末到爸爸那里去住。妈妈又嫁了一个男人,那个男人也带了一个女孩,比她大一岁,四口人住在市中心。爸爸也娶了一个新的妻子,他们生下了一个妹妹,三人住在市郊。我的同桌常常跟我说她和她姐姐的事情。有好几次我们找她玩,她都因为跟姐姐讲好了一起出去玩而不能来。 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她总是先发短消息给姐姐,而姐姐也会告诉她自己的考试成绩。  相似文献   

3.
正性格开朗的初二女生赵婷婷(化名)总是把爸爸、妈妈挂在嘴边,让人觉得她很幸福。而老师家访却一不小心揭开了她的小秘密——父母离异。为尊重她的隐私,班主任与她签订了"保密协议"。赵婷婷是武昌区三角路中学初二学生。在班主任朱易姗眼中,她自信、大方、谈吐得体,是一个  相似文献   

4.
以往在与家长的合作交流中,“早送晚接”一直是我们珍惜、利用的良好机会,而家访的作用却未曾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挥。近来,几次成功的家访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了适时、恰当的家访对家园共育、对幼儿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家访是教师与家长达成教育共识的桥梁教师家访时,通过与家长、孩子亲切交谈,可以了解幼儿的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成员的性格特征,全面了解幼儿的情况,从而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对幼儿因材施教,促成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我班有个叫凡凡的小朋友,是个聪明可爱的女孩,但是胆小、不合群,平时很少有笑容,有人与她接近她总是怯…  相似文献   

5.
一瓶汽水     
我家附近有一个拾破烂的小女孩叫李小丽,今年已经10岁了,我每天都能看见她和她爸爸在垃圾箱里拾破烂。我没有见过她妈妈,听人说,她两岁的时候,她妈妈就死了。她爸爸也疾病缠身。5岁时,他爸爸带着她到城里来,靠拾破烂生活。她的家只是在一处什么地方有间棚屋,无论寒冬还是酷暑,都住在那里。我们认识,见面也打招呼,却从不在一起玩。因为她的脸总是黑黑的,衣服也是脏兮兮的,我打心眼里瞧不起她。  相似文献   

6.
我着实觉得,做父母可真不容易,不但要教育孩子,还要在这个过程中检讨和教育自己。和谐和尊重我们总是努力使家庭中充满和谐的阳光。虽然女儿一岁半以前,丈夫并不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但我总是有意识地和女儿谈论她爸爸的事情,和她一起期盼她爸爸回来探望我们。所以,两地分居并  相似文献   

7.
<正>她用四年时间写了7本书,每一本都是极具想象力的科幻童话故事。她因这些书而小有名气,也拥有不少"粉丝"。她,就是11岁的曹玥。曹玥从小就非常喜欢听故事,一两岁时爸爸就天天给她读故事书。每每这时,小曹玥总是很认真地听,沉浸在爸爸绘声绘色的朗读和充满童趣的精彩故事中。到她三岁时,已经能完整地复述爸爸给她讲过的童话故事,甚至能自己看完一本书。  相似文献   

8.
红玫瑰     
爸爸为人忠厚老实。我总觉得爸爸这一生,完全是为了家里的两个小女人──我和妈妈──谋幸福。妈妈可不这么认为。她就像爸爸的另一个小女儿,娇蛮刁钻,小女子气十足,而且永远长不大。每次爸爸买点东西回家,总是先交给她过目,然后才轮到我。虽然妈妈每次只是象征性地拿一点,可我仍然不服气──这至少说明她做母亲做得不彻底,天下哪有母亲与女儿争东西的道理? 我对爸爸吹小风。爸爸敷衍我说:“你让让她好了。”我对他的小心谨慎嗤之以鼻。我想若是我和妈妈联合起来,“同仇敌忾”,爸爸的智商往往会低到一阵香风都能吹倒的地步,令人…  相似文献   

9.
三次家访     
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环节,能否成功地做好家访,关系到能否教育好学生,能否带好班集体。前不久,我在家访中遇到这样一件事:去年,我班来了个插班的女生。这个学生聪明,语言表达能力强,能投老师所好讲话。但是,她生活散漫,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全和同学打架,学习成绩很差。我几次找她交谈,不见效果,于是我决定家访,和家长一起对她进行教育。第一次我采用预约型家访,让这个女生提前一天告诉家里,第二天下午5点左右我去家访。这个学生迟疑了一下答应了。但当我如约而至时,她却在胡同口挡了驾。她告诉我,母亲没在家,家里没人…  相似文献   

10.
一次家访,我去过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家里,爸爸是个医生,妈妈干临时工,全家3口人挤在不到20平方米的房间里。尽管父母给予她的物质条件显得贫乏,但她在一次作文中却这样写道: “吃过午饭,爸爸同我:‘你知道谁是世界上最富有的  相似文献   

11.
李艳华 《家长》2009,(6):17-17
第一次意识到女儿有“私心”,是在她7岁生日那天。那天我给她买了一个大大的蛋糕。切蛋糕的时候,我和她爸爸破天荒地每人吃了一小块蛋糕。没想到这下可惹了“大祸”,女儿先是吃惊地看着我和她爸爸,继而生气落泪,  相似文献   

12.
12岁的园园已是初一的中学生了,学习成绩在班上是拔尖的,模样也很漂亮,可胆子却特别小。在课堂上,她不敢发问,也不敢大胆地回答老师的提问;即使回答了,也颤颤惊惊,似乎她做错了什么。她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就是“我是女孩”。意思是说。就因为我是女孩,我是无法与男孩相比的。小小的年纪为什么有如此固执的念头?通过家访,我终于知道了原委。园园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两年前父母离异了。她是在父母的吵闹声中逐渐长大的,自从她有记忆开始,父母之间争吵总是以母亲失败而告终,父亲就以胜利者自居而大骂母亲。  相似文献   

13.
陈红芳 《家庭教育》2005,(9B):57-57
嘉嘉已经5岁了,晚上仍是坚持要挤在爸爸、妈妈的床上睡。不管怎样哄劝,她就是坚决不肯自己睡。爸爸、妈妈最后总是无可奈何地让步。  相似文献   

14.
贤惠的妈妈     
我有一个贤惠的妈妈,她对我和爸爸以及爷爷奶奶都很好。 老年人都是比较节约的。因此总是舍不得买新衣服穿。但妈妈不同意。她总是说:“以前没富裕过,现在你们老了,也该快活一回了!”因此总是给他们买高档的羊绒衫和羽绒衣。让他们穿得既轻便又暖乎乎的。爷爷奶奶总是对朋友夸奖我妈是个孝顺的好几媳。  相似文献   

15.
有一天,我在游乐园散步,看到一位妈妈正在教女儿学骑自行车。可能孩子总是学不好,远远就听见妈妈在不断训斥孩子:“你怎么这么笨,给你说几遍了,要眼睛看着前方,你就是不听,你真是笨到家了。”我走近一看,那个孩子才六、七岁,她非常委屈地一遍遍练习,她妈妈还在不断地埋怨她。回想起小时候我十来岁才在爸爸的鼓励下慢慢学会骑自行车的。  相似文献   

16.
小芸15岁,正在上初三。她父母在镇上开了一家土特产商店,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他们决定把毗邻的店铺也盘下来改成饭馆。生意一红火,人手就不够了,尤其缺一个信得过的管账人。父母就打起了小芸的主意,让她辍学来店里干活。父母说了几次,小芸就是不答应。爸爸大怒: “我不给你钱,看你拿什么去上学!”爸爸说到做到,几个月后,小芸被迫辍学。老师家访几次,劝小芸爸  相似文献   

17.
父爱的滋味     
人生如水,平淡而源远流长;人生如茶,清香而转瞬即逝;人生如梦,易碎而回味无穷。这多味的人生永远不知明天的滋味,惟一能把握的是今天不悔的生活。伊是我的好朋友,但她是个父母离异的孤儿,不能像常人一样享受父母的疼爱,所以她总是羡慕我。尤其是我有个好爸爸。从小到大只要是下雨天爸爸的大黑伞总会及时地出现在我的班级门口,而我也总是很幸福地走入这黑伞下的世界,撒娇地依偎在爸爸的身边。转眼间我在爸爸撑起的天空下长大。渐渐地长大了,我开始拒绝爸爸送来的大黑伞,不为别的,只因同学们异样的目光,他们说我老土,十七八岁了还用爸爸的大黑…  相似文献   

18.
我当了十五年的班主任,多年实践使我逐渐懂得了,家访工作一定要了解学生和家长的思想性格特点,注意研究家访时学生与家长的心理,采取适当方法,讲究家访艺术。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严,但管教不得法,动辄打骂,往往造成孩子在家长面前循规蹈矩,一旦离开家长就“无法无天”。家访时如多讲或只讲学生缺点,家长火冒三丈就会打骂孩子,会使孩子和老师产生对立情绪。访问这样的家长,我总是把《班级学生情况记载》带去请家长看(学生不在场),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的优点和不足;同时向家长介绍教育孩子的方法。这样,家长能和老师很好配合。有些学生的父母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不一致,家访工作就应做到更细致些。几年前,我班有个女生,比较散漫。她父亲对孩子要求严格,性格爽直。家访时我  相似文献   

19.
爸爸的背     
小时候的我对于爸爸总有些生疏,因为爸爸早在1992年,也就是我2岁时就来到了深圳。留下我和妈妈两个人在内地,一年之中最多能见到爸爸两到三次。可是,在我的记忆中,总是那样温暖,那样令我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20.
她7岁开始自学英语,10岁通过全国公共英语四级,现在英语水平相当于硕士研究生!她的诀窍就是———轻轻松松玩中学读二年级时,我喜欢玩电绘画。当时电脑里的绘图软都是英文版的,我看不懂,着爸爸要学英语。爸爸拗不我,拿了一套《英语九百》和配套磁带来教我。没过几天,我就让爸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